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技服务官方 国内统一刊号:CN 52-1058/S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4-8421
* 投稿网站
农技服务
《 农技服务 》
级别:省级     分类:农业    周期:月刊
主管单位: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主办单位:贵州省农业科学院;贵州省农业厅
国内刊号:CN 52-1058/S
国际刊号:ISSN 1004-8421
收稿编辑:QQ /电话2880067970 / 0531-85701017
投稿邮箱:njfw@tougao.cc
期刊名称 (*)投稿期刊名称
文章标题 (*)投稿论文的题目
作者姓名 (*)只需填写通讯作者
作者电话 (*)方便编辑及时沟通
作者邮箱 (*)方便编辑做详细用稿答复
上传稿件 (*)限word文件
投稿附言   
期刊信息
期刊名称:农技服务
主      编:李森玉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区:贵州省贵阳市
定      价:20.00元
收      录:知网、万方、维普、龙源
社      址:贵阳市小河区贵州省农科院内
邮政编码:550006
范文-芥菜高产栽培技术-农技服务

 芥菜高产栽培技术

王玲 赵伯连 邹金福 孙松英
湖南省桃源县农业局  415700
 
摘要:本文主要从培育壮苗、移栽定植、大田管理、病虫防治、适时采收等5个方面介绍了芥菜主要种植技术。
关键词:桃源县;芥菜;栽培技术
芥菜是十字花科芸苔属,喜冷凉湿润,忌炎热、干旱,稍耐霜冻,种子萌发最适温度25℃,生长最适温度15℃左右,秋播为主,冬季或次春收获,是桃源县秋冬种植主要加工型蔬菜品种,主要采用订单种植,依托蔬菜加工企业和合作社组织销售,常年种植面积2万亩以上,年加工量约4.8万吨。主要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培育壮苗
1.1  品种选择
适合我县种植的高产、抗虫抗病、适于加工的优良品种。我县主要以特选大坪埔大肉包心芥菜种为主。
1.2  苗床整理
选择地势高燥、疏松肥沃、通风良好的田块,深翻苗床,每亩施45%三元复合肥3㎏,40%五氯硝基苯400g拌细土撒施床面,然后将苗床耙细整平,做成垄宽1.2m,沟宽0.3m的畦。
1.3  种子处理
将种子在55℃温水中浸泡15分钟后自然冷却,再继续浸泡8-12h后冲洗沥干,然后每250g种子拌高巧30ml。
1.4  适时播种
叶用芥菜一年可播种两次,第一次播种8月2号左右,11月采收,第二次播种9月10号左右,次年3月采收;茎用芥菜9月上中旬播种。播种选择晴天上午进行,每平方米播种0.8g拌细土均匀撒施床面,然后覆细土1cm左右,再用洒水壶浇淋苗床,覆盖遮阳网或稻草遮阴保湿。每亩大田用种量50g。
1.5 苗期管理
出苗前,早晚浇水保持苗床湿润。幼苗出土后,揭除覆盖物。出苗后至2叶1心前,保持苗床湿润;2叶1心后每2-3d浇一次水,喷施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奥-力克、10%吡虫啉防治病毒病、蚜虫、跳甲等病虫害,同时按4cm距离间苗,拔除畸形苗、弱苗和病虫苗,间苗后追施一次清粪水,移栽前浇透苗床,喷药,进行带水带土移栽。
2、移栽定植
2.1 大田准备
根据测土配方,整地后埋施底肥,每亩施用腐熟有机肥2500㎏,蔬菜专用复合肥50㎏,另加过磷酸钙40㎏、硫酸钾15㎏,混合撒施到土壤表面,旋耕入土。垄宽1.2m,垄面细碎平整,土层深度0.25-0.3m,沟宽0.3m,沟深0.2m,排水畅通。
2.2 合理密植
行距40㎝,株距30㎝,每亩移栽5000-6000株。苗龄30d,5-6片真叶时,选择无病害健株定植,每垄4行,定植后及时浇定根水。
3、大田管理
3.1中耕除草
未封行之前,及时中耕除草1-2次,疏松表土,消灭杂草,土壤通气,注意土不要堆住菜头。
3.2追肥
总的原则是:前期轻施、中期重施、后期看苗补施,正常就不施。茎用芥菜长势正常就不追肥,特别是立春以前,肥水不要太多。叶用芥菜是食叶的蔬菜,施肥以氮肥为主,配合增施磷钾肥,提高抗病力,增加产量,移栽7-10d后每亩用尿素5㎏作提苗肥,后期15-20d在下雨前每亩追施7.5-10㎏尿素,不要伤叶。直播者,当真叶露出后即开始进行第一次追肥,每亩用尿素3~7㎏、复合肥5~15㎏混合施用,以后酌情增加施肥量。
