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音乐官方 国内统一刊号:CN 23-1062/J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2-767X
* 投稿网站
北方音乐
《 北方音乐 》
级别:省级     分类:艺术    周期:月刊
主管单位:黑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办单位:黑龙江省音乐家协会
国内刊号:CN 23-1062/J
国际刊号:ISSN 1002-767X
收稿编辑:QQ /电话2880067970 / 0531-85701017
投稿邮箱:bfyy@tougao.cc
期刊名称 (*)投稿期刊名称
文章标题 (*)投稿论文的题目
作者姓名 (*)只需填写通讯作者
作者电话 (*)方便编辑及时沟通
作者邮箱 (*)方便编辑做详细用稿答复
上传稿件 (*)限word文件
投稿附言   
期刊信息
期刊名称:北方音乐
主      编:陆园媛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区: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定      价:20.00元
收      录:知网、万方、维普、龙源
社      址:哈尔滨市香坊区文府街6-1号
邮政编码:150036
范文-地方本科院校器乐普修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北方音乐

 地方本科院校器乐普修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以怀化学院为例
危静
怀化学院,湖南怀化 418000
摘要:随着社会对音乐教育的高度重视,器乐课程逐步成为了高校音乐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在教学的不断深入中,原有的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理念都面临着不断地改革和创新,为了更好的学习到器乐的精髓,笔者对怀化学院器乐普修课程教学现状进行全面调查,从教学大纲、教学目标、教学理念、学习状态等方面进行深入了解,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可操作性的教学策略,使器乐课程教育效果得到更大地改善。
关键词:器乐普修课程;教学现状;教学改革策略
基金项目:怀化学院校级重点教改课题《声像反馈教学在高校器乐普修课中的应用与实践》、怀化学院教改课题《“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民族器乐教学改革研究》阶段性成果
 
