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之家官方 国内统一刊号:CN 42-1410/J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7-0125
* 投稿网站
戏剧之家
《 戏剧之家 》
级别:省级     分类:文艺    周期:半月刊
主管单位: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办单位:湖北省戏剧家协会、今古传奇传媒集团
国内刊号:CN 42-1410/J
国际刊号:ISSN 1007-0125
收稿编辑:QQ /电话2880067970 / 0531-85701017
投稿邮箱:xijuzhijia@qq.com
期刊名称 (*)投稿期刊名称
文章标题 (*)投稿论文的题目
作者姓名 (*)只需填写通讯作者
作者电话 (*)方便编辑及时沟通
作者邮箱 (*)方便编辑做详细用稿答复
上传稿件 (*)限word文件
投稿附言   
期刊信息
期刊名称:戏剧之家
主      编:罗思远
出版周期:半月刊
出版地区:湖北省武汉市
定      价:15.00元
收      录:知网、万方、维普、龙源
社      址: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翠柳街1号省文联大院
邮政编码:430077
2016-01-戏剧之家
目次
高端论坛
评西北政法大学话剧社演出的话剧《牡丹亭》——兼及《牡丹亭》的改编
黄世智5-8
 
元杂剧对白居易诗歌的接受与超越
吴玉军9-12
戏剧研讨
论如何走进戏曲经典,从昆曲角度调查高校戏曲艺术教育
罗媛13-14+32
 
“自由”“浪漫”在《情人》中的体现及影响浅析
李英华15-16
 
元杂剧爱情婚姻剧文化意蕴探究
王德军17-18
 
丰戏曲传统之翼 振民族文化之声——浅论戏曲音乐配器的传承与创新
张展19-20
 
浅论《墙头马上》李千金的爱情之路
岳晨璐21-22
 
戏剧小品历史源流探赜
张荣恺;郭书辰23-24
 
沪剧主胡演奏技艺
张佳林25-26
 
水浒戏中地理问题的考证与研究——以《黑旋风双献功》和《鲁智深喜赏黄花峪》为例
张馨27-28
 
蒲剧经典剧目改编探索——《洗雪铁丘坟》对传统剧目《薛刚反朝》的改编
钱颖29-30
 
淮剧主胡演奏浅谈
蔡新生31-32
 
从青春版《白蛇传》看川剧在新媒体时代下的创新与发展
黄灿33+35
 
二人转的语言特征
陈鹏34-35
 
谈淮剧小生的唱腔及表演艺术探索
汤艳赛36+38
 
浅谈影视剧表演与话剧表演的共性与个性
孙慧37-38
 
重温《补锅》价值
禹银花39+41
 
传统与现代交融——阳新采茶戏流变之思考
周泽宇40-41
 
对戏曲影视化的探索分析
卞干嵘42
 
服装对舞台人物形象塑造的影响分析
顾玮43
 
京剧文武老生简说
韩丙辛44
 
用“心”塑造人物
黄向红45
 
浅谈舞台美术与高新技术的融合
解诚诚46
 
徐州柳琴戏现状与特点分析
李春颖47
 
京剧老旦浅识
和宁48
 
戏剧导演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刘会金49
 
试论评剧艺术的传承与创新
刘巍巍50
 
评剧艺术中的老生表演
刘永柱51
 
浅谈对京胡伴奏的理解
马照琛52
 
戏剧表演的独特性研究
田一然53
 
论中国戏曲对话剧演员的作用
王婷54
 
高甲喜剧请得“憨生还”——谈高甲戏新作《憨生别传》
谢志斌55
 
浅谈戏剧形象在动画角色中的应用
张冲56
 
浅谈戏剧小品创作
于泽57
 
浅谈大型现代黄梅戏《五更月》的灯光设计
许太新58
 
浅谈提琴戏《双合莲·磨房》的唱腔与表演
熊天霞59
 
评剧花脸表演浅析
姚亮60
音乐研究
少数民族音乐在高校艺术教育中的价值探讨
于佳61
 
从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看美声唱法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张莉62
 
