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杨岩 2
2
投稿须知 4
3
音乐商品的分类 曾遂今; 1-3
4
逸词赏幽心 繁声弄远意——论词曲风格与演唱 张晓农; 4-8
5
音乐材料的时序知觉对计时偏差的影响 郑茂平; 9-16
6
多元文化背景下中小学民族音乐教学的对策研究——以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原则为例 张黎红; 17-21
7
拜占庭音乐与西方教会音乐 高志民; 22-26
8
论当前声乐小组课改革的必要性 许天鸣; 27-28
9
论高师声乐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 王珠峰; 29-30
10
关于线上音乐教学模式现实意义的分析与思考 白杨; 31-32
11
关于音乐类专业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建设性意见 蒋诏宇; 33-34
12
儿童早期音乐教育——民族实力的种子 赵悦; 35-36
13
初中音乐教学流行音乐引入探讨 童敏娟; 37-38
14
福建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卢应攀; 39-40
15
学前儿童钢琴学习过程中的心理探析 高甜甜; 41-42
16
少儿钢琴学习初期的问题探究 何晓莉; 43-44
17
《当代音乐》征订启事 44
18
豫南驻马店地区古文化及本土音乐概述 张艺迪; 45-47
19
关于山东胡集书会教育功能的探究 成惠玲; 48-49
20
“龙声华韵——叶小钢作品专场音乐会”在北京音乐厅上演 49
21
灵宝道情皮影乐器艺术的传承与保护 郭芳; 50-51
22
地域文化与音乐创作——甘肃文化视阈下红色音乐中钢琴伴奏 孙丹青; 52-53
23
审美想象在声乐演唱中的作用 杨永岗; 54-55
24
如何通过自我训练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 陈旭; 56-57
25
草原上绽放的旋律——论二胡随想曲二号《蒙风》 龚维; 58-61
26
浅论视唱练耳中“唱”的艺术表现 王秋实; 62-65
27
谈合唱指挥技术中的预备拍、发音拍、连贯挥拍中点的操作 李亚峰;于海花; 66-68
28
论宗教信仰与亨德尔英文清唱剧风格的关系 张思艳; 69-71
29
舒伯特与黄自艺术歌曲的比较及在教学中的作用 吴浩玮; 72-74
30
巴赫《意大利协奏曲》风格与演奏探讨 郑爽; 75-76
31
法国羽管键琴乐派的起源与发展——羽管键琴音乐家们的艺术人生 张宗慧; 77-78
32
解读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美国朋克摇滚运动 李怡璇; 79-80
33
论舞蹈语言的形式美 苏仲霓; 81-82
34
浅谈腰部能力在中国古典舞旋转技巧中的运用 张爽; 83-84
35
锡伯族蝴蝶舞音乐的艺术特征与传承 博雅杰;王盼盼; 85-87
36
沈阳音乐学院再次召开歌剧《星星之火》专题研讨会 87
37
试论小学阶段开设舞蹈课的必要性 曹国军; 88-90
38
中西方传统音乐审美观之比较 龙华云; 91-92
39
刘文金和他的两首二胡作品 吕后帅; 93-94
40
回馈乡土的研究——田耀农《皖西锣鼓研究》评价 张玉红; 95-96
41
社区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管理与创新——以湖北省黄石市黄印村社区为例 蒲实; 97-98
42
声乐套曲·四季诗谣 第一乐章《春之梦》 5.清明 李亚娟;刘聪; 99-100
43
半个月亮爬上来 101-103
44
木兰花 晏殊;吴明泽;杨永泽; 104-107
45
黄河无字碑 任卫新;王胜利; 108-111
46
三宝主题狂想曲 向往; 112-126
47
嗳大女 梁宝忠; 127
48
西峰以西 郭崇勇; 128
49
海上丝绸之路 毛翰;杨学正; 129
50
奋进之歌 陈恩礼; 130
51
我在草原你在哪里 田然;孙思源; 131
52
邝厚勤作品欣赏 邝厚勤; 132-133
53
李正身作品选登 李正身; 134
54
月亮装进了红灯笼(外二首) 张洪泉; 135
55
终生铭记两句话(外一首) 范红君; 135-136
56
家乡奔小康(外一首) 张允德; 136
57
知己味道(外一首) 祁越; 136
58
双阳好美(外一首) 陈旭光; 136-137
59
拉钩上吊(外一首) 赵国伟; 137
60
定居你的心 李官明; 137
61
打造个天堂送给你(外一首) 石启荣; 137-138
62
夜雪敲窗(外三首) 王强进; 138
63
人生是一部书(外一首) 吴广川; 138-139
64
一个人去旅行 邓春云; 139
65
故乡等我回家 李俊芝; 139
66
思念的小路 辛竞; 139
67
满家格格 商万有; 139
68
周淑真 141
69
著名作曲家、音乐理论家、教育家 吴祖强 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