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护理单元视觉环境设计研究
张赟
南京理工大学设计艺术与传媒学院,江苏南京 210016
摘要:本文以老年护理单元视觉环境作为研究对象,从色彩和光影要素及视觉诱导体系两方面对护理单元视觉环境进行分析,研究护理单元空间及空间界面的色彩设计、照明设计、导向标识的设计要点。希望通过研究进一步完善老年人医疗护理空间的视觉环境,提高老年人的就医空间质量。
关键词:老龄化 老年护理单元 视觉环境设计
1.研究背景
1.1我国老龄化现状
人口老龄化是世界上许多国家面临的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指出,自2001年起,我国已正式进入到快速老龄化阶段。未来20年,老龄人口的年均增长速度将超过3%。到2040年,中国的老龄人口总量将超过4亿人。[1]2013年两会期间,“养老”问题是继空气污染、生态保护问题之外的最热门议题。[2]
图1.我国老年人口占总人数的比重[1]
1.2我国老年护理单元现状
中国正处于人口快速老龄化时期,其老年护理产业面临着巨大挑战。[3]尽管,大型综合性医院中老年病科的发展逐渐受到重视。立足于老年人的健康促进、慢病管理、危急重症救治、中长期照护、舒缓治疗和临终关怀等服务的老年病专科医院在逐渐兴起,例如北京老年医院、郑州老年病医院等。但是,专业化、高质量的老人护理与服务设施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比较贫乏。全国政协委员、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院长许树强分析,当前养老面临的最突出矛盾是:医疗机构承担着十分繁重的疑难重症诊疗任务,不能满足老年人长期住院进行治疗、康复和生活养护要求;养老机构大多功能单一,条件简陋,不具备后续医疗和康复服务能力。[2]
1.3老年护理单元视觉环境设计
随着医学观念的更新,医疗环境作为一种特殊的心理治疗手段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现代医疗建筑空间的设计不仅需要从生物医学角度,而且更需要在视知觉、行为心理学以及建筑环境学等理论知识的指导下为病人创造良好的康复条件。[4]老年护理单元是老年人在医院诊疗过程中停留时间最长的场所。空间环境的塑造直接影响到老年患者的康复。作为感觉的主要通道——视觉,可以使人体获得外界80%的信息,其重要性可见一斑。视觉环境要素包括空间形态要素,色彩和光影要素,材质要素和视觉诱导体系。本文主要从色彩、光影要素和视觉诱导体系分析老年护理单元视觉环境设计。
2.基于色彩和光影要素的老年护理单元视觉环境设计
2.1老年护理单元色彩设计
色彩是营造空间气氛最生动、最活泼的因素。色彩不仅具有美化医疗护理空间的功能,而且能够影响人的视觉、行为和记忆,甚至影响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
2.1.1墙面色彩
从色彩心理学角度来看,因疾病而入院的老年患者,其生活大部分局限在医院的室内空间中,若整日看到的是单调的颜色,势必会影响到他们的心情,进而影响到身体的康复。明快的色彩使人产生愉悦、欢快的感觉。但是,若大面积采用高纯度色或色彩种类过多,容易产生不和谐感,引起老年人的视觉疲劳。老年护理单元病房空间墙面色彩以简洁为宜,可选用有镇定作用的浅绿,浅蓝或是给人以温馨之感的浅米色、米黄色,局部配合饱和度高的色彩,以给人兴奋感。公共空间墙面可色彩丰富一些。例如,廊道的墙面可采用高亮度、低彩度的色调,局部适当采用高彩度的色调,适度的色彩和材质对比可以提供适宜的视觉刺激。[3]激发老年人进行社会交往的积极性。
图1.美国Joseph C. Scott医学中心病房和廊道设计
图片来源://www.healthcaredesignmagazine.com
2.1.2地面色彩
护理单元地面的色彩应选用浅色调、高明度色彩。老年人色彩认知能力较差,应该选择明度高的色彩作为地面色彩,给老年人亲切、轻松的感觉;反之,则会使老年人对地面的识别度差,引起压迫感。地面的色彩最忌讳的是黑、白、灰色。而高明度色彩,例如:米黄色、浅绿、浅蓝等,能够营造温馨、优雅的氛围,符合老年人的情感诉求。
图2.具有色彩设计意识的护理单元地面
图片来源://www.healthcaredesignmagazine.com
2.1.3顶面色彩
顶面的色彩应起到加强室内漫射光反射效果的作用,颜色宜浅,降低空间对老年人视觉及心理的压抑感。护理单元公共空间顶面可采用艺术化的吊顶进行装饰,丰富空间的构成。病房、医疗辅助区顶面宜为灰白、蓝绿色系,可选用铝塑板、抗菌型钢化石膏板,或者抗菌防霉白色乳胶漆。
2.1.4家具色彩
