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时空官方 国内统一刊号:CN 52-1125/J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8-3359
* 投稿网站
音乐时空
《 音乐时空 》
级别:省级     分类:文艺    周期:半月刊
主管单位:贵州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国内刊号:CN 52-1125/J
国际刊号:ISSN 1008-3359
收稿编辑:QQ /电话2880067970 / 0531-85701017
投稿邮箱:yysk@eqikan.cc
期刊名称 (*)投稿期刊名称
文章标题 (*)投稿论文的题目
作者姓名 (*)只需填写通讯作者
作者电话 (*)方便编辑及时沟通
作者邮箱 (*)方便编辑做详细用稿答复
上传稿件 (*)限word文件
投稿附言   
期刊信息
期刊名称:音乐时空
主      编:宋世琼
出版周期:半月刊
出版地区:贵州省贵阳市
定      价:25.00元
收      录:知网、万方、维普、龙源
社      址:贵州省贵阳市科学路66号
邮政编码:550002
范文-模仿艺术在声乐教学中的作用-音乐时空

 模仿艺术在声乐教学中的作用

崔芸
(绵阳师范学院,四川,绵阳,621000)
摘要:模仿教学被广泛采用并且有很长的一段历史,本文关注的是在模仿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提高鉴赏力,在鉴赏中找到自我,并且引导学生找到不同学习阶段的重点,从而利用模仿艺术提高声乐演唱水平。
关键词:声乐;模仿;个性;提高
声乐是一种音乐表现形式,更多的承载这种艺术形式的是听觉,所以学习声乐离不开具体的、实在、真切的歌唱的声音。中国戏曲作为中华文化主体的一部分而生生繁衍,这些民族瑰宝的传唱正是依靠的是“口口相传”的办法;西方声乐早期学派,也是主要依靠模仿式的教学方法。现今,在声乐实际教学中,声乐教师经常要给学生做示范演唱,这也是在向学生进行模仿的暗示。
“模仿”一词在辞海里是这样解释的:“依照一定的榜样,做出类似动作和行为的过程。人在掌握语言和各种技能的过程中,以及艺术习作的最初阶段,都要借助于模仿。” 20世纪最伟大的男低音,人称“歌神”的Feodor chaliapin说过:“教师必须能够说清楚。什么是他要求学生去做的事,解释和模仿是所有声乐教学的基本方法。”在我国目前的声乐教学中,对于模仿却有两种较为极端的看法。一种是对模仿教学讳莫如深,他们认为模仿式的教学是一种缺乏创新、容易扼杀自我的懒惰而机械的学习方法;另一种则是过分的强调模仿教学,甚至精确到了每一个音符、每一个旋律和动作。我们认为,模仿固然不可以当作是声乐学习的唯一手段.但模仿一定是一条重要途径,模仿可以帮助学生在声乐初学阶段更快地入门,更深入的理解声乐艺术,我们应予以提倡并加以正确引导。
1.模仿打牢基础
虽然是一种较为传统的声乐教学方法,今天它也同样适用于当代声乐教学。“模仿本身就是实践、再实践.从不自觉到自觉地对发声器官进行掌握和控制,从必然王国到达自由王国。”跟着老师的示范或者音频、视频中的声音不断的模唱,这是初学者很重要的一种学习和练习方法。初学者对范唱有了一些感性上理解,并且对个人的发生器官、气息控制、位置把握、腹腔共鸣等有了技巧上的一些体会后,我们就可以提高教学层次,侧重于加强学生的对声乐学习的理性理解了,通过经常性的思考和经常性的练习,把握好声乐演唱中灵活控制并使用各个发音器官的技巧,乃至达到较为理想的状态。在哲学上可以理解为认识的飞跃,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2.模仿找到自我
在模仿的起步时期,学习者最为重要的是要知道自身演唱自然条件。第一,要注意找准自己的声域,是属于高音、中音或低音中的哪一种,在平时的练习中注意模仿与自己声域相同的演唱方式。第二,在模仿中要根据个人练习情况,选择符合自己能力的曲目,最好选择自己能够驾驭的作品,可以适当拔高,但不能好高骛远。第三,当模仿者逐步找到自我,并且明确了自身的自然条件基础水平和要模仿的对象之后,就可以开始模仿练习了。在模仿学习中,通过老师与演唱者的范唱,通过分阶段、分层次的学习,及与模仿对象(包括音响、视频资料等)的逐步磨合、领悟和消化,通过从易到难、坚持不懈的努力,就可以最佳状态,养成较好的歌唱习惯,并逐步发展出自己的特色。
3.模仿掌握技巧
伍塔夫认为: “学习歌唱的人应该学着去模仿教师声音的那种舒畅,自然,优美的素质.而不是他具体的音质”,汉普尔提出:“对于优秀模式的模仿不会有什么害处,只是不能机械或奴隶式的模仿” 。所以,在模仿的过程中,不仅要把握模仿的要领,而且在在模仿中找到歌唱家的技法,不能盲目和机械地复制和重演。在模仿练习中,当在模仿者的水平还没有达到相对植入的程度时,首先不要去一味求快地追求个性,学生在演唱的初学阶段,应在教师的指导下逐步建立并培养自己听觉鉴赏能力,建全正确的声音和审美概念美,使学习者能够分辨出哪些是好听的、正确的声音,那种是错误的、不舒服的声音。其次,要能清楚地感受到到自己所演唱歌声美与否以及在声音的操作和控制上的区别。这样学习者能够通过自己对走位声音的感觉来区别发声器官在放松和紧张的不同状态,为学习者今后自学能力的提高打下基础。这种正确的学习方法是要通过经常性、长期性的磨练才能获得的。
4.模仿发展个性
声乐的演唱风格多种多样的,欧洲声乐就有以热情奔放为特点的意大利学派、以清澈不拘为特点的发过学派、以严谨电压的德国学派、以灰暗松散为特点的俄罗斯学派,中国的民族声乐有28种行腔技巧,从每个声乐表演艺术家来说个性特点更是包罗万象、各有千秋。可以肯定的一点是,任何声乐艺术表演形式发展到一定的程度,都会慢慢形成具有自己独特特点的演唱技巧和声音流派,这些技法的形成,一般都是在反复模仿的基础上积淀、成熟、创新的成果。这些诸多演唱流派的产生壮大,都是声乐个性艺术发展的产物,如果我们的学习与演唱总是在不断的模仿,那只会成为他人的翻版,历史只会原地踏步,得不到进步。即使模仿的技术很高超,模仿得再逼真那没有太高的艺术价值,是廉价的仿制品。
5.结语
模仿的目的是学习与借鉴,是为了在学习中逐步提高,形成自己的艺术特点。取长补短才可以使自己借以巨人的肩膀更快的提高,但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声乐学习中模仿并不是唯一的学习方法,它只是学习者初学阶段的一种快速入门途径,我们应在此基础上不断提炼、不断升华、引导学生在模仿的基础上打牢声乐基础,逐步发展出自己的特点,尽力推动声乐教学出现百花争艳的繁荣景象。
作者简介:崔芸(1985.09- ),女,四川平昌人,本科,讲师,主研方向:声乐表演和声乐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