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教育官方 国内统一刊号:CN 11—1188/J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2—8900
* 投稿网站
艺术教育
《 艺术教育 》
级别:国家级     分类:文艺    周期:月刊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
主办单位:中国文化传媒集团
国内刊号:CN 11—1188/J
国际刊号:ISSN 1002—8900
收稿编辑:QQ /电话2880067970 / 0531-85701017
投稿邮箱:ysjyzazhi@163.com
期刊名称 (*)投稿期刊名称
文章标题 (*)投稿论文的题目
作者姓名 (*)只需填写通讯作者
作者电话 (*)方便编辑及时沟通
作者邮箱 (*)方便编辑做详细用稿答复
上传稿件 (*)限word文件
投稿附言   
期刊信息
期刊名称:艺术教育
主      编:代柳梅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区:北京市
定      价:25.00元
收      录:知网、万方、龙源
社      址:北京市朝阳区东土城路15号403室
邮政编码:100013
范文-动画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艺术教育

 动画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纪元元  刘亚娟  刘雅宁
大连交通大学     辽宁 大连    116028
辽宁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课题编号:JG15DB172
课题名称:《综合大学美术专业特色化办学策略研究》
摘要:将传统“校企互动模式”人才培养与“订单式”人才培养有机结合,取长补短,深化推行订单式人才培养,有针对性的解决动画专业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同时为“订单式”人才培养近年推行的难点问题找到解决办法。
关键词:动画、“订单式”人才培养、解决办法
2015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不容乐观,很多中小型游戏动画公司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考验,市场竞争激烈,人才竞争激烈,行业对于人才的技术要求也在逐年提高。动画人才培养满足不了行业用人需求,本科毕业生就业率持续走低,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已经成为一个日渐突出的社会问题。动画教育应着力解决行业用人供需矛盾的问题,而“订单式”人才培养是一种能够使专业与市场接轨的培养模式,从课程的设置到实践教学环节都能够使学生很好的了解市场需求并充分的认知岗位能力需求,它是能够提高毕业生就业率以及改善高等教育质量的有效载体。
一、现行动画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传统问题
目前,高校动画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多延续着北京电影学院动画专业以前的培养体系,培养人才的目标及课程设置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社会发展需求。近年,虽有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但在实践和推行过程中仍会面临着许多传统问题未能解决:
    第一,高校实行传统的学科教育模式,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未能与当今动画产业市场需求相适应。
    第二,高校对自身教学特色缺乏认知、对动画市场需求把握不准、对未来市场变化趋势无法提前预测。
    第三,动画专业教师实践能力弱,很多高校重要的专业课程开设较少、开设课程与动画关联度不够,都是由于教学资源较为匮乏和师资力量不足导致的。
    第四,高校学生依然是传统的学习思维,学好学校现有课程,完成课程所需作业,一切成果都以最终分数作为唯一的衡量标准。致使步入社会后的高校学生在工作中一切过于照本宣科缺乏批判精神、探究精神和创新精神。
 
二、“订单式”人才培养的推进和实施
深化校企互动模式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是以市场实际的用人需求为导向,有针对性的培养企业用人,将合格的动画人才直接输送至企业,既解决了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又解决了企业用人难的问题,从而增强了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适应性。动画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将从五方面推进和实施,包括:搭建平台建立合作、调整完善课程体系、校企合作优化师资、创建新型科研平台、长期合作持续发展。
第一、搭建平台建立合作
目前,我国校企合作的方式大致有四种:学校引进企业模式;劳动和教学相结合、工学交替;校企互动式模式;“订单式”合作。我们重点将校企互动模式和“订单式”合作这两种机制做了有机的结合。这样既能保证校企合作的长效联动,又能解决学生的实际就业问题;既能将校企互动模式推进细化,又能弥补高校实施“订单式”合作的被动性问题。通过有机的整合双方优势资源,可有效的使动画产业向更加有广度及深度的方向发展,从而改善动画产业现状,也是理论教育及职业技能培养的不二选择。
第二,调整完善课程体系
围绕着课程体系建设进行改革,针对目前课程体系中出现的问题,如缺乏明确的动画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缺乏整体的内在关系和逻辑性、部分动画课程设置不合理等问题,从目前动画课程体系现阶段发展的特点及主要问题出发,逐一进行解决。
1、“订单式”人才培养针对企业用人需求将动画人才培养方向细化,并针对细化的专业方向进行培养方案的修订,做到“一职位一方案”使人才能够更有针对性的适应市场需求。对于培养内容,高校应当与合作企业共同商讨制定人才标准、课程规划以及评估考核标准;
2、做好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衔接;针对“订单式”人才培养的特色,加强课程体系建设,细化“模块式教学”,使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的教学更有针对性的服务于动画市场;
3、加大实践课程的比例和学时,做到“从实际项目中来,到实际项目中去”,并注意实践课程设置的多样性和操作的灵活性,实践课程设置集中并且有针对性,有助于“订单式”人才培养阶段性的完成项目。
4、丰富教学手段,完善教学评价。由于动画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应当采用形成性评价替代传统的总结性评价,通过平时上课、实验和项目作业制作过程与结果的综合表现给学生打分,力求准确评估学生的真实水平。
第三,校企合作优化师资
校企合作,提高师资力量,实现“引进来,走出去”的教师结构优化。“引进来”,聘请企业高级动画人才来担任一些动画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工作。公司的高级动画人才技术讲求前沿,方法讲求实用,大大弥补了高校动画教师实践生产环节上薄弱的问题。“走出去”,我国各个高校应将动画教师分期分批送到动画行业的领先企业中去学习,通过参加实际项目的制作,提高自身的动画技术水平、丰富动画制作经验,最终要建设一支素质过硬、技术领先的动画教师团队。
第四,创建新型科研平台
解决教师科研能力问题,最有效、最直接的办法是借助企业力量,创建新型科研平台,借助企业先进的动画设备和前沿的动画技术,结合企业实际项目对常规课堂教学进行补充,充分开发教学资源,丰富并发展教学环境,将“产、学、研”充分结合为动画教师团队的科研水平提升创造有利条件。
第五,长期合作持续发展
“订单式”人才培养要根据科技与产业的发展,针对合作企业的特殊需要,动态调整动画专业课程,定制的培养方案、教学方法以及实习实训等方面。只有以市场为先导,使动画专业课程的设置更加符合动画市场的风向标,让高校与企业真正做到无缝对接,才能使学校的“订单式”人才培养得到持续发展。
 
结语:
动画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意在构造一种适合本科动画专业学生的全新教学模式,对动画本科专业的课程体系结构进行全面的整合和优化,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借助企业平台掌握前沿的动画制作技术并积累实际的行业专业知识;另一方面也为高校教师进行相关的科学研究提供了平台支持,无论从教学还是科研角度都具有重要意义。对动画专业人才培养教育机制的深入推进,又是对传统动画教育机制的全面革新,开拓了人才培养模式的新形式,为动画专业建设打开了新的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