中国经贸官方 国内统一刊号:CN 11-4582/F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9-9972
* 投稿网站
中国经贸
《 中国经贸 》
级别:国家级     分类:经济    周期:半月刊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主办单位: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企业协会
国内刊号:CN 11-4582/F
国际刊号:ISSN 1009-9972
收稿编辑:QQ /电话2880067970 / 0531-85701017
投稿邮箱:cnjingmao@163.com
期刊名称 (*)投稿期刊名称
文章标题 (*)投稿论文的题目
作者姓名 (*)只需填写通讯作者
作者电话 (*)方便编辑及时沟通
作者邮箱 (*)方便编辑做详细用稿答复
上传稿件 (*)限word文件
投稿附言   
期刊信息
期刊名称:中国经贸
主      编:王作言
出版周期:半月刊
出版地区:北京市
定      价:18.00元
收      录:知网、万方、维普
社      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荣华中路11号
邮政编码:100176
范文-浅析我国互联网金融的成因及发展趋势-中国经贸

 浅析我国互联网金融的成因及发展趋势

雷红兵
(石河子大学商学院 新疆五家渠 831300)
摘要: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与金融的结合,是借助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和信息中介功能的新兴金融模式。本文将从适应需求变化、适应供给变化、规避管制以及政府鼓励支持分析我国互联网金融的成因,并从互联网金融产品的终端化和移动化、征信体系、监管体系、新技术分析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成因;趋势;分析
如果说,金融危机意味着挑战;那么,新的技术便意味着机遇。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危机,既是变革的背景,也是变革的动力。伴随着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互联网金融产生了。什么是互联网金融呢?当前尚无明确的、获得广泛认可的定义。这里缘引《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4)》对互联网金融的定义: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与金融的结合,是借助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和信息中介功能的新兴金融模式。广义的互联网金融既包括作为非金融机构的互联网企业从事的金融业务,也包括金融机构通过互联网开展的业务。狭义的互联网金融仅指互联网企业开展的、基于互联网技术的金融业务。自2013年起,互联网金融热潮便蓬勃兴起,各种不同类型的互联网金融产品犹如春笋般破土而出,如支付宝、比特币、陆金所等,它们满足了不同客户的金融需求。目前,我国互联网金融的主要业态为第三方支付、金融互联网化、P2P网贷、众筹融资、互联网货币以及基于大数据的征信和网络贷款。
一、互联网金融的成因
我国互联网金融为什么会产生呢?与其他行业一样,互联网金融也是通过销售自己的产品来满足它们自身的需要和客户需求,从中获取利润,并实现利润最大化。
(一)金融市场需求的变化拉动互联网金融产生
近年来,金融市场上的个人和金融机构面临着经济环境的巨大变化,最显著的变化就是利率波动性的日益增强,这改变了金融产品的需求状况。利率的大幅度波动产生巨额资本损益,并增加了投资回报的不确定性。与利率走势和回报率的不确定性相关的风险就是利率风险,随着利率风险的上升,就会加大对能够控制这种风险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需求。这种市场需求促进了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对于具有盈利性金融产品和服务的研发,从而拉动我国互联网金融的产生。
(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互联网金融提供了条件
推动互联网金融产生的供给中最为重要的变化就是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这种技术就是我们所说的信息技术,它不仅降低了处理金融交易过程的成本,使得金融机构能够从这种为公众创建新型金融产品和服务的过程中获取利润,而且降低了投资者获取信息的难度。这为互联网金融的产生提供了条件。
(三)政府监管促使互联网金融产生
在日常融资过程中,会出现很大一部分中小企业不能从银行借到钱的现象,是因为在利率管制条件下,传统金融机构出于成本层面的考虑,不情愿为中小企业贷款;相同条件下,只有做大额、中额贷款,才能得到理想的经济效益。这使人们不得不寻找新的融资方式,互联网金融便产生了。所以,政府的监管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互联网金融产生。
(四)政府的鼓励和支持使互联网金融迅猛发展
在2015年3月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政府的鼓励和支持极大地促进了我国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
二、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趋势
(一)互联网金融产品终端化和移动化
移动终端由于不受地点空间的限制,具有安全、便捷等特点,它还可缩短交易时间。对客户来说,缩短交易时间便有更多的时间去做其他事情;对商户来说,缩短交易时间意味着提高资金流通速度和增加交易金额。因此,互联网金融产品在未来将朝着移动终端不断发展。
(二)互联网金融征信体系建设加快
《征信业管理条例》规定:“征信业务是指对企业、事业单位等组织的信用信息和个人的信用信息进行采集、整理、保存、加工并向信息使用者提供的活动。”互联网金融征信体系将会是互联网金融乃至整个互联网社会的核心基础设施,在未来互联网金融模式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对征信的需求将变得更加迫切,有关部门将会统筹加快建设进程,加强对互联网金融征信体系方面的研究,完善与互联网金融相关的征信制度建设。
(三)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规范化
任何金融创新都能带来效益和风险,互联网金融也不例外。互联网金融领域的一些业务已经频发风险,这是因为互联网金融快速产生以及行业恶性竞争,但没有相关针对性监管措施。在未来互联网金融业务发展到成熟期的时候,监管部门将会颁布实施行业规范、加强行业自律,政府也将会颁布相关专门法律对互联网金融实施宏观监管,使我国互联网金融健康、持续发展。
(四)新技术的不断产生和应用
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之一是计算机网络、相关软件系统与电脑程序相互对接。在未来的发展中,人们将会不断研发先进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并将其应用于互联网金融当中,不断加强网络安全防护体系,让互联网金融产品更加智能、安全。
参考文献:
[1]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4)[R].2014-4-29.http://www.pbc.gov.cn.
[2]米什金.货币金融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5.
[3]袁新峰.关于当前互联网金融征信发展的思考[J].征信,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