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音乐官方 国内统一刊号:CN 22-1414/J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7-2233
* 投稿网站
当代音乐
《 当代音乐 》
级别:省级     分类:文艺    周期:半月刊
主管单位:吉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办单位:吉林省音乐家协会,吉林音像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国内刊号:CN 22-1414/J
国际刊号:ISSN 1007-2233
收稿编辑:QQ /电话2880067970 / 0531-85701017
投稿邮箱:dangdaiyinyue@126.com
期刊名称 (*)投稿期刊名称
文章标题 (*)投稿论文的题目
作者姓名 (*)只需填写通讯作者
作者电话 (*)方便编辑及时沟通
作者邮箱 (*)方便编辑做详细用稿答复
上传稿件 (*)限word文件
投稿附言   
期刊信息
期刊名称:当代音乐
主      编:徐敦广
出版周期:半月刊
出版地区:吉林省长春市
定      价:20.00元
收      录:知网、万方、维普
社      址:吉林省长春市自由大路509号
邮政编码:130021
范文- 探寻中国古典舞的起源与发展-当代音乐

 探寻中国古典舞的起源与发展

贾岚
郑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450000 
摘要 本文从古典舞的起源及古典舞的身韵、发展,论述了中国古典舞的典范意义及风格特色,见证了中国古典舞是古代舞蹈的一次复苏,是戏曲舞蹈的复苏,是几千年中国舞蹈传统的复苏。
关键词  中国古典舞;古典舞起源;古典舞身韵;舞律
     中国古典舞起源于中国古代,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它融合了许多武术、戏曲中的动作和造型,特别注重眼睛在表演中的作用,强调呼吸的配合,富有韵律感和造型感及独有的东方式的刚柔并济的美感,令人陶醉。古典舞所配音乐大多采用中国特有的民族乐器演奏的乐曲,如古筝、二胡、琵琶等;古典舞所着服装,根据舞蹈的具体要求各有不同,古色古香:汉唐舞大多采用传统的汉服,如《踏歌》,而一些现代编创的古典舞,其服装总体上是宽袍大袖、飘逸潇洒,富有一种诗意的美感。古典舞种类很多,如汉唐舞、敦煌舞、剑舞、袖舞等等。
    一、古典舞的起源
据艺术史学家的考证,人类最早产生的艺术就是舞蹈。在远古人类尚未产生语言之前,人们就用动作、姿态的表情来传达各种信息和进行情感、思想的交流。以后由各种声音发展成为语言和音调,才相继产生了诗歌和音乐。
古典舞最能代表中国文化。中国古典舞作为我国舞蹈艺术中的一个类别,是在民族民间传统舞蹈的基础上,经过历代专业工作者提炼、整理、加工、创造,并经过较长时期艺术实践的检验流传下来的具有一定典范意义的和古典风格特色的舞蹈。
古典舞创立于20世纪50年代,曾一度被一些人称作“戏曲舞蹈”。它本身就是介于戏曲与舞蹈之间的混合物,也就是说还未完全从戏曲中蜕变出来:称它为戏曲,它已去掉了戏曲中最重要的唱与念;说它是舞蹈,它还大量保持着西戏曲的原态。戏曲中的歌也好、舞也好,是为了演故事服务的。因此,从古典舞的起源来说,是古代舞蹈的一次复苏,是戏曲舞蹈的复苏,是几千年中国舞蹈传统的复苏。
二、古典舞的身韵及发展
“身韵”,即“身法”与“韵律”的总称。“身法”属于外部的技法范畴,“韵律”则属于艺术的内含神采,二者的有机结合和渗透,才能真正体现中国古典舞的风貌及审美的精髓。它是中国古典舞不可缺少的标志,更是中国古典舞的艺术灵魂所在。
中国古典舞身韵的重要表现手段,即“形、神、劲、律”的高度融合。“形、神、劲、律”作为身韵基本动作要素,高度概括了身韵的全部内含。
1.形  是指形体外部的动作,包含姿态及其动作连接的运动线路。它表现为形形色色的体态,千变万化的动作及动作间的连接。凡是一切看得见的形态与过程都是可以称之为“形”。形是形象艺术最基本的特征,是古典舞舞魅之依附,是古典舞之美的传达媒介。通过对传统艺术在审美特征和各种典型舞姿的剖析,得出了在“形”上必须首先解决体态上“拧、倾、圆、曲”的曲线美和“刚健挺拔、含蓄柔韧”的气质美。
2.神  是泛指内含、神采、韵律、气质。任何艺术若无神韵,就可以说无灵魂。在中国文艺评论中,神韵是一个异常重要的概念,无论谈诗、论画还是品评音乐、书法,都离不开神韵二字。在古典舞中人体的运动方面,神韵神韵是可以认识的、是可以感觉的,而且正是把握住了“神”,“形”才有生命力!
