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企业文化官方 国内统一刊号:CN 11-5637/G0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1145
* 投稿网站
现代企业文化
《 现代企业文化 》
级别:国家级     分类:经济    周期:旬刊
主管单位:中华全国总工会
主办单位:中国工人出版社
国内刊号:CN 11-5637/G0
国际刊号:ISSN 1674-1145
收稿编辑:QQ /电话2880067970 / 0531-85701017
投稿邮箱:xdqywh99@163.com
期刊名称 (*)投稿期刊名称
文章标题 (*)投稿论文的题目
作者姓名 (*)只需填写通讯作者
作者电话 (*)方便编辑及时沟通
作者邮箱 (*)方便编辑做详细用稿答复
上传稿件 (*)限word文件
投稿附言   
期刊信息
期刊名称:现代企业文化
主      编:易正春
出版周期:旬刊
出版地区:北京市
定      价:24.00元
收      录:知网、万方、维普、龙源
社      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18号财智国际大厦C座1702室
邮政编码:100083
范文-离退休管理工作的深度探索与实践策略——基于全面服务老同志的综合视角-现代企业文化

 离退休管理工作的深度探索与实践策略

—基于全面服务老同志的综合视角
芦慧荣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三局离退休管理中心
芦慧荣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三局离退休管理中心
摘    要   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进程的加速,离退休管理工作已成为衡量社会文明与进步的重要标志。本文通
过深入剖析当前离退休管理工作的现状、挑战与机遇,结合党务管理、福利发放、健康关怀、身后事宜处理、
医保社保服务及权益保障等多个方面,提出一套具体、丰富且具有理论依据的实践策略,以期全面提升离退
休管理工作的服务质量与效率,促进老同志的全面发展与幸福安康。
关键词   老龄化   离退休管理   实践路径
在当今全球范围内,老龄化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
社会现象,它伴随着人口结构的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
调整以及社会文化观念的深刻变化。随着医疗水平的提
高和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的寿命不断延长,老年人口
比例显著增加,这对社会保障体系、医疗服务、养老服
务以及家庭经济结构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1]。在这
一背景下,离退休管理工作不仅关乎每一位老同志的晚
年生活质量,更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和谐稳定与持续发展。
离退休管理工作,作为连接国家、单位与老年群体
的重要桥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是确保老同志
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的基础,更是促进他们身心健康,
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关键[2]。同时,
这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文明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志。
通过科学有效的管理,可以增进老同志的幸福感与归属
感,激发他们继续为社会贡献余热的热情。鉴于此,本
文在深入探讨新时代背景下离退休管理工作多个维度的
基础上,提出一套具体、丰富且具有前瞻性的实践策略,
旨在为离退休管理工作的优化与创新提供理论支撑与实
践指导,促进老同志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和谐进步。
一、离退休管理工作的现状与理论基础
(一)当前离退休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与模式
当前,离退休管理工作涵盖了多个方面,主要包括
党务管理、福利待遇发放、健康关怀、身后事宜处理、
医保社保服务以及权益保障等。在党务管理方面,通过
组织党课、主题党日等活动,加强老同志的思想政治建
设,增强他们的组织归属感。在福利待遇方面,则根据
国家政策及单位实际情况,为老同志提供养老金、节日
慰问品、医疗保健等福利。健康关怀是离退休管理工作
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定期健康检查、疾病预防、健康
教育等。身后事宜处理则涉及丧葬安排、抚恤金发放等。
医保社保服务确保老同志能够享受到国家提供的医疗保
障和社会福利。权益保障则关注老同志的合法权益,如
住房、财产、继承等问题的处理[3]。
在管理模式上,离退休管理工作逐渐从传统的单一
管理模式向多元化、个性化服务模式转变。许多单位和
社区开始引入智能化技术,以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
同时,社会化服务也被广泛引入,通过社区、养老机构、
志愿服务组织等社会力量参与合作,为老同志提供更多
元化的服务[4]。
(二)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尽管离退休管理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面临一
些问题与挑战。首先,服务不精准是一个突出问题[5]。
由于老同志的需求多样且不断变化,一些传统的服务模
