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钟好静
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幼儿园;甘肃张掖 734100
内容摘要:在信息技术与幼儿教育教学的整合中,应做好“两动一享”,即自动、互动与共享。比如,指导幼儿自动学习信息技术;老师与小朋友、小朋友与小朋友、家长与幼儿的互动;利用数字电视、电脑、磁性板、手机、照相机、摄像机、QQ、微信、网络等多媒体,形象化、具体化地进行教学,在QQ群、微信“朋友圈”,上传图片、微视,共享整合信息技术与幼儿教育的成果。
关键词:信息技术;幼儿教学;整合;两动;共享
信息技术是利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利用现代电子通信技术从事信息采集、存储、加工、利用以及相关产品制造、技术开发、信息服务的新学科。当今世界已进入信息时代,人类已经进入信息化、网络化、多媒体化的社会,信息已无处不在,幼儿园也不例外。我通过实践,在信息技术与幼儿教育教学的整合中,体会到应做好“两动一享”,即自动、互动与共享。下面,具体谈谈自己浅薄的认识。
一、自动,即自己动手
信息硬件,都属于工具。我们说,不要怕孩子玩手机、电脑,它们都属于工具,只要家长正确引导。在信息技术与幼儿教学的整合中,目的自然包括培养幼儿使用这些工具的能力。邓小平爷爷早就说过:“计算机要从娃娃抓起。”现在两三岁的幼儿,在没有入园之前,就已经把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玩得比较顺畅,小手指能划出音乐、动画、图画等等,连一些家长都望尘莫及,感到惊奇和佩服。所以,在幼儿园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中,培养幼儿自动能力,是完全必要和可能的。比如,我在进行图形教学时,首先指导幼儿打开网络电视机顶盒与电视的开关,再指导他(她)使用遥控板点选“哈哈”→“动画”→“米菲的快乐课堂·米菲的形状”,让小朋友观看,为拼组图形做好铺垫。接着,老师讲完课程后,再指导幼儿点选出“米菲的快乐课堂·米菲的数字”,边互动边让小朋友选择老师准备的图形和数字,贴在磁性板上。小朋友看着屏幕上的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等拼成的图形,兴奋不已,一个个踊跃地回答图形的名称、图形的数字,争先恐后地到磁性板上贴图形、粘数字。再让孩子们选择图形圈帽,做“找朋友”游戏;分小组拼图;让小朋友回家后在家长的指导下利用图形,拼贴小动物、交通工具、小房子等等,巩固学习。通过这些活动与方式,提高小朋友自己动手能力和掌握信息技术的本领。
二、互动,即老师与小朋友、小朋友与小朋友、家长与幼儿的互动
首先,在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中,老师与小朋友之间的互动是必不可少的。如我在教学“图形”时,让小朋友看了数字电视“米菲的快乐课堂·米菲的形状”后,再用电脑连接,点出我自作的电子课件,用不同颜色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一一跳出来,组成一幅动物图画:小鸡,小狗等;同时与幼儿互动,让幼儿选择形状、数字在磁性板上粘贴。并组织开展游戏活动——“找朋友”。让幼儿自己选择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形状的圈圈帽子戴在头上,然后让戴着同样形状圈圈帽子的小朋友走到一起,老师再组织他(她)们,一个小组一个小组地数出数字。通过教师与幼儿的互动达到了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目的。
其次,是小朋友与小朋友之间的互动。夸美纽斯曾说过:“应该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们的求知和求学的欲望激发起来。”在进行了老师与幼儿的互动后,我把小朋友分成几个小组,利用磁性七巧板的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等,拼贴小房子图形;看哪个小组的小朋友把信息技术利用和掌握得好,图形拼得速度快,又漂亮。小朋友们叽叽喳喳,你争我抢,激发了“人人参与”的欲望,有效地调动了幼儿学习的欲望,从而主动参与学习。孩子们情趣交融,既认识了图形,又学习了信息技术,还培养了他(她)们的协作精神。
再次,是小朋友与家长的互动。在幼儿园的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中,在一个班里,人人参与的机会毕竟有限;我让家长把小朋友接回家,利用休息时间,与小朋友一起再用彩色剪纸,剪成不同颜色的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剪贴图形,提供人人动手的机会,提高了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获得人人成功的喜悦。第二天,小朋友们上交了各种各样的剪纸图形,有乡村烟囱里冒着烟的小屋;有形状不同的小轿车;有嘎嘎欲叫的鸭子;有抢夺小虫子的小鸡,有长长的火车、三角形的松树、空中飞的小鸟。形象逼真,栩栩如生。
三、拍摄照片、录制微视,上传共享
在活动中,比如分小组拼图形时,我把幼儿的制作过程,用手机或照相机、摄像机等拍摄成照片和录像。课余,我选择拍摄较好的照片,同时把小朋友上交来的在家长指导下制作的较好的剪纸,张贴在学习信息栏内,特别好的也拍成照片,并且选择好的视频片段,制作成微视,上传到家长QQ群,和微信“朋友圈”;让小朋友及家长分享信息技术与幼儿教学整合的成果。家长们不是在QQ留言,便是在圈子评论,或者在接送孩子时高兴地聊上几句,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总之,在信息技术与幼儿教学的整合中,我注重“两动一享”,利用数字电视、电脑、磁性板、手机、照相机、摄像机、QQ、微信、网络等多媒体,形象化、具体化地进行教学,上传图片、微视共享;既做到了信息技术与幼儿教学的整合,又培养幼儿学习接触了信息技术,激发了幼儿自动学习的兴趣,多方互动,共享成果,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成效。
参考文献
①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C〕[2001]20号
②江苏昆山实验幼儿园,子课题《信息技术与幼儿园数学教学整合之策略》结题报告,〔OL〕http://www.kssyy.com.cn
③马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层次》〔J〕中国电化教育2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