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学参考官方 国内统一刊号:CN 45-1372/G4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6058
* 投稿网站
中学教学参考
《 中学教学参考 》
级别:省级     分类:教育    周期:旬刊
主管单位:广西教育学院
主办单位:广西教育学院杂志社
国内刊号:CN 45-1372/G4
国际刊号:ISSN 1674-6058
收稿编辑:QQ /电话2880067970 / 0531-85701017
投稿邮箱:cankao2001@163.com
期刊名称 (*)投稿期刊名称
文章标题 (*)投稿论文的题目
作者姓名 (*)只需填写通讯作者
作者电话 (*)方便编辑及时沟通
作者邮箱 (*)方便编辑做详细用稿答复
上传稿件 (*)限word文件
投稿附言   
期刊信息
期刊名称:中学教学参考
主      编:邓国勋
出版周期:旬刊
出版地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
定      价:13.00元
收      录:知网、万方、维普、龙源
社      址:广西南宁市建政路37号(广西教育学院内)
邮政编码:530023
范文-《二氧化碳气体制取的研究》课堂教学实录-中学教学参考

 《二氧化碳气体制取的研究》课堂教学实录

蒋永平
重庆市永川中学校 重庆市 402160
 
笔者有幸参加了在广西南宁举行的全国初中化学优质课观摩课,其中《二氧化碳气体制取的研究》是一堂非常成功的课,现整理成文,以飨读者,共同分享。
上课铃响了,师生相互问候。
【师】来到南宁,有机会和大家一起学习,我非常高兴,我的学生们也非常激动,托我带来他们最诚挚的问候(行礼—掌声),以及他们精心准备的神秘礼物,这里面是什么呢?它与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二氧化碳气体制取的研究》有密切联系(屏幕展示课题),等会儿我们再来一起分享。现在,先来看一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展示大屏幕—学生关注)然后再来看一看之前布置给大家的课前预习内容(展示大屏幕),这里就是课本曾经出现过的能够产生二氧化碳的反应或途径,相信大家也都找到了吧!那你们觉得这些反应适合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吗?请大家再思考一下。(板书: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来,我们先看第一种,哪一位同学来说一说……这位同学。
【生1】第一种不适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师】原因是?
【生1】二氧化碳不纯。
【师】对,这样得到的二氧化碳不纯且含量很低。
【师】再来看第二种呢?……这位举手的同学。
【生2】不适合。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导致收集的二氧化碳不纯。
【师】非常好!并且燃烧生成的气体也不便于收集。好,请坐,同样,第三种木炭的燃烧也是如此,所以也没被选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常用方法。我们再来看第四种呢?……边上这位同学
【生3】不适合,因为这个反应需要高温条件。
【师】非常好,请坐!大家发现,以上几种方法都不适合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哦!我们再来看最后两种,我先给大家演示一下,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并对比两者的实验现象(两只试管中分别装上等质量的碳酸钠粉末及块状大理石,分别向其中加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学生观察),那你们认为选取哪一种用来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呢?
【生】2号!
【师】为什么不选1号?
【生】反应太快了!
【师】速率太快是不是就一定不能用来制取二氧化碳,我们等会儿再讨论。正是综合考虑以上各种因素,实验室通常选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其中大理石(或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稀盐酸的主要成分是氯化氢,碳酸钙与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钙和碳酸,碳酸不稳定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这就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最常用的反应原理(板书:一,反应原理:CaCO3+2HCl=CaCl2+H2O+CO2↑)确定了反应原理,我们就要考虑实验装置了,那么,涉及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时,我们需要考虑哪些因素呢?我们通过回顾实验室制取氧气的相关内容来探讨一下(大屏幕展示氧气实验室制法的装置图),这幅图大家都很熟悉吧!这是我们学习过的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那它是如何来确定的呢?请大家联系这幅装置图,认真阅读课本113页的探究第一项,再结合114页表格中氧气的相关内容思考并讨论以下几个问题,先自主看书,思考后小组讨论,时间3分钟,大家行动(学生活动)……好,停止讨论,实验室制取氧气为什么选用这套装置?相信大家都已经豁然开朗了。我们来看一看以下几个问题,哪组同学先来回答第一个问题?……好,这一组的同学。
【生4】考虑到反应需要加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水倒流。
【师】非常好!请坐。第二个问题呢?哪组同学再来回答以下……好,这一组的同学。
【生5】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还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师】很好,请坐!看来大家都明确了。涉及实验室制取气体装置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有了这样的基础,相信大家也能设计出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现在大家根据屏幕上的要求,小组合作,完成探究(温馨提示:先比较课本114页表格中的相关内容,分析出制取二氧化碳和氧气装置的不同之处,然后再选取提供给大家的仪器模型,将它们拼装出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并用图钉固定在方块上,(展示)这就是我之前完成的制取氧气的装置,大家可以参照一下,给大家5分钟时间,每组完成后就可以到台前领取大家期待已久的神秘礼物了。Are you ready? Yes! Go!(学生活动,老师巡视,参与,指导)……(将学生成果展示在黑板上)现在,我们一起分享一下我们的成果,首先,大家来找一找,这些装置在仪器的连接上是否存在错误,若有,请指出。
······
【生17】首先选择适当的反应,其次是选择合适的装置,第三是要验证所制得的气体。
【师】非常好,请坐!有没有同学再补充一下?
【生18】确定发生装置。
【生19】收集装置要考虑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还是比空气小,是否溶于水或是否与水反应。
【师】很好,现在我们一起归纳小结一下,实验室制取气体,首先要选择恰当的反应原理,然后再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确定发生装置,二是收集装置的选择需要考虑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以及是否与水反应,最后还要根据气体的性质选择检验,验满方法,这就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现在给大家布置几个课后作业……
【师】最后,也希望借本节课的机会,建立起我们与重庆同学交流的桥梁,在以后的学习旅途中,一路探索,一路高歌,一路欢笑!(掌声)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