中国民族器乐与现代音乐的融合研究
郝方63
 
文化视野下的中国流行音乐研究
田亮64
 
竹笛在民族管弦乐队中的作用研究
张东旭65-66
 
谈德沃夏克《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的演奏风格与技巧
马东欧67
 
浅谈流行演唱的技巧与风格
孙苗68
 
音色在美声唱法中的作用分析
曹果69
 
浅谈声乐演唱中的情感表达
夏娟70-71
 
谈钢琴为声乐伴奏的艺术性
陈爱新72
 
多变的人物性格和矛盾的内心情感——歌剧《艺术家的生涯》中穆瑟塔人物分析
邓丹彤73+94
 
谈声乐表演艺术的审美功能
刘迪迪74
 
东北扬琴的传承与发展探究
刘丽萍75
 
茉莉情
陈丽莉76
 
谈声乐艺术的美学构建
乔俊伟77
 
钢琴艺术民族化简论
于广壮78-79
 
中西方打击乐的融合与发展研究
刘路80
 
音乐对儿童孤独症治疗的影响研究
薛瑞芝81
 
我爱你兰花
陈丽莉82
 
谈通俗唱法的真实性特征
何伟83
 
弹钢琴为声乐伴奏的基本要素
冀春荣84
 
大提琴演奏中运弓力量与平衡
刘旭升85
 
谈钢琴演奏中的触键技巧
孙晓凡86
 
谈声乐演唱中如何进行二度创作
谭笑87
 
钢琴演奏者心理因素对演奏的影响
王旭东88
 
论二人转与其姊妹艺术(上)
王双和89
 
论二人转与其姊妹艺术(下)
王双和90
 
浅论民族审美在钢琴艺术领域的融合与构建
刘安丽91
 
潮州扬琴演奏风格初探
杨桦林92
 
勃拉姆斯晚期钢琴小品内省情感的体现
孙婉姝93-94
 
笛子在秦腔伴奏中的应用探讨
杨子宁95
 
从《艺术家的生涯》看普契尼歌剧的艺术特色
王慧96
影视观察
影视叙事简述
高思扬97+106
 
电影中的戏剧化叙事因素——以《天狗》为例
李晓佳98
 
流星的幻灭——小议香港人物传记电影发展史
刘成文99
 
浅谈中国动漫未来发展
鲁艳;孙强;于越100
 
电影音响创作对电影叙事时空与情感的影响——以电影《盗梦空间》为例
王艺诺101
 
校园短剧视觉语言的构成元素及其视觉表现
杨蕊昕102-103
 
中国电视剧音乐研究发展现状浅析
袁媛104
 
屌丝也有春天——浅析《屌丝男士》的滑稽元素
甄晶105-106
 
浅谈古装戏的改编
沈媛媛107+116
 
大型家族暴动中的懦弱英雄——浅析影片《festen》
曹宛彤108
 
一场温情的猫捉老鼠大戏——分析影片《逍遥法外》
崔玉婷109
 
在场的缺席——从《让子弹飞》解析姜文电影的女性观
蒋兰心110
 
浅谈古装剧《芈月传》拍摄风格与技巧
钱红兴111
 
解读“非常播报”——解读哈尔滨文艺台早间新闻节目《非常播报》
杨扬112
 
《阿甘正传》——跑出你的人生
张臻年113
 
光影的情感魅力——浅析《天堂电影院》影视构图
张建114
 
欢笑过后的沉寂——评《我的个神啊》中宗教文化
赵琳;许梦雪115-116
 
荒诞表象与悲剧意味:姜文电影漫议
赵瑞君117+119
 
微电影《失恋狂想曲》的拍摄与制作
曹雨118-119
 
闽西影视艺术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展望
马克虎120
 
透过《精灵旅社》看当代中国动画作品中的美学提升
张晓121
 
电影中宗教植入的审美维度
高广元122
 
电影《亲爱的》创作特色研究
石康琦123-124
 
浅谈影视剧人物名字下的“潜台词”
李易阳125
 
论波兰斯基电影中的黑色元素