在心这个概念中,神韵强调内含的气蕴、呼吸的意念。强调神韵,强调内心情感。在形与神的关系中,把神放在了首位,“以神领形,以形传神”正是此意念情感造化了身韵的“韵”。可以说,没了韵就没了中国古典舞;没了内心情感的激发和带动,也就失去了中国古典舞最重要的光彩。“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力与形合”。所谓“心、意、气”,正是“神韵”之具体化。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睛是传神的工具”,而眼神的“聚、放、凝、收、合”并不是指眼球自身的运动,而恰恰是受内含的支配和心理的节奏所表达的结果,这正是说明神韵是支配一切的,即“形未动,神先领,形已止,神不止”。
3.劲  “劲”即赋予外部动作的内在节奏和有层次、有对比的力度处理。中国古典舞的运行节奏往往和有规则的2/4、3/4、4/4式的音乐节奏不大相同。它有更多的情况是在舒而不缓、紧而不乱,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自由而又有规律的“弹性”节奏中进行的。“身韵”即要培养舞蹈者在动作时,力度的运用不是平均的,而是有着轻重、缓急、长短、顿挫、符点、切分、延伸等的对比和区别。这些节奏的符号是用人体动作表达出来的,这就是真正掌握并懂得了运用“劲”。“劲”不仅贯穿于动作的过程中,在结束动作时的劲更是十分重要的。中国古典舞有如下几种典型的亮相劲头:“寸劲”——体态、角度、方位均已准备好,运用一寸之间的劲头来“画龙点睛”。“反衬劲”——给予即将结束的体态造型的一个强度很大的反作用力,从而强化和烘托最后的造型。“神劲”——一切均已完成,而用眼睛及肢体作延伸之感,使之“形已止而神不止”。此外还有“刚中有柔”“韧中有脆”“急中有缓”等劲的区别。
4.律  “律”这个字包含动作中自身的律动性和运动中依循的规律这两层含义。一般说来,动作接动作必须要“顺”,这“顺”就是律中之“正律”,动作通过“顺”似乎有行云流水、一气呵成之感。“反律”也是古典舞律动中十分重要的因素,如“双晃手”,当臂向左晃时,身体要有向右拉之势,才能显示动作的圆润与韵味。“不顺则顺”的“反律”,可以产生奇峰叠起、出其不意的效果。“反律”是古典舞特有的,可以产生人体动作千变万化、扑朔迷离、瞬息万变的动感。从每一个具体动作来看,古典舞还有“一切从反面做起”之说,即“逢冲必靠、欲左先右、逢开不合、欲前先后”的运动规律,正是这些特殊的规律产生了古典舞的特殊审美性。无论是一气呵成、顺水推舟的顺势,还是相反相成的逆向运势,或是“从反面做起”,都体现了中国古典舞的圆、游、变、幻之美,这正是中国“舞律”之精奥之处。
然而十分明显,中国古典舞的审美原则不是什么新发明,而是几千年来中华文化的流传和延续,是用一根长线从古串到今的;这些原则非但在戏曲中可见,在唐宋乐舞中、在汉魏“舞戏”中,甚至在商周礼乐中都能见其蛛丝马迹的文化特征;就其流传讲,它是在原生地上生成的一个崭新的艺术品类,它是一个可以和芭蕾舞、现代舞相媲美的新的舞蹈种类,这个衍舞种是地道的中国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