3.3 水分管理
根据地表干湿状态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浇水时随叶环增长浇水量加大,忌大水漫灌。每次追肥后,要及时淋水,淋洒叶面,避免菜苗被肥水灼伤。
4 病虫害防治
4.1 主要病害
病毒病:从苗期至移栽后的菜头膨大前发病严重,症状有重缩叶型和花叶型等。病毒病重在预防,做好种子处理和蚜虫防治工作。发病初期喷洒20%的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5%植病灵乳剂1000倍液,隔10d一次,连防3—4次。
根肿病:主要发生于包心芥菜的根部,使根部形成肿瘤状,主根的瘤体大,侧根的瘤体较小呈瘤状,病根后期受腐生菌侵入而致腐烂恶臭。害植株根部吸收水分、养分受阻,地上部分生长缓慢、植矮小。发病初期白天表现萎蔫,早晚恢复,以后叶片逐渐变黄,直至枯死。该病在土壤偏酸性、连作地易发病。防治方法:此时要拨除病苗并补种,同时喷施石灰以防诱发其它病害。另外,还要注意控制苗床湿度,这样能够确保芥菜的新陈代谢正常,又能避免过湿。种植应选择前作为非十字花科蔬菜的田块;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浇灌。
软腐病:茎基部或近地面根部初呈水渍状不规则斑,后病斑扩大并向内扩展,致内部软腐,并有粘液流出,病部发出恶臭味,别于黑斑病。发病初期喷洒14%的络氨铜水剂300倍液或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3000—4000倍液,隔7—10d一次,连防2—3次。
霜霉病:主要为害叶片,病斑叶两面生,病斑黄绿色或逐渐变为黄色,因受叶脉限制,由近圆形扩至多角形,直径3~12毫米,湿度大时叶背长出白色霉层,即病原菌的孢囊梗和孢子囊,严重的叶片干枯,影响产量和品质。发病初期喷洒72.2%普力克水剂600—8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隔7—10d一次,轮换使用,交替用药,连防2—3次。
枯萎病:又名“患黄澄”,发病后,叶片迅速枯干,呈橙黄色,严重时,如遇强烈北风,全田植株的叶片都会干枯,并被大风刮走,是一种毁灭性的重病,目前没有特效药,主要是加强栽培管理,注意收获前一个月起不可以使用任何化肥。70%的甲基托布津的800倍液和叶面肥(如叶面宝)400倍液进行喷施,喷施方法为每隔10-15d喷1次。
4.2 主要虫害
主要虫害:菜青虫、跳甲、蚜虫等。注意清除田间杂草和残株老叶,冬前深耕、深耙,以减少田间虫源和越冬蛹。
物理防治:①定植后每667㎡悬挂40-50块黄板纸,诱杀蚜虫;②田间安装频振式杀虫灯诱杀蛾类、直翅目害虫。
菜青虫:幼虫食叶,使叶片穿孔,可用3%甲维盐微乳剂1000-1500倍液或苏云金杆菌800倍喷雾。
跳甲:成虫咬食叶片,造成许多小孔,尤喜幼嫩的部分,常致使幼苗停止生长,甚至整株死亡。幼虫危害根部,将菜根表皮蛀成许多弯曲的虫道,咬断须根,使地上部分叶片发黄萎蔫而死。可用苏云金杆菌500-1000倍液或3%的啶虫脒2000-3000倍液喷雾。
蚜虫:主要以成虫和幼虫群集在嫩叶上吸食汁液,使叶片失绿变黄、皱缩,可用10%的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喷雾。
5  采收
茎用芥菜膨大茎已充分膨大或见心叶内已有很短的花苔时及时采收;叶用芥菜抽苔低于10厘米,单株重量不低于0.5㎏时采收。采收时一般整株采下,切平去根,无杂根、烂心、虫吃、蜗牛、异物和污染,去除老叶、黄叶,可作鲜菜也可加工。
运输车辆要求清洗车厢,干净无污染,车厢底部垫PE膜,避免直接接触车底部,装菜完毕后盖好防护布。
 
 
参考文献
[1] 卢发仕,南方包心芥菜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长江蔬菜   2007  5
[2] 叶英程,桂中北地区秋芥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长江蔬菜 2007 5
[3] 马舒筠,根用芥菜高产栽培技术  现代农业   2008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