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天地官方 国内统一刊号:CN 23-1367/G4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7-8665
* 投稿网站
语文天地
《 语文天地 》
级别:省级     分类:教育    周期:旬刊
主管单位: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国内刊号:CN 23-1367/G4
国际刊号:ISSN 1007-8665
收稿编辑:QQ /电话2880067970 / 0531-85701017
投稿邮箱:请在线投稿
期刊名称 (*)投稿期刊名称
文章标题 (*)投稿论文的题目
作者姓名 (*)只需填写通讯作者
作者电话 (*)方便编辑及时沟通
作者邮箱 (*)方便编辑做详细用稿答复
上传稿件 (*)限word文件
投稿附言   
期刊信息
期刊名称:语文天地
主      编:杨金波
出版周期:旬刊
出版地区: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定      价:8.00元
收      录:知网、万方、维普
社      址:哈尔滨市利民经济开发区师大路1号
邮政编码:150025
范文-导,要“精、准、巧、实”——谈阅读教学中导的艺术-语文天地

 导,要“精、准、巧、实”——谈阅读教学中导的艺术

陈炳全
福建省龙文区蓝田经济开发区实验小学  363000
现代教学论研究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一切教学活动都必须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出发点,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维,通过自己的活动达到生动活泼的发展。”当然,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意味着排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教学中,我们必须坚持学生的主体和教师的主导二者的有机统一。学是以教为主导的学,教是以学为主体的教。施教之功,贵在引导,妙在开窍。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如何充分发挥“导”的作用,我认为要做到“精、准、巧、实”。
一、“导”要突出一个“精”字。
一句成语说得好:深入浅出。教师把教材钻得深,悟出来的道理就透彻。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潜心钻研教材,准确把握文章的重难点、纽结点、点睛点、动情点等,并以这些点作为思维的展开点,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领悟文章的思想内涵和写作特点。
二、“导”要把握一个“准”字
   孔子在《论语》中把教师的启发喻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把握导的时机。导得过早,学生的思维尚未活跃起来,其功效不能很好的发挥出来;导得过晚,思维的活跃高潮已过,大脑开始抑制,开启学生思维的最佳时机已失去。所以,只有把握好导的时机在学生思维处于以及活跃时“投石”才能做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功效。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想学生所想,想学生所疑,想学生所难,想学生所错。在学生思想阻滞时给以疏通;在学生方法欠妥时给以指导;在学生表达不畅时给以帮助;在学生学有成效是给予鼓励。灵活自如地用自己的思维引导学生的思路,使课堂教学散发出磁性的魅力。
   三、“导”要讲究一个“巧”字
   对“引导”的“导”字叶圣陶先生的解释是:“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自求得之。可见,“导”不是一切由教师报班代替的“抱”,更不是只作一厢情愿的“强行注入”;也不是变着法子,硬逼着学生就范的“牵”;“导”的运行机理在于“引”,“引而不发,跃如也。”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以灵活巧妙的方法,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下面我结合具体事例谈几种常用的方法:
(一)创设情境法
“学习情感”是促使学生主动求知的原动力。赞可夫强调指出:“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善于不断创设具有激发性的教学情境,去诱导学生的主体意识,促尽学生能动性的发展。如我在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时,便同过播放哀乐,配乐朗诵,观看录像等手段,在课堂中创设出凝重、悲痛的感人气氛,激发起学生对总理舍弃额怀念,为理解课文打下了铺垫。
(二)投石击水法
“学而不思则罔”。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以“投石击水”的方式,多角度启发,因势求同,形成课堂纵横交织的教学内容信息网络体系,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优化训练。
(三)循循善诱法
由于学生的认知规律是由感性到理性的上升过程。因此,学法指导应遵循“感知——理解——运用”的原层层递进,补补落实,使学生在教学中学,学中悟。以《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的段落教学为例。为了引导学生领悟读段方法、运用读段方法,训练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可设计如下教学步骤:1、重点讲读第三小节课文,总结读段方法。2、运用读段方法,尝试阅读第四小节;3.动用读段方法,独立阅读第五小节。4.再用读段方法,自学第二小节课文。这样的教学充分体现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原则,让学生经历了“扶其肩”“携其腕”“放其行”的过程,学会了学习的方法。
    四、“导”要注重一个“实”字
    语文教学应该以训练为主线的原则。应该让学生“以写字去学写字,从谈话去学谈话……”也就是说,让学生参与听、说、读、写的实践中来,组织学生进行语言训练。为此阅读教学中教师的“导”必须落实在学生的“练”上,设计出能发挥学生思维的语言训练项目,培养学生独立的学习能力。例如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时,我们可以设计这样的训练: 1、动口读:《美丽的小兴安岭》是一篇写景的文章,语句精美,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教学时要以朗读训练为重点,通过范读、诵读、边读边演,闭眼听读等,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字里行间所流出的美丽,达到“读中理解,读中感悟”的境界。2、动脑想:①比结构,②比语言3、动手写:本着“学以致用”的精神,在学完课文之后,应设计一个描写景物片断的训练,让学生在写中巩固,练中提高。
    总之,导不在多,贵在精当,要语不烦达意则灵。这是导的准则,也是导的精髓。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如果学生习惯于简单的接受或被动地工作,任何方法都是坏的,如果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任何方面都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