式往往难以满足他们的个性化需求。其次,信息不对称
也是一大挑战。一些老同志对政策、服务等信息了解不
足,导致他们无法充分享受应有的权益。此外,资源分
配不均也是一个问题。不同地区、不同单位之间的离退
休管理服务水平存在差异,导致老同志的满意度和幸福
感有所不同。
(三)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等相关理论在离退
休管理中的应用
社会学理论为离退休管理工作提供了重要的视角。
社会交换理论强调,老同志在为社会作出贡献后,应得
到相应的回报和关怀。这要求在离退休管理中,注重老
同志的付出与贡献,给予他们应有的尊重与待遇。同时,
社会支持理论指出,个体在社会中获得的支持对其身心
健康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在离退休管理中,应加强老
同志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构建支持性的社交网络。
心理学理论也为离退休管理工作提供了有益的指
导。老年心理学研究表明,老年人在心理、认知、情感
等方面都存在特殊需求。这要求在离退休管理中,关注
老同志的心理健康状况,提供针对性的心理咨询与辅导。
同时,积极心理学强调个体的积极品质与潜能的开发。
在离退休管理中,应鼓励老同志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发
挥他们的余热与才智[6]。
管理学理论则为离退休管理工作的优化与创新提供
了新的思路。服务管理理论强调以客户为中心,提供优
质的服务体验。在离退休管理中,应将以老同志为中心
的理念贯穿于各项服务之中,满足他们的个性化需求。
同时,战略管理理论注重长远规划与持续发展。在离退
休管理中,应制定长期的发展规划,确保管理工作的可
持续性与创新性[7]。
综上所述,离退休管理工作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具
有重要的意义与挑战。通过借鉴社会学、心理学、管理
学等相关理论,可以更好地理解老同志的需求与心理特
征,为离退休管理工作的优化与创新提供理论支撑与实
践指导。
二、离退休管理工作的优化与实践策略
(一)党务管理—基于组织行为学与社会学视角
在离退休管理体系中,党务工作扮演着灵魂与核心
的角色,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从组织行为学的角度来看,
定期组织党课学习与主题党日活动,不仅能够有效传递
党的方针政策,还能够激发老同志的内在动机,即政治
热情,促使他们继续在社会发展中发挥余热。这些活动
通过强化老同志对党组织的认同感与归属感,进一步增
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同时,规范党费收缴工
作,确保资金的透明使用,不仅体现了财务管理的严谨
性,也是增强组织信任、维护组织稳定的重要手段。
此外,党务管理还应注重老同志的参与感和成就感。
通过建立老同志参与决策的机制,让他们在离退休管理
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这不仅能够提升他们的自我价值感,
还能使管理工作更加贴近老同志的实际需求。同时,党
务工作还应关注老同志的精神文化生活,比如组织丰富
多彩的文化活动和交流平台,让老同志在享受晚年生活
的同时,继续传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通过这
些措施,党务管理在离退休管理体系中将更加完善,更
好地服务于老同志,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二)福利发放与节日慰问,体现人文关怀,增进
情感联系
节日福利的发放,不仅是满足老同志基本生活需求
的一种方式,更是对其高层次情感需求的重要体现。根
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们在满足生理与安全需求后,
会追求社交、尊重与自我实现的需求。通过细致入微的
调研,了解并满足老同志的个性化需求,设计定制化的
福利方案,不仅体现了组织的人文关怀,还促进了老同
志之间的情感交流与社交互动,营造出和谐温馨的组织
氛围。节日期间的慰问活动,更是丰富了老同志的精神
文化生活,满足了他们社交与尊重的需求。
在节日期间,组织可以安排形式多样的慰问活动,
如文艺演出、书画展览、健康讲座等,这些活动不仅能
够丰富老同志的精神文化生活,还能够让他们感受到组
织的温暖和关怀。此外,通过节日慰问,可以进一步强
化老同志对组织的认同感,增强他们对组织的归属感,
从而在精神层面为老同志提供支持和鼓励。在实际操作
中,应注重慰问活动的实效性,确保活动内容贴近老同
志的兴趣和需求,真正达到增进情感联系、提升生活品
质的目的。
(三)健康关怀与住院慰问,提升生活质量
老同志的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他们的生活质量与幸
福感。从健康管理的角度来看,建立健全健康档案、定
期组织体检、及时发现并处理健康问题,是预防疾病、
保持健康的重要措施。同时,结合心理学原理,对于生
病住院的老同志进行及时慰问与心理支持,有助于缓解
他们的焦虑与恐惧情绪,增强康复的信心与动力。通过
开展健康教育讲座,普及健康知识,不仅能够提高老同
志的自我保健能力,还能引导他们形成科学的生活方式,
促进身心健康。
在实际工作中,离退休管理中心可以与专业医疗机
构合作,为老同志提供便捷的医疗服务。例如,设立专
门的健康咨询窗口,安排定期的健康检查日,以及提供
紧急医疗援助服务。此外,通过建立健康信息共享平台,
可以实现老同志健康数据的实时更新和共享,便于医生
和家属及时了解老同志的健康状况,从而提供更加精准
的健康管理服务。
对于住院的老同志,除了提供心理支持和慰问外,
还可以通过组织志愿者服务团队,为他们提供日常生活
上的帮助,如送餐、陪伴聊天等,确保他们在住院期间
得到全方位的关怀。同时,通过开展健康知识竞赛、健
康主题征文等活动,激发老同志对健康生活的兴趣和参
与度,进一步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
(四)身后事宜处理与医保社保服务
