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改革开放以来乌江流域综合治理的成效
——以贵州思南县为例
吴 大 旬
(贵州民族大学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贵州贵阳 550025)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乌江流域的综合治理取得了一定成效,对推动当地经济社会等各项事业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文章以乌江流域中心地带的贵州思南县为例,对其综合治理所取得的成效进行探讨。
关键词:乌江;治理;成效;思南
思南县位于贵州铜仁市西部,地处乌江中下游交接处,是贵州仅有的建在乌江干流上的两个县城之一,[1]辖13个镇、14个民族乡,境内聚居着汉、苗、土家、仡佬、蒙古等18个民族。改革开放以来,经过长期综合治理,这里的社会经济及文化教育等各项事业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1950年2月1日,思南县人民政府成立,思南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从此进入了新纪元。解放初期,思南的社会经济极为落后,生产能力低下,国民生产总值仅为1696万元。之后,全县人民经过积极建设,社会经济得到了迅速恢复和发展。1978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达到8329万元,比1949年增长458.2%。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思南的经济社会建设更是走上快速发展的轨道,呈现出勃勃生机,2008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291332万元。在农业基础地位得到进一步加强的同时,思南县积极发展第二、三产业。到2008年,第一、二、三产业比重调整到41.8:32.2:26,产业结构日趋合理。同时,大力加强旅游设施建设。如思南温泉,目前已刷新贵州省温泉开发两项纪录:一是区域产水量最大,二是单井产量最大,思南温泉出水量已达4800吨,2009年5月被中国矿业联合会命名为“全国温泉开发利用示范区”。这是西南片区第一家、全国第六家“全国温泉开发利用示范区”。这对思南旅游产业的发展起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二、农业基础地位逐渐巩固,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思南县狠抓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广农业实用技术,努力改变落后的生产条件和生产方式,农业生产得到了快速发展,已由单一的种植业生产向农林牧渔业多种经营和产业化发展。1993年,思南县被国家农业部等七部委列为全国50个生态农业建设试点县。经过5年的生态农业建设,1998年,思南已成为全国生态农业试点县。是年,推广旱地分带轮作多熟制面积8973公顷,推广杂交水稻8800公顷,平均单产0.412吨。1991—2005年,思南县连续15年实施以工代赈建设基本农田工程,全县27个乡(镇)实施坡改梯工程530.4公顷,实施恢复水毁工程116个点,完成恢复和保护面积2017.5公顷。
还有值得注意的是,思南县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出现了新进展。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实施,这里的林业生产和绿化工作有新突破。1991—2000年,累计完成人工造林面积37934.05公顷。2001—2005年,是思南县林业发展最快的时期,通过实施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工程,全县累计完成造林面积20211.8公顷。近年来,该县更是加大了生态文明建设力度,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可以说,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与经济社会发展是协调一致的。[2]
三、社会事业不断进步,文教卫生全面发展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思南县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经济的增长,促进了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
第一,社会保障事业取得明显进展。随着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思南先后建立了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失业保险和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实现了城镇各类企业职工养老保障的全面覆盖。工伤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障事业均取得明显进展,基本形成了“五险合一”的社会保障体系,扶危救困社会慈善活动已成为良好的社会风尚,全县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制度规范化、资金多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第二,文化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在把握正确导向的前提下,思南县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校园文化、村镇文化、街头文化活动广泛开展。2006年,作为思南传统戏剧的花灯戏,被国家文化部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11月,思南被国家文化部正式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同时,县委县政府还采取一系列振兴教育的措施,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兴办重点中学,积极办好中等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以抓“两基”为载体,打造“教育大县”目标。2008年,思南已获全国“两基”基本合格县。
第三,医疗卫生服务网络遍及全县。1950年8月,思南县卫生院成立,基础设施简陋,技术力量薄弱,服务能力低下。改革开放后,思南大力加强卫生网络建设,医疗设备和技术得到全面提升,建立健全了医疗保险体系,为广大居民医疗保障奠定了基础。有病治病、无病防病的观念已为全县人民普遍接受。以行政区划为主的医疗、预防、保健、康复、教学、科研体系基本建成,极大地提高了防病治病能力。如2008年,全县有52.4万农民参加“新农合”,参合率达88.99%,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已步入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近年来,随着广大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条件的改善,思南县的医疗卫生服务更是全面到位,惠及各民族村寨的父老乡亲。
参考文献:
[1] 张子勇.乌江流域实现“中国梦”的路径研究[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4.
[2] 王卫红,吴大旬.论乌江流域的经济与社会管理[J].现代经济信息2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