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次
名作欣赏_当代摄影名家作品巡展
梁大智摄影作品
梁大智2+177-178
孙频小说研究小辑
导师推荐语
刘芳坤5
孙频小说中的“隐形的女人”——从《三人成宴》看孙频小说的叙事模式
闫东方5-7
尊严缺失与身体献祭——浅谈孙频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舒薇8-9
生命中不能承受的孤独——孙频小说简论
赵嘉敏10-11
苏童小说研究小辑
论苏童小说《黄雀记》的宿命意识
刘丹12-14
苏童小说中意象的循环模式
宋蕊佳15-16
张中行《禅外说禅》系列研究(三)
张中行《禅外说禅》著语商兑(二)
李艳琴17-18
布莱希特剧作系列研究(二)
战争的戕害——布莱希特剧作《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解析
姚佳根19-22
天性的挣扎——布莱希特早期剧作《巴尔》解析
姚佳根23-26
项目呈现
新世纪历史叙事的人性化书写——历史消费主义文艺思潮的发展倾向浅探
陈启权27-29
新解李白作品中的“沧海”意象
孙振涛30-32
论李渔对小说道德主题常规模式的改写
毛莎莎;王康33-35
陕北知青文学中的启蒙色彩
申朝晖;刘凡嘉36-37+40
雏凤清音
《酒国》的神话原型解读
张歆;李莹38-40
疯癫背后的自赎——石舒清小说《暗处的力量》评析
张歆41-42+45
论《香水——一个谋杀犯的故事》中的怪诞现实主义美学
张歆;尚十蕊43-45
论电视剧《红高粱》折射的贞节观——从清末民初的婚俗礼仪看中国历史上贞节观对女性的束缚
林丽娥46-47
读《那方山水那方人:客家源流新说》有感
林丽娥48-49
读彰化县村史有感
林丽娥50-51
院校平台_大同大学
跨文化语境中的外国文学研究
张静52-53
中国古典诗歌中文化意象的翻译策略
周芬54-56
英美文学陌生化语言的特点研究——以《尤利西斯》为例
张建利57-58
院校平台_宁波大学
试论归有光散文的《史记》笔法
常程富59-60
浅析黄宗羲诗歌的艺术特色
严媛61-64+84
“理性美”与“感性美”——《大龙湫》之比较
牛浩昌65-66
博士之声
《长恨歌》重述历史的努力与危机
彭兴滔67-69
焦虑遮盖下的情怀:论袁良骏先生的金庸批评
吴辰70-73
论苏珊·桑塔格反对阐释的艺术观
王蓓74-76
舍伍德·安德森对威廉·福克纳早期创作的影响
闫焱77-78+88
《奇怪的故事》中的圣徒与圣愚形象
杨敏79-81
华文视野
“酷儿理论”视域下的《白蛇》
王梦瑶82-84
从华裔美国人对中国饮食的态度看其身份认同的困境——以伍慧明的《骨》为例
唐林飞85-88
《女勇士》中的文化冲突与融合
魏琴89-91
颠覆与解构:从原型批评角度解读《无名姑姑》
赵佳兴92-93
性别世界
美剧《基本演绎法》中华生性别转变研究
林钰94-95+130
浅析《尘埃落定》中的女性形象
王敏96-98
婚恋题材研究小辑
知觉和思维:爱情与婚姻斡旋的心理机制——品读简·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
毛丽99-101
简析《简·爱》与《裸婚时代》中的爱情婚姻观
武盼盼102-103+107
小说纵横_中国小说
生命在土地间流转——以《生死疲劳》为例论莫言小说之“乡土意识”
张皓涵104-107
孤独、希望与象征——简析《看海的日子》
许会俊108-109+116
朴素自然的超然生死观——读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
林佳娇110-111
论报告文学《天使在作战》的艺术特色
孙湘婷112-113
论王正恩的《刘家坝三部曲》
杨运来114-116
小说纵横_外国小说
西方游历小说人物类型简论
亢西民117-119+124
论《空中骑兵》中作者的多重创作意图
谢俊彦;柳晓120-124
20世纪双重视角下的黑人形象
牛靖晶125-126+176
《劳拉的原型》中动物隐喻的认知解读
魏利霞127-130
井上靖文学作品中的胡旋舞
卢茂君131-132+150
宫本辉“流转之海”系列小说中的宿命观探究
彭祥彬;刘家鑫133-134
诗文品鉴
范成大的田园世界及其创作成就
王敏杰135-137
从“沉沦”到“本真”——论陶渊明诗歌中的存在主义意蕴
林琳138-139
戏剧天地
论莫里哀“伪君子”形象的起源及流变
梁蔚140-143
神人·凡人·非人——西方悲剧主人公形象矮化现象探析
祖文144-146
自古英雄多寂寞 患难之后见真情——从英雄人物解读《暴风雨》中的和解
牛得芳147-150
王昆仑昆剧《晴雯》的改编特色
温全军151-152+162
书评在线
给创作以理论评量与推动
王向峰153+155
别开生面的构筑和打通——读吴玉杰的《文化场域与文学新思维》
刘恩波154-155
批评的同情:批评文本的意义生成
曹帅156-157
主体间性与文艺批评的对话性
安忆萱158
语言之思
龙川客家话的选择问句
黄年丰159-162
赵树理小说的方言语汇
宋惠娟163-165+171
日源借词“秒杀”探究
朱文艳;陈小苗166-167
影视观察
《一步之遥》:新历史主义的影像叙事
孟汇荣168-171
“第六代”导演电影伦理叙事模式分析
李锐172-173
征文大赛
莫里森作品中生态女性主义思想的解读
蔡燕华174-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