在老同志去世后,其身后事宜的处理应严格遵循相
关法律法规与政策规定,体现尊重与关怀。这包括丧葬
安排的合理性、抚恤金发放的及时性以及相关手续的简
便性,此举能够减轻家属的负担与压力。同时,加强医
保社保政策的宣传与解读,确保老同志能够充分了解并
享受国家提供的医疗保障与社会福利,是维护其合法权
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举措。
在处理老同志的身后事宜时,离退休管理中心应建
立一套完善的流程体系,确保每一个步骤都符合规定,
同时体现人文关怀。例如,可以设立专门的咨询小组,
为家属提供一对一的咨询服务,帮助他们理解复杂的手
续流程,并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此外,通过定期举办
医保社保知识讲座和发放宣传手册,可以提高老同志及
其家属对相关政策的认识,确保他们能够及时享受到应
有的福利待遇。同时,管理中心还应与政府相关部门保
持密切合作,及时更新政策信息,确保服务内容的准确
性和时效性。通过这些措施,离退休管理中心不仅能够
为老同志提供全面的关怀,还能为家属提供实质性的帮
助,从而在社会上树立起积极的服务形象。
(五)权益保障与政策解答,畅通沟通渠道,解决
实际问题
面对老同志关于养老金调整、医疗保障、住房改革
等政策的疑问,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至关重要。根据信
息传播理论,通过设立咨询热线、开展专题讲座等形式,
能够及时、准确地传递政策信息,消除信息不对称带来
的误解与疑虑。同时,结合冲突管理理论,通过积极倾听、
耐心解答、及时反馈等方式,有效解决老同志的实际问
题,化解潜在的矛盾与冲突,确保政策红利惠及每一位
老同志,维护组织的和谐与稳定。
此外,离退休管理中心还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如建立在线服务平台,提供在线咨询和自助服务,使老
同志能够随时随地获取所需信息。通过这些平台,管理
中心可以收集老同志的反馈和建议,不断优化服务流程,
提高服务质量。同时,通过定期的满意度调查,管理中
心能够了解老同志的需求和期望,进一步完善政策解答
和权益保障工作。在实践中,离退休管理中心还应注重
个性化服务的提供。针对不同老同志的具体情况和需求,
制定个性化的沟通和服务方案。例如,对于行动不便或
居住偏远的老同志,可以提供上门服务,确保他们也能
享受到同等的政策咨询和权益保障。此外,建立老同志
互助小组,鼓励老同志之间的相互帮助和支持,可以增
强他们的归属感和社区参与感,同时减轻管理中心的工
作压力。
三、未来展望与策略建议
展望未来,离退休管理工作面临着挑战与机遇。随
着老龄化社会的加速到来,老年人口比例不断攀升,离
退休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日益凸显。同时,随着
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老同志的服务需求也呈现出
多样化的趋势,从基本的生活保障到精神文化需求,再
到健康管理、法律咨询等方面,都对离退休管理工作提
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要加强政策引导,通过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
为离退休管理工作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优化养老金调
整机制、完善医疗保障体系、加强住房保障等措施,确
保老同志的基本生活得到充分保障。其次,要完善服务
体系,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网络。这包括加强离
退休管理机构的建设,提高服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
水平;推动社区服务、志愿服务等多元化服务模式的创
新发展,满足老同志多样化的服务需求;加强信息化建
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最后,
还要推动创新发展,积极探索离退休管理工作的新思路、
新方法。引入社会力量参与离退休管理工作,形成政府、
社会、家庭共同参与的格局,借鉴先进经验,不断提升
我国离退休管理工作的水平。
未来,离退休管理工作应成为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
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老同志创造更加幸福、安康的晚年
生活。期望离退休管理工作者能够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投身于这项伟大的事业中,为老同志的幸福生活
贡献自己的力量;用自己的行动助推全社会共同关注和
支持离退休管理工作,形成尊老、敬老、爱老的良好风尚,
让每一位老同志都能感受到社会的温暖与关怀。
参考文献:
[1]周利佳.张家港市离退休干部管理研究[D].咸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20.
 [2] 孙璐.通辽市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问题研究[D].
通辽:内蒙古民族大学,2020.
 [3] 闵佳琪.基于需求层次理论的黑龙江省老干部工
作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19.
 [4] 汤文仙,刘海波.离退休干部参与社区治理的价
值意蕴与实践探索[J].领导科学,2021(24):28-31.
 [5] 凌先有.离退休干部工作[M].北京:中国水利
水电出版社,2019.
 [6] 李培建.新时代离退休干部工作转型发展探析[D].
南昌:南昌大学,2020.
 [7] 刘少南.新形势下老干部工作转型发展研究[D].
济南:济南大学,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