一、引言
随着社会对音乐教育的高度重视,器乐课程逐步成为了高校音乐的一门必修课程,特别是一些地方本科院校音乐专业注重对学生的音乐综合能力的培养,将器乐纳入到专业必修模块当中。怀化学院器乐普修课程于2011年开始正式开设,入学之后除了自己的主专业以外,要选一门器乐作为普修课程,开设的器乐普修课程主要包括:琵琶、二胡、古筝、扬琴、长笛、萨克斯。每周一课时(45分钟),根据每门课程所报人数来进行安排,一般为6-10个左右不等。课程开设五年以来,原有的教学模式、教学理念存在着一些问题,有鉴于此,笔者于2015年4月对笔者对怀化学院器乐普修课程的教学现状进行全面调查,从教学大纲、教学目标、教学理念、学习状态等方面进行深入了解,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针对性的意见和改进措施。
二、器乐普修课程调查现状所存在问题
1.课程设置
一是学生学习能力不统一。在调查中,有18%学生在入学之前是有一定的器乐学习基础的,82%是完全没有基础的,加上学生接受能力的差别,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受教学进度、课时安排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教师很难做到因材施教,有时会导致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压力以及消极的情绪,更加磨灭对器乐学习的兴趣。
二是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不够。调查反映:8%的学生学习器乐是为了拿到学分,顺利毕业,15%的学生是因为兴趣爱好,77%的学生是希望自己有一技之长,将来利于就业。教师应在上课过程中针对每个不同的学生能够了解详细,因材施教,是学生都能够学以致用,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
三是教学内容风格单一。在问到“你的老师上课是否多样性”中:75%的学生反映教学内容太过单一,不具备多样性。大多数学生上课所选曲目都是古典类型的,据调查在国外有些考试中他们结合了流行、爵士、古典三种风格,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适当的加入一些流行元素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也拓宽了学生学习的范围。
2.教学方法与形式
一是教学组织形式单一。调查显示,60%的学生上课的演奏形式都是独奏,15%是齐奏,23%是轮奏,2%的是合奏。大多数学生上课的形式虽然是小组形式教学,但还是采取独奏演奏形式,不仅缩短学生个人的上课时间也同时也提高不了学生的协奏能力和对音乐的感知能力。
二是艺术实践环节缺少。根据调查,针对普修生的教学实践机会比较缺乏,30%的学生认为很少,30%的学生则认为教学实践的机会无所谓,学生的表演技能还有待加强,培养学生对待学习器乐的兴趣应该通过多种方式来提高。此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综合能力的提高方面,77%的学生认为获得了视奏能力,即兴演奏、合奏、教学、评价能力培养不够,综合能力培养有待加强。
3.教材使用情况
通过调查发现:45%的学生在学习中实用的教材是中国音协或者中央音乐学院的考级教程,没有固定教材的达到10%,使用其他教材的达到25%,甚至有20%的学生不清楚自己使用的是什么教材。现器乐普修课程没有系统的统一的教材,教材较为单一,缺乏多样性。
4.教学评价
传统的教学评价以教师评价为主,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不利于学生学习的提高发展,调查显示:怀化学院器乐普修教学中70%结合了教师与学生的自评、互评、他评三个过程,自评--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自身学习进行总结、回顾,有利于学生发现自身问题。互评--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互相交流取长补短,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他评--易于学生客观的发现问题所在,及时纠正。三种方式相结合,不断完善教学内容,对学生学习成果起到重要作用。
三、器乐普修课程教学改革策略
1. 完善教学制度
学校应具体制定出一套严格、详细的教学大纲、教学目标,以及教学模式,严肃并且秉着认真负责的态度进行音乐专业教学,包含主修生普修生的不同水平的教学计划,学校选出有责任心、思想各方面都好的教师并定期查课、查教案、听课、教学评比、器乐比赛之类的活动,调动学生和老师的积极性,使之配合的更为融洽,提高学习的质量;每位教师应对自己的学生无论普修生主修生每一种类型、能力进行因材施教,进行系统的教学计划,对待每一位学生心里都要有自己的符合每位学生的教学进度,选好适合学生的教材书籍,也可以根据每种器乐的不同特点做适合学生学习的讲义来进行教学进度的处理,做到心中有数。
2.丰富教学组织形式
器乐教师在安排课程过程中一定要区分主修生普修生的区别,根据学生的不同基础来合理进行器乐教学;可以合并小组并合并课时,小组人数可以增加到12-20人,课时为一个半小时,这样每个人学习时间增长,老师也可以教的更细致,避免同一内容反复讲授;在器乐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也应当培养学生的舞台表演能力,或许普修生的基础差,但是可以通过组建器乐小组来进行器乐演奏、锻炼培养他们的协作配合能力,同时在舞台上可以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在舞台上的成就感可以大大激发学生学习器乐的欲望,从而来促进他们对于音乐学习的乐趣以及动力;在器乐教学过程中应该打破传统的“手把手”教学,无论对于较难得曲目或者是简单的练习曲应让学生主动地去钻研了解,更不能随意的觉得普修生没基础利用教小孩子的方法来教课,要正确认识到当代大学生是有头脑的一代,懂得让学生去自我研究和创新。
3.实现教学内容多样性
教学内容的多元化还要求高校优化现在的课程设置。随着音乐的日渐发展,不仅要求一般的教学能力,还要求器乐排练能力等。所以,在受到教学内容多元化的影响下,可以增设器乐排练指挥等方面的选修课程,在拓宽学生视野的同时,达到一专多能的培养目标,适应社会日渐发展需求的目标。此外,充分发挥器乐集体课的优势,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相互学习的机会,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的教学形式,并通过齐奏、轮奏、接龙的形式培养学生相互协作的精神。
4.实施教学方法多元化
实施教学方法多元化的改革,深刻研究器乐的教育教学规律,探究前沿的教学方式方法,教会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和创造性学习,努力实现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无缝对接的教育教学链。在器乐教学中,课采用研究式、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方式,加大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造能力。在当今网络覆盖全球的时代,还可以选用现代网络技术,采用器乐课程网络化教学,体现技能课程教学的趣味性、知识性和前沿性,突出研究性教学和信息化教学特色。如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有效地实现反馈教学的功能。在授课过程中,及时记录学生的演奏情况,采用回放与反馈教学过程和信息,加深学生对正确演奏方式的认识,不断形成较完美的演奏概念与形态,增大教学信息量;利用qq群建立课外辅导答疑的网络平台,师生利用群共享、群相册和群邮件等传递和交换数据,开展实时或非实时的答疑解难。
 
高校器乐普修课程是高校音乐课程中必不可少的课程之一,它不仅仅关系学生自身良好的音乐素养,同时也承载着未来的国民教育事业,这也是高校教师承担的一份不小的责任,希望通过措施的落实能够使得高校器乐发展得到创新提高,相信只要每位教师潜心研究、认真观察每一位学生,因材施教,运用科学的教学理论,及时马上解决教学过程中的教学问题,其教学质量一定可以得到改善和提高,从而培养出更多音乐方面的优秀人才,不断地使得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程宁敏.高师音乐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之我见[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6(02).
[2] 刘沛.传统教学评价与素质教育的悖论及评价的换代方案——音乐教师教育的“像册”            式评价和动力学习范式[J].中国音乐,2004(02).
[3]范晓君.音乐学(师范)专业课程体系探究[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