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现行数学教学评价理念
凌家辉
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江苏南京 210097
摘要:良好的教学评价,是新课程改革的助推器。本文通过研读高中课程标准,对数学教学评价理念作了深入解读,并结合实际教学中运用的评价方式,进一步分析了课标中提出的评价理念。
关键词:课程标准 数学教学评价 评价理念
一、数学教学评价简述
数学教学评价是指通过数学教学过程及结果的考察,对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质量及个性发展水平作出科学的判断,诊断教学双边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进而调整、优化教学过程的数学教学实践活动[1]。
1.数学教学评价功能
数学教学评价具有导向功能、诊断功能、调控功能以及激励功能。总体来看,数学教学的评价应有利于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有利于数学教与学活动过程的调控,有利于学生和教师的共同成长。数学教学的实施受到课程目标的影响,高中教学和学习中,教师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任务都受到了评价方式的影响,因此数学教学评价的重要性尤为凸显。同时,数学教学评价的激励功能也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态度以及自信心。
2.数学教学评价类型
数学教学评价的类型与数学教学过程不无关系。教学中应将评价贯穿数学学习的全过程,既要考虑学生数学能力发展水平,也要考虑其内在情感态度的发展;既要了解学生的发展水平,也要让学生自己关注自身的发展;既要发挥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更要突出评价的激励与发展功能。
二、数学教学评价理念
数学教学评价理念在课程标准上突出了发展性、多元化、过程性以及多样性。
1.发展性
数学课程教学内容,方法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发展水平,但又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他们经过努力才能掌握,以便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数学基本技能、思维和兴趣的发展。评价的发展性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出课程改革的特点之一就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学习的过程是师生与教材互动的过程,因此要注重学生自身的发展。发展性评价的实现,需要考虑对学生能力、思维和兴趣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2.多元化
多元化的评价,可以更好的实现对学生多角度、全方位的了解与激励。通过多元化的评价,可以更好地实现对学生多角度、全方位的评价与激励,努力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成功的体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多元化突出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数学学习的目标不仅仅是培养现今重视的数学双基,还应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数学文化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另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也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促进大众数学的发展即人人学有用的数学,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的数学。现在的数学学习评价方式仍以笔试为主,学校可以逐渐加入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将对数学解题、数学笔试的评价与学生数学表达和数学思维过程的评价结合。
3.过程性
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包括对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和态度、数学学习的自信、独立思考和反思的习惯、合作交流的意识、数学知识应用意识以及数学表达能力的发展水平等方面的评价。过程性发展注重学生各项数学能力的养成,也有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及时调整教学方式以适应学生。重视过程可以逐步让学生转变学习数学来应试的思想,逐渐开始注重学习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加强数学学习过程中对数学本质的理解。
因此教学中应重视对学生学习经历的评价。在课堂中重视对学生数学思维、数学表达和交流能力的评价;关注学生作业解答的过程部分,弱化答题结果为唯一标准的考量。增加对学生的个性化评价。根据不同学生对数学需求和兴趣的不同,予以不同的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学习自己喜欢的数学,培养学生个性化的数学兴趣。
4.多样化
根据学生的不同选择进行评价。学生可根据个人兴趣、能力和志向,在高中阶段选择不同的数学课程组合进行学习。学校和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不同选择进行评价。例如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选择,教师为学生建立相应的评价标准。高中数学课程既是对学生基本技能和能力的培养,也是为今后高等教育的学习和发展做好准备。因此数学教学评价应该考虑到学生的不同需求和个性特点。学校和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选择进行评价有利于学生未来进一步学习其他知识。
多样化在高中学生数学选修上有一定的体现,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实际兴趣和能力给学生数学课程选修方面提出更多实际意义的建议和个性化的指导。
三、结语
随着数学教学的不断改革与发展,教学评价的意义会更加重要。如何结合中学现实情况与学生学习现状进行科学的评价以及如何运用教学评价来指导教学实践,都是在教学评价研究中需要思考的。
参考文献
[1]涂荣豹,季素月.《数学课程与教学论新编》[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145-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