家具在符合护理单元的使用要求,材料符合绿色环保指标的基础上,要努力使护理单元空间向更活泼、舒适的医用色彩空间转变。沉稳的木色是老年护理单元家具色彩的首选,同时配以粉色、橙色等温馨色彩的小家具,丰富空间色彩。合理的增添艺术品也是丰富色彩的有效途径。优化环境的同时良性刺激还可以帮助老年患者早日康复。西方一些国家对医院中陈列艺术品有详细的制度规定。如瑞典政府规定,医院建筑投资的1-2%要应用于艺术装修和陈列艺术品。[5]
图3. 美国Westminster老年社区护理中心
图片来源://www.healthcaredesignmagazine.com
2.2老年护理单元照明设计
照明设计首先要考虑满足医疗功能的发挥。其次要满足老年患者康复、交往、休息、锻炼等需要。
2.2.1自然采光
老年护理单元光环境设计重要之一是自然光的引入。良好的日照和通风是大自然赐予的最佳礼物。[6]充分利用自然光不但可以节能,符合人眼对光的适应性,而且昼光可以强化人的生理节律,有益于老年病人的康复。[7]因此,在设计窗户的朝向、开窗的位置、窗户的大小上要充分考虑自然光的引入。
2.2.2人工照明
由于老年人视觉要低于一般成年人,在病房照明设计时应该适当提升照度水平,灯具选择时也应采用稀土三基色荧光粉的荧光灯具,以提高显色性。利用光环境为老人营造家一般的治疗环境。灯光设计还要满足医务人员从事不同医护工作所需要的照明条件的差异,合理运用基础照明和局部照明。基础照明光线柔和,营造宁静温馨的诊治环境。局部照明为医护人员医疗操作提供保障,宜选用可调式旋臂壁灯,以适应不同情况下的使用。
走廊是联系护理单元内部各空间的交通桥梁,是使用最为频繁的公共空间,也是老年人与人交流互动的活动空间。走廊照明的情感需求高于工作需求,宜采用偏暖色光源,给老年患者温暖的感觉。安装在走廊天花板上的灯具,可能会对躺在推车上的老年患者产生不舒适的眩光,多采用格栅遮光的方式,避免直接的眩光。此外,走廊应采用动态照明方式,在白天和晚上采用不同的配光和照度。营造不同的氛围。
图4. 护理单元廊道照明设计
图片来源://www.healthcaredesignmagazine.com
3.基于视觉诱导体系的老年护理单元视觉环境设计
标识导向系统是对老年护理单元室内空间的人流、物流提供指示目的地和指示护理单元各功能区域的分部位置的目标导向系统。标识导向系统按其表现形式可分为文字标识、色彩标识和图形标识。
文字在老年护理单元空间标识导向系统设计中占有很大比重。文字准确,易给人产生深刻的印象,不仅容易记住,也容易寻找。由于老年人视觉功能的衰退,要求标识中的文字适当放大,字体规范、清楚。在医院室内空间中观看标识多处于运动状态,所以在兼顾到美观的前提下一定要选择可读性高的字体。例如,黑体字、圆体字为室内空间标识导向系统常用字体。色彩标识设计最好与本科室的色彩需求进行设计,做到统一中有变化,增加环境的认同感。图底色彩对比需明显,有区分度。图形标识能够迅速准确地传达出特定的视觉信息,引导患者达到目的地。在老年护理单元图形标识设计中,应注意设计的简洁、直观。老年人记忆力减退,简洁明了的图案能够迅速唤起他们的记忆,方便其寻找目标。同时,由于老年人视力下降,尽可能的选择对比强烈的色彩。
标识导向系统除了实用功能之外,还应该能够对老年患者的不良情绪起到缓解作用。例如,标识上的一句安慰话,一句鼓励的话,一幅充满生活情趣的图画,都会给老年患者带来精神上的慰藉和治愈疾病的信心
此外,电子显示及多媒体引导系统也逐步引入了医疗空间。其中比较成熟的有彩色及单色电子显示屏、电子触摸屏及语音信息接受器等。这些较为智能的导向方式也能为老年患者提供便利。[8]
4.结语
当前,我国老年护理产业面临着巨大挑战,老年人医疗护理环境亟待进一步改善。老年护理单元视觉环境设计研究通过视觉角度从老年人最基本的就医诊治单元入手,综合医学、医院管理学、建筑学、环境设计学、心理学等学科,为提高老年患者就医环境提出了有效的设计方法,切实做到了“以人为本”。这是医疗环境设计发展的趋势,也将不断完善下去。
文献资料
[1] 徐菊,龚七一,苏杰.银发时代--老年人居室装饰装修设计要素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6:141-143
[2] 魏铭言.政协委员:医疗机构不能满足老年人长期住院,新京报2013-03-14
[3] 吕志鹏 朱雪梅.浅论美国老人护理建筑的设计理论与原则[J],城市筑,2012,(7):14-17
[4] 孙晓铭.医疗建筑公共空间视觉环境设计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9:1-8
[5] 张翼.医院室内空间设计中的艺术审美探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32-42
[6] 王 燕.居家养老模式下适老化视觉环境设计研究[J]. 大舞台,2012,(10):169
[7] 庄 宇,李 佳.病房的光环境设计[J]. 华中建筑,2007,(2):70-72
[8] 刘黎,张琦.医院标识导向系统的心理学研究[J]. 大众文艺,2009,(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