付一凡126-127
 
潜伏者形象的新范式——谈《北平无战事》中谢培东形象塑造
黄媛媛128+130
 
电影与戏剧的融合与差异——浅谈二者时代环境下的关系
刘克甜129-130
 
《桃姐》:高明的感动不需要煽情
张嵩131
 
现实与虚幻的逻辑——解读《太阳照常升起》的叙事图景
王蒙132
舞蹈空间
汉代袖舞艺术特征分析——以重庆地区陶舞俑为例
傅兰媚133+136
 
现代舞的艺术特点与艺术魅力
于洪洋134
 
舞蹈表演情感表现力的提升研究
岳畅琦135-136
 
我国民族民间舞蹈的突出特点
金鹏137
 
浅析白俄罗斯舞蹈艺术与花边艺术的交融贯通
扎西江措138
 
浅谈小舞剧《闪光的辙印》创作中的舞蹈编导思维
秦涵139
 
探索和思考群众舞蹈的社会影响和作用
卫顺治140
 
浅谈舞蹈表演和舞蹈音乐结构的关系
王晓杰;骆俊诗141+143
 
舞蹈的社会价值及多元化发展趋势研究
侯丽娟;王婷142-143
 
漫谈二人转舞蹈源流
徐美薇144
 
舞蹈表演中舞者与舞蹈的统一
鹿洋145
 
浅析中国民族舞蹈的特异性与舞蹈生态
李娟146
 
浅谈傣族男子孔雀舞的艺术特性
杨航147
 
浅析东北秧歌的风格演变
刘馨蔓148+157
美术视点
关于三维虚拟图像技术与摄影艺术相融合的研究
张严文149
 
浅析中国传统元素在现代包装中的艺术表现
刘菲菲150
 
浅谈色彩在动画中的运用研究
李蕾;刘洋151
 
试谈柯罗风景油画意境之美
李军磊152
 
“使用与满足”理论下受众的动漫媒介接触动机研究
孟轶153
 
别让霾入生活
周泓杉154
 
清洁袋
周泓杉154
 
环保公益海报
代广红154
 
酒店大堂快题设计
董雅娇154
 
窗前
孟瑾155
 
随笔
吕桢155
 
闲时
范怀涛155
 
张梦雪155
 
浅析江西兴国庆盛堂木偶造型的程式化与符号性
郝同超;郭婷156-157
 
纺织面料肌理再造方法及其在高级成衣设计中的应用
程懿偲158
 
民间美术元素的现代平面设计研究
和一星159
 
推陈出新,色墨辉映——郭味蕖写意花鸟画中的勾填法创新
张勤160-161+171
 
浅析宋徽宗瘦金体书法艺术
何通162
 
标志设计中的抽象图形语言
李萩敏163
 
关于文学艺术与视觉艺术的互补性探究
高亿平164-165
 
高校油画教学的发展与改革探讨
张世玉166
教育纵横
海南高职院校学生文化素质现状及教育对策探析
钟秀玉;蒙永坚167-169
 
让趣味教学走进英语课堂
苗春梅170-171
 
提高幼教专业声乐教学实效性的策略探讨
董治平172
 
在普通高校音乐教学实施节奏训练的途径探究
季毅173
 
民办高校大学英语分层教学体系改革研究
邵丹174
 
高校音乐学院学生助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为例
刘露;王晶175+189
 
网络时代大学生党史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刘晓东;高凤林176
 
试论当下我国青年教师培养模式——教师自主发展意识
孔文婷177
 
构建师范院校校园文化机制的思路
明月;干洪伟178
 
奥尔夫音乐对自闭症儿童康复的研究
孙艺铭179
 
大学音乐教育中的人文素养研究
杨阳180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宣传工作中的应用探析
王瞿建;丁婉星;邬力久181
 
