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信息技术教育官方 国内统一刊号:CN 11-5678/TP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2117
* 投稿网站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
级别:国家级     分类:教育    周期:半月刊
主管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新闻出版广电局
主办单位:中央电化教育馆、北京中图联文化教育开发中心
国内刊号:CN 11-5678/TP
国际刊号:ISSN 1674-2117
收稿编辑:QQ /电话2880067970 / 0531-85701017
投稿邮箱:citezazhi@163.com
期刊名称 (*)投稿期刊名称
文章标题 (*)投稿论文的题目
作者姓名 (*)只需填写通讯作者
作者电话 (*)方便编辑及时沟通
作者邮箱 (*)方便编辑做详细用稿答复
上传稿件 (*)限word文件
投稿附言   
期刊信息
期刊名称: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主      编:李维福
出版周期:半月刊
出版地区:北京市
定      价:15.00元
收      录:知网、万方、维普、龙源
社      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1幢4层501室
邮政编码:100021
范文-WebQuest在中学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研究-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WebQuest在中学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周庆芳
曲靖师范学院 教育技术研究所;云南曲靖 655011
摘要:文章以中学信息技术课程中的《搜索引擎》为例,提出在教学中灵活应用WebQuest的思想,通过WebQuest进行探索和构建完善教学方法,促进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多样性,促进信息技术课堂中学生研究学习能力、信息获取能力、交流与管理、分析信息能力。
关键词:WebQuest;信息技术课程;应用研究
1 WebQuest的含义
WebQuest是由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的伯尼·道奇(Bernie Dodge)等人于1995年计划开发的一种课程。在类似活动过程中,学习者相互作用的信息几乎都来自网上的教育资源,依据这一意思我们可以将WebQuest翻译为“网络专题调查”[1]。
2 WebQuest在中学信息技术课程中应用研究
2.1 WebQuest在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适用范围
WebQuest 模式具有一定的适用范围。教师在进行授课之前,需要对具体的课程内容进行深层次地研究,考虑是否使用 WebQuest进行教学[2]。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是研究WebQuest 在中学信息技术课中的的应用。对于 WebQuest 来说,一些已经成为事实的定义和简单的过程,具有很明确的客观答案的知识并不适合使用 WebQuest教学模式进行教学。WebQuest教学模式是针对探究性很强的、复杂性较大的问题[3]。WebQuest 的学习是从确定学科探究主题开始的,设计 WebQuest 的研究主题必须具有可探究性,否则既也不可能对陈述性知识进行的深入学习,也不可能完成研究方法和过程等程序性知识的学习[4]。
2.2 WebQuest在中学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实施过程
本人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课题,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信息技术基础教材中第二节的第四小节内容,题为一个旅游计划。设计教学过程如表1所示。
表1 教学活动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引言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旅游,让我们的身心得以放松、在异乡感受不同的风土人情,享受大自然的美好。请同学们看这样一个例子,这是老师2014年寒假期间大理丽江5日游的旅游计划表。路线:昆明----丽江---大理;费用:2500---3000元。 【进入情境,确定目标】
明确此项活动中自己的位置和要达成的目标。
任务 【提出任务,明确结果】
全班同学以5人一组进行分组,为自己的小组制定一个旅游计划。计划包括整条路线的时间、地点、住宿、活动、费用等。 【明确任务,分工合作】
学生明确自己的任务及任务完成的要求,互相讨论,设计初步的方案。
资源 【提供资源,缩小搜索范围】
教师提供课前收集的网址和文献资源,要求学生要以网络为载体获取信息。 
参考网址:http://www.new263.com/ (中国旅游信息网) 【浏览资源】
学生在电脑上访问服务器上的专题网站,对于提供的资源有一个初步掌握。 
过程 【任务分解,搭建阶梯】
【组织分组】
高一242班共47人,5人一组,共分9组,剩余的两名同学自由组合。
【问题引导、搭建“脚手架”】
通过一系列的问题来引导、启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和解决。
问题设计如下:
1.旅游时你喜欢乘坐什么交通工具?
2.旅游的费用是否能够支付?
3.你知道做一次旅行之前要准备哪些必需品吗?
【教师进行从旁指导,解决疑难】 【组建团队,分工合作】
【角色分配】
【解答问题,明确方向】
【学生交流】
【资料收集】
【确定旅行计划】
评价 【组织学生的自评与互评】
先组织研究小组进行成果展示,然后调动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交流经验,展示成果】
每一个小组在展示完成之后先进行自评,然后听取其他小组成员的提问和评价,进行组间互评。
总结 【教师总结,升华高度】
教师根据在活动的整个过程中,学生的表现和整个活动过程做出评价。 【学生反思】
学生对自己的研究工作进行反思,找出不足和优势。
3结束语
WebQuest 教学模式适用于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对其起着明显的推动作用[5]。研究性学习与学科教学有很强的互补性,采用这两种形式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有效地弥补了单一课堂教学的种种不足,有利于学生更新学习观念,提高学习能力,形成探究学习、协作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吴飞燕.基于webquest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行动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6-7.
[2]李纷桃.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webquest学习法的应用[D].山东师范大学,2013:4-5.
[3]何克抗,曹晓明.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研究之五——“WebQuest”教学模式[J]. 现代教育技术,2008,11:5-12.
[4]尹娜.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基于Webquest的学生高级思维能力的培养[D].东北师范大学,2008.
[5]蔡淑婷.WebQuest教学模式的形成性评价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