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谐振腔内的广义琼斯矩阵研究(本文仅供写作参考,部分公式未上传)
别光 刘畅
(长春中国光学科学技术馆,吉林 长春 130117)
摘要: 本文通过建立广义琼斯矩阵的办法分析激光谐振腔,进而推算横向和纵向极化分布及激光本征态下的强度,频率。用广义琼斯矩阵方法,除研究双折射晶体加入的情形下的本征态,还对由双折射晶体和1/4波片引起的交叉本征态,以及两频率可调激光本征态的情形进行了研究,获得了腔内光场本征态特征。这些研究能大幅提升激光器输出功率,提高输出激光束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广义琼斯矩阵 激光谐振腔 本征态
1 引言
为计算谐振腔内的光场本征态,通常采用菲涅尔数值计算法以及琼斯矩阵法。本文介绍了使用广义琼斯矩阵法,也就是扩展的琼斯矩阵法,来计算谐振腔内光场本态特征。计算谐振腔内的光场本态特征,进而计算激光谐振腔内的光场模式,有利于激光谐振腔的研究设计,可以大大提升激光器输出功率,提高输出光束的质量,具有深远重要的意义。
2 几种研究模型
在正常状况下,在轴上传播的激光,无论各向同性还是各向异性,其本征态是基本相同的。腔内的光场本征态可以求解谐振条件:
可以根据这个模型来描述腔内横向和纵向的极化分布。这里使用双折射晶体在腔内的极化走离的一般本征态和特殊本征态。通过移动激活介质的空间位置来控制耦合情形的二种本征态。借鉴广义琼斯矩阵来形象的概括极化走离带来的不同效果。建立一个全新的模型,使之概括多轴传播情形下的本征态。
由具体研究情况可分为以下3种情形[2]:
(1)在有产生极化走离的双折射晶体参加的情形下,腔内本征态的特征量。
(2)在具有1个走离晶体和1个1/4波片产生交叉的情况下,腔内本征态情形。
(3)在具有1个走离晶体和2个1/4波片,激光频率可调的情形下,腔内本征态情况。最后,由具体实验对以上理论预测进行验证。
3 空间广义琼斯矩阵
(1)普通模式
为尽量简单的得到概括横向简并的本征态,必需考量空间对称性和横向维度中腔内的不同要素。单轴双折射晶体与光轴成45°角放置,如图1所示[3]。
图1单轴晶体作用产生o光和e光 的极化走离
晶体放在yz平面,不考虑x方向,若横向走离分布是h,则腔内仅二高斯光束可传播,此晶体可看做有2个输入和输出端的盒子(如图2)。
图2 分为top和bottom穿过晶体后产生的
若腔内介入不走离的元素,例如双折射平板或反射镜,则4×4矩阵为:

(1)
对常用的单轴激光,光场本征态可求解谐振条件ME= E得到。
这里可扩展到很多情形,例如在传播轴很多的情形下,若考虑n传播轴的情形,广义琼斯矩阵为2n×2n形式。
这里采用此模型研究两轴传播的情形下,推算3个光腔的本征态。
(2)o光和e光本征态
谐振腔的如图3所示,激活媒质的2个空间位置标记为1和2
图3 介入激活介质1和2的实验装置
此装置组成:1个球面镜、1个双折射晶体、1个平面镜和1个衍射孔径。
普通本征态:
(2)
本征频率:
(3)
特殊本征态:
(4)
本征频率:
(5)
这两种本征态,一个Y偏振在顶部位置和X偏振在底部位置。必须注意孔径作用。若不存在,则普通本征态的形式:
(6)
频率 由 求出。孔径有双重作用,只选择 模式。
(3)交叉本征态
谐振腔如图4所示。
图4 引入可移动1/4波片,产生交叉本征态的谐振腔
引入1/4波片,同时包扩走离晶体,从平面镜出发的激光束反复一周后的琼斯矩阵:
(7)
由 计算出最终结果:
(8)
(4)两频率可调激光
实验装置如图5所示。
图5 可产生同时振荡本征态的谐振腔
图5谐振腔可生成2个同时振荡的本征态,其频率差通过第2个1/4波片旋转调整。此波片的慢轴与X轴成角 。第1个波片与X,Y轴的平分线重合。
设2个1/4波片 和 ,第1个波片与双折射成45°,第2个成角为 ,腔内由平面镜出发的往返琼斯矩阵:
(9)
最后求得M:
(10)
此处往返4×4矩阵则是对角矩阵o光、e光的本征态。
o光的本征态是:
(11)
本征频率为:
(12)
e光的本征态:
(13)
本征频率为:
(14)
4 实验结论
用广义琼斯矩阵法来分析激光谐振腔,可推算横向和纵向极化分布,在本征态下推算激光强度和频率。并可研究腔内有双折射晶体元素,包含极化走离的情形。广义琼斯矩阵还可以诠释腔内包含走离晶体的1/4波片的交叉本征态。之后,加入多个 1/4波片,表现两个同时振荡的本征态,此情形下,俩频率的不同可通过旋转一个1/4波片来调节。此广义琼斯矩阵还可以分析多于两种横向路径的情形[4]。
参考文献:
[1]张玉萍,郑义,张会云等。高稳定LD泵浦腔内倍频Nd:YVO4/KTP连续绿光激光器[J]光子学报,2006, 35(7):970~973
[2]王良甚 LD泵浦全固态电光调Q绿光激光器的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07。
[3]徐海萍 LD侧泵全固态Nd:YAG/KTP高功率连续绿光激光器的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07
[4]何京良,冯宝华 全固态瓦级连续绿光激光器[J]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1997, 9(26):557~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