情感体验教育在钢琴教学中的运用
吴瑶182
 
普及音乐教育实践谈
王甲华183
 
多元文化视野中的当代声乐教育——打破唱法界限培养复合型声乐人才
施焦184
 
贺绿汀民族音乐教育思想对现代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影响
胡梦蝶;聂梦青185-186
 
中国声乐教育大家喻宜萱声乐教材贡献研究
刘璟;王晶187-189
 
教育歌曲钢琴伴奏浅析
王双燕190
 
探究成人钢琴教学与非专业性成人钢琴教学的特点
马银瑜191+194
 
学生心理需求角度下的管乐训练教学研究
李振奇192
 
高校音乐表演类艺术人才的培养模式
祁蒙193-194
 
浅析声乐表演教学中想象力的培养
索小玉195+198
 
形体训练的教学方法探析
谭博;娄山196
 
音乐教育教学研究之——中国传统乐器“古筝”演奏技法的发展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冯婷婷197-198
 
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下的音乐教育分析
张刚199-200
 
如何加强音乐表演中的表现力
任诗英201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少数民族音乐发展的现状调研
包其锋202+204
 
汉代画像石艺术在现代动画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李德兵;段景琪203-204
 
高等艺术院校单簧管乐队的教学研究
赵博205
 
对幼儿音乐素质的培养研究
曾亚平206
 
服装表演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浅谈
陈玲207
 
浅析国内动画教育的得与失
吴艳208-209
 
戏曲舞蹈审美观对舞蹈教学的借鉴意义
朱奕210-211
 
高校音乐教育专业“三维”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罗静212
 
流行音乐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史海静213
 
MTI人才培养之可迁移技能的培养
张金柱214
文化论坛
文化馆摄影工作的定位与应用
徐光东215
 
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文化旅游开发——以河南何家冲乡为例
徐大文216
 
从认知语言学语篇观看汉英翻译补偿
唐妹;李庆明217
 
湘水边的希腊小庙——浅谈沈从文作品中的自然人性
张铧丹218
 
论新媒体在跨文化交流中的运用
黄伟绚219
 
中国近代传媒的发展对文学的影响
蒋正治220
 
共享社区资源实现为老服务多元化浅析
付士祥221
 
河南省武术段位制开展现状调查研究
张春峰222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浅谈节目主持人角色形象的构建
白冰223+229
 
品牌营销策略的研究与运用
简心怡224
 
论人类学片分类及其功能价值
纪芳225
 
浅析空中乘务员客舱播音的技巧
赵爽226
 
中国现代艺术品市场现状分析与发展前景
崔贝贝;李午兴227
 
莫言与马尔克斯魔幻现实主义文学创作技法比较研究——以《生死疲劳》和《百年孤独》为例
滕光228-229
 
浅议欠发达地区文化产业发展
王娅琪230
 
深度开掘文化资源用“特色”推进五当召文化旅游
李树榕;王杨冬231-232
 
云出版平台体系和应用的综述分析
宋亮亮233+235
剧本欣赏_小品
劝妻“改嫁”
王志明234-235
剧本欣赏
栀子花开时
陈慧236-239
 
烫红的烙铁
胡海升240-244
 
品牌正能量 文艺新征程——《戏剧之家》2016新年发刊词
1
 
“华师科技园杯”优秀学术论文2015年12(下)评选结果
245-246
 
“华师科技园杯”优秀学术论文2015年11(下)部分获奖作者感言
247
 
2015年“华师科技园杯”优秀学术论文特等奖、一等奖获奖名单
248
 
“华师科技园杯”优秀论文评选活动2015年获奖专辑推出启事
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