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教育官方 国内统一刊号:CN 51-1757/G4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5-9214
* 投稿网站
亚太教育
《 亚太教育 》
级别:省级     分类:教育    周期:旬刊
主管单位: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科幻世界杂志社
国内刊号:CN 51-1757/G4
国际刊号:ISSN 2095-9214
收稿编辑:QQ /电话2880067970 / 0531-85701017
投稿邮箱:ytjy22@163.com
期刊名称 (*)投稿期刊名称
文章标题 (*)投稿论文的题目
作者姓名 (*)只需填写通讯作者
作者电话 (*)方便编辑及时沟通
作者邮箱 (*)方便编辑做详细用稿答复
上传稿件 (*)限word文件
投稿附言   
期刊信息
期刊名称:亚太教育
主      编:胡昕时
出版周期:旬刊
出版地区:四川省成都市
定      价:15.00元
收      录:知网、万方、维普、龙源
社      址:成都市人民南路四段11号
邮政编码:610041
范文-高职校企一体化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研究与探索-亚太教育

 高职校企一体化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研究与探索  

    肖亚杰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 徐州 221140)
摘要:本文重点探讨依托江苏省省级大学科技园-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科技园的入驻企业,学校、园区、企业三方紧密合作,通过“市场运作”、实现“产教融合”,达到“学做一体”的校企一体化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思路。
关键词:高职院校;校企一体化;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  
一、 高职院校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功能定位
高职院校生产性实训基地的认识,应当从其内涵和外延两个角度。首先,从内涵来看,高职院校生产性实训基地必须集生产功能与实训基地为一体,实现实训与生产合一,突出实习的生产性特点。其实质就是生产产品或者提供服务。生产性实训基地通过安排学生进入真实的企业环境实习,或者承接企业的生产加工任务,让学生的日常实训融入到企业的生产生活中,使学生与企业生产近距离接触,学校也能将纯消耗性实训转化为生产性实训,实现多方面的互惠互利。从外延来看,生产性实训基地是学校实训基地功能的延伸。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基础的教育,实训基地的生产性则是对学生动手能力的高层次培养。高职院校生产性实训基地就是指高职院校通过与政府、企业等多方面的合作,建立具有满足教学功能和生产功能的实训基地,并在生产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1】
二、高职院校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问题分析
1、教学目标与生产任务之间的矛盾
目前,校外实践教学大多数以企业生产任务为中心,没有按照实践教学目标、学生专业技能训练和高职教育教学规律的要求设置实训项目。大部分实训工作缺乏专业技术含量,与学生所学专业对接程度低,且学校不能对校外企业的实训培养质量进行考核和评价,出现“工”大而“学”少的工学结合不平衡现象,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不利于学生的职业技能的培养。
2、教育效益与经济效益之间的矛盾
学校以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教育效益为最高目标,学生在实训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造成产品的损耗,而企业生产以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标,追求产品的优良率。生产目标与教育目标有时很难统一,若不能妥善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实训工作的运行就会偏离预期目标,并无法保证可持续发展。
分析这些问题存在的根源,主要是由于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与企业生产规律不一致;学校课程体系与企业的工作内容不一致;实训标准与岗位技能标准不一致;教师素质与双师结构要求不一致。为此,我们提出依托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科技园的入驻企业,学校、园区、企业三方紧密合作,建立真正意义上“市场运作、产教融合、学做一体”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切实解决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实践中的“瓶颈”问题。
三、高职校企一体化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对策研究
1、通过园区“业态优化,产业集聚”,奠定生产性实训合作基础
园区以引进与装备制造与自动化、电子商务、新材料开发与应用、生化制药、软件开发与服务、物联网应用技术、动漫设计等于学校专业关联度高的,能够提供各类生产实训岗位,接纳学生生产实训培训的行业企业为择业标准,实现“业态优化,产业集聚”,保证合作企业的“对口性”和“容纳率”,为解决教学目标与生产任务的矛盾提供有力的支撑条件。
2、以园区为纽带,校企深度合作,修订符合“市场需求和生产规律”的人才培养方案
学校以高技能人才培养为核心,依据“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的对接原则,与园区合作企业共同修订符合“市场需求和生产规律”的人才培养方案,保证企业生产连续性,提高实训专业对接度,是实现“学校、企业、学生”共赢发展的一体化实训基地建设目标的前提条件。
3、以园区为纽带,校企深度合作,建设“超市式”生产性实训岗位(项目)资源库
以园区为纽带,校企深度合作,根据不同的专业方向需要,建设立足企业生产任务,符合职业技能标准,满足行业发展需求的“超市式” 生产性实训岗位(项目)资源库。满足专业群共性需求与专门化需求,实现优质资源的充分利用与高效共享。
实训内容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为主线,以典型工作项目为依据,以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使学习知识与工作实践相融合,实训程序与生产流程相融合,教学现场与工作环境相融合,从而全面实现教学与实际工作的一致融合,形成真正“教学做一体化”的生产性实训岗位(项目),充分体现生产性实训教学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4、以园区为纽带,校企深度合作,建立“规范化”生产性实训导师资源库
依托园区企业,以深化校企合作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为目标,以专任教师双师素质能力提升、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专兼共融的技术服务团队建设为重点,通过校企“互兼互聘”的形式,共同完成教学、研发和技术服务,形成了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优势互补的专兼职“双师型”混编教师团队,建立规范化“生产性实训导师资源库”,为生产性实训质量提供有力保障。
5、建立“教育效益与经济效益”有机融合的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
园区管委会与入园企业签订《产学研基地建设合作协议》,并制定切实可行的《生产性实训管理办法》,督促园区企业负责按照“生产性实训岗位(项目)资源库”的标准化实训内容,向学生提供相关的技术培训;园区管委会对承担学生实训经检查评估考核合格的企业,根据双方合作协议给予一定的训练费补贴并按照政府扶持文件落实补贴政策,对成绩突出的示范性实训企业再给予相应的租金减免或资金奖励,提高入园企业参与生产性实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切实解决教育效益与经济效益之间的矛盾,保证校企一体化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路荣平.高职院校生产性实训基地:内涵、特征与建设策略[J] . 职业技术教育,2011,(35):73-75.
【2】李 斌.高职教育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实践[J] . 机械职业教育,2012,(11):37-39.
【3】王贵兰.“校企合一”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8):52-53.
作者简介:
肖亚杰(1979-),男,汉族,内蒙古商都县人,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高职教育教学与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