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语文天地(小教版)》征稿启事 2
2
从学情出发规划教学设计 何雪尘; 3-4
3
让艺术之花装点语文教学 宋志娟; 5-7
4
从《幽径悲剧》谈语文的“拓展”之美 陶海健; 7-8
5
一读三叹《喂——出来》 林宗琳; 9-11
6
品词悟句 鉴赏散文的“神” 曹佳云; 12-13
7
优化教学手段 提升议论文教学的实效性 陈黛煜; 14-15
8
新课标指导下语文中考命题思路例举 花德兰; 16-17
9
“蔡格尼克效应”对语文笔记整理的启示 庄茜; 17-18
10
成功始于好的开端——强化预习有效性方法研究 何文斌; 19-20
11
初中语文互助展示教学模式实践 赵洪福; 21-23
12
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探究式教学研究 朱天一; 23-24
13
臻境: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理想境界 赵晓燕; 25-26
14
对预设与生成的有机融合的思考 于海俊; 26-27
15
构思多样设计 打造智慧课堂 嵇建红; 28-29
16
让高效语文课堂浸润“灵动”的色彩 陈甜甜; 30-31
17
农村初中语文生态化课堂探索 吴军伟; 31-32
18
讲究导入艺术 提升教学效率 石炳柏; 33-34
19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方法 刘正洪; 34-35
20
实践思维课堂 提升教学技能 王多林; 36-37
21
初中课文《孔乙己》教学漫谈 李宗景; 37-38
22
以“字”解“文”——谈文言文词语教学 常小雷; 39-40
23
中学文言文教学的双重指向 冯小明; 41-42
24
巧解《使至塞上》中的王维形象 靳区有; 42-43
25
初中文言文翻译难现象的原因及应对策略 孙爱华; 44-46
26
读意象 品意境 臧宗福; 47-48
27
浅谈中学语文的古诗词教学 高洁; 48-49
28
初中语文诗词教学的体会 孙丹丹; 50-51
29
初中古代诗歌的诵读方法初探 张能钗; 51-52
30
体验 捕捉 表达——亲情类作文指导的策略漫谈 邱可; 53-54
31
议论文写作如何联系现实 沈兵; 55-56
32
“随便”写写 李明; 56-57
33
远山近水皆有意 片草瓣花总关情——浅析记叙文写作中的景物描写 陈敏; 58-59
34
记叙文写作选材举例 林海云; 60-61
35
写作训练应抓好“五结合” 杨桂平; 61-62
36
关注学生主体的写作指导课探究 周欢; 63-64
37
微写作 积累作文的粒粒“新米” 邱柳柳; 65-66
38
在作文教学中放飞学生的思想 戴广玲; 66-67
39
利用作文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深度 冯翠红; 68-69
40
生活是作文的基础与源泉 孟叶; 70-71
41
初中作文教学新探 吴莉玲; 71-72
42
文本解读 想说“爱”你不容易 张慧; 73-74
43
生命因读书而丰盈 相咸琴; 74-75
44
以读写训练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段民; 76-77
45
语文读写一体化教学途径探索 令永强; 77-78
46
语文中考现代文阅读题答题技巧 张春逢; 79-80
47
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韩勇; 80-81
48
优化作业设计 提升教学效率 苏昊; 82-83
49
语文课堂教学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陈培龙; 83-84
50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课程开发的原则 程丽娟; 85-86
51
试论初中语文课文中的审美因素 董菊; 86-87
52
农村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优化策略 周亚琴; 88-89
53
团结互助精神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体现 丁瑞芳; 89-90
54
微课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赵正雄; 91-92
55
如何提高中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吴锋; 92-93
56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贾增会; 94-95
57
运用语文教育功能 塑造学生健康人格 王焱焱; 95-96
58
《语文天地》初、高中版征稿启事 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