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中医治疗进展
王柔钧
昆明市中医医院 云南省 昆明市 650011
摘要: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而引起的一组以糖代谢紊乱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而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的严重而常见的眼部并发症,也是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中最为常见严重的病变之一。其中危害最大的增殖性视网膜病(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变占25%【1】。
关键词:糖尿病 网膜病变 中医治疗
近年来,对中医的病因病机及证型的探索和研究在逐步深入并取得了一定疗效。现将近年来中医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一、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中医病因病机
中医眼科学的 文献中并没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这一明确的诊断,但这一诊断名可归属于“云雾移睛”、“视瞻昏渺”等病的范畴,亦可统称为“消渴目病”。现代中医把其归属于中医眼科的“视瞻昏渺”范畴,严重者属于“暴盲”。本病是在消渴病气阴两伤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主要病机是阴伤、燥热、血瘀。如宛维等【2】认为肝肾虚损,阴损及阳、目窍失养是导致DR的基本病机,心脾亏虚、因虚致瘀、目络阻滞是本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因素。冯明清【3】将DR的病机概括为虚和瘀。彭波等【4】认为本病最初为阴虚,逐渐发展为气阴两虚,最终阴损及阳,阴阳俱虚。余杨桂等【5】认为病性总属本虚标实,以瘀为标,以肝肾阴虚为本。董立均等【6】等认为DR的发生则为消渴日久不愈,气阴两虚,气虚则血瘀,瘀血内停,络脉失养而成。刘文华等【7】认为增殖期DR,以瘀血阻络、痰浊内生及痰瘀互结致目络损伤为其突出特点。刘红娣【8】总结新生血管及增殖性与渗出性病变皆系气滞血瘀的结果。总之,肾虚是根【9】,禀赋不足,后天失养,导致肝肾阴虚,阴亏燥热,耗精灼液,血稠成瘀,脉络不通,精气不能上荣于目而致。
(二) 中医药治疗进展:
对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增殖期新生血管的中医病理来说,李振中【10】认为视网膜内新生血管治宜益气养阴,滋补肝肾,活血止血。黄建良【11】采用活血化瘀法治疗本病变总有效率91.1%。高璇【12】提到肝肾两虚型,治则:补益肝肾、填精养血明目,方用杞菊地黄丸加减,结果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胡兆科等【13】用纯中药制剂血栓通胶囊口服治疗,有效率79%。李瑞荃等【14】研究表明滋阴补肾活通过改善微循环、抑制山梨醇代谢等多种途径,对DR起防治作用。何剑锋等 【15】通过研究,认为枸杞子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氧化损伤有保护作用。尹翠梅等【16】研究认为对新生血管,应急则治其标,宜凉血止血为主,佐以活血,以期血止。稳定后用活血化瘀为主,佐以止血,使之迅速祛除积血。
(三)评价与展望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严重并发症之一,致盲率较高,预后较差。中医药治疗DR虽然没有根治的办法,但在改善视力,延缓DR的进展,促进眼底病理变化的改善,提高生命质量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此外,针刺、耳针、按摩等疗法在临床也陆续得到应用并取得一定疗效【17】。对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医治疗方法的研究仍然有待于我们不断的朝着更深更广的方向去开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