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官方 国内统一刊号:CN 14-1381/G4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6-0603
* 投稿网站
现代职业教育
《 现代职业教育 》
级别:省级     分类:教育    周期:旬刊
主管单位:山西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山西教育教辅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国内刊号:CN 14-1381/G4
国际刊号:ISSN 2096-0603
收稿编辑:QQ /电话2880067970 / 0531-85701017
投稿邮箱:请在线投稿
期刊名称 (*)投稿期刊名称
文章标题 (*)投稿论文的题目
作者姓名 (*)只需填写通讯作者
作者电话 (*)方便编辑及时沟通
作者邮箱 (*)方便编辑做详细用稿答复
上传稿件 (*)限word文件
投稿附言   
期刊信息
期刊名称:现代职业教育
主      编:王建新
出版周期:旬刊
出版地区:山西省太原市
定      价:12.00元
收      录:知网、万方、维普、龙源
社      址:山西省太原市并州北路31号省新闻出版广电局旧院
邮政编码:030001
范文-中等职业学校有效开展德育和职业指导的实践探索-现代职业教育

 中等职业学校有效开展德育和职业指导的实践探索

阚家梅
马鞍山工业学校; 安徽马鞍山  243000
 摘要:针对目前国家缺失德育和职业指导等教育工作,我们学校积极开展了德育和职业指导课程,引导学生进行必要的道德修养,培养出大批建设文明社会的有用人才。
论文关键词:德育和职业指导、实践探索
一、引言
朱棣文曾经说过:中国人有教育,没有教养;笔者深以为然。中国的教育表面上重视德育,重视职业指导工作的开展,实际上却是分数至上,学生的道德教育和所受职业指导长期受到忽视,很容易养成骄横跋扈的习惯,不懂得尊重别人,更不知道理性的对待事物,控制自己的言行,很容易伤害别人和社会。
二、德育和职业指导的定义
所谓的德育工作是指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活动;而职业指导工作则是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观念,全面提高职业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自觉性的教育活动,也是帮助学生根据社会需要及其身心特点顺利就业、升学,并在适应、融入社会的同时得到发展的过程。
三、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德育和职业指导的必要性
德育的主要任务是把学生培养成为爱国的,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和遵纪守法的社会公民,需要引导他们逐步确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并不断提高其思想政治觉悟,使其中的优秀人才拥护党的领导,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文明社会的有用人才。为此,国家教育部专门于2008年印发了《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意见》,阐述了中等职业学校进行德育工作的必要性。而作为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职业指导工作,是为了落实国家提出的《教育法》和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精神的需要,是为了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劳动就业制度改革的需要,也是经济社会发展对全面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技能品德素质的客观要求,是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角度来看,开展职业指导还是增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的重要途径。 
目前整个社会对职业指导的认识还很不充分,经常出现将职业指导等同于就业指导,单纯重视为毕业生就业提供帮助和指导,忽视对整体学生进行的思想政治、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在如何开展职业指导方面缺乏必要的宏观指导。所以,我校开展的德育和职业指导课程对学生的帮助很大,值得尝试。
四、我校开展德育和职业指导的具体实践探索情况
    我校为了社会的需求和学生自身的发展,在德育和职业指导工作方面作出了一些尝试。一是在认知上给予明确,学校规定了学生是德育和职业指导的主体,在学习中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承认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提出在尊敬老师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成为社会主义文明社会的有用人才;二是在实习等活动中予以明确,现实教学中,学生是实习等活动的主体,在实习等过程等中,对其进行德育和职业指导,具有直观性和能动性,能够调动学生主动进行学习并较易掌握知识要点,通过老师带动学生进行的教育模式, 不仅仅实现了教学目的,更是对其在德育方面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三是在情感上予以足够的关心和支持,教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关心,并引导学生自发的关心自己和别人,将其内心的情感提升到理性的、自觉的高度,使其形成一种关心爱护的心态,进一步形成其他的高尚品质,最终获得德育和职业指导的成功;四是在进行励志教育模式——迄今为止国内操作性最强、效果最明显的一种德育和职业指导的模式。教师要使得学生在一天内获得德育的认知,每天都要求学生集体进行励志活动,填写成长记录并进行自我评价,关心其每天的成长过程,并及时给予鼓励和支持,这是在应试教育背景下的最佳途径;五是专门开设了《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课程,充分发挥该课在进行职业指导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并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有所侧重,努力培养其正确的职业观、人生观,形成良好的职业品质,与教学工作、日常学生管理工作有机结合,实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不断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助人品质,帮助学生成为德智体三位一体的人才。
五、对于开展德育和职业指导的一些建议
一是过程、内容的表面化。只注重德育和职业指导工作的表面功能,看重社会的眼前利益,对学生的德育和职业指导工作只能进行短期的应急培训,忽视对学生的基本道德素质的培养,所以我们要努力克服工作的急功近利的倾向,在学校的教学中不仅仅要尝试教育学生的德育发展,还要在日常生活中关心学生形成的高尚品质。二是要求的单一化,只注重道德知识的灌输和行为的机械训练,而忽视情感体验和学生道德判断能力、选择能力的培养,对此,要求我们学校应该在方式、方法上给予多样化,对学生的品质进行引导和培养,使得学生走向社会后能够为建设文明的社会添砖加瓦;三是要注意学生的逆反心理,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和职业指导的培养,不能只认为学生都会被动接受,实际上要想改变一个人的性格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所以我们要随时做好学生逆反的准备,能够及时给予疏导并引入正常道路上来。四是要解决我们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明确了我们是学校进行德育和职业指导工作的主要角色,不仅仅要完成平时的课程教学问题,还要对学生的思想、心理、学习、行为、安全等问题负起责任,平时还有培训学习、科研、比赛等各种各样繁重的教育教学,耗尽了时间和精力,极易重复和被动地进行工作,使得教学变得单调、刻板,从而失去工作的热情和智慧。我们应该对教师也要进行一些关于德育方法、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培训,使其掌握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学会自我调控情绪,并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指导,提高工作的能力与水平,发挥德育和职业指导工作的作用。五是家庭教育的辅助。目前很多家庭忽略了家长才是孩子永远的第一任教师,对孩子思想、行为、心理的变化,没有引起重视甚至视而不见;还有部分家长,自身道德素养不高,极易对孩子产生了潜移默化的负面影响,又缺乏对孩子合理的教育,慢慢形成孩子过度自我、偏执、自私等不良性格,给学校德育工作增加了难度。所以我们应该积极的和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使得学生在学校和家庭中都能够受到必要的道德培养,潜移默化。六是我们教师应该持之以恒,耐心细致,充分发挥和利用本人和他人的榜样作用,构建三位一体的大德育环境。针对目前学生的性格还不是很成熟,能够受到我们教师的及时纠正,所以在培养人的过程中,我们应该耐心细致的进行思想工作,要允许学生犯错误,又允许学生改正错误。同时要知道,改正错误不可急于求成,只有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才能使学生从心底里知错、改错而不再犯错。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充分说明我们教师首先就应该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才能够起到榜样的作用。但是在教学中,这还远远不够,我们还应该及时向学生传授革命领袖、英雄人物、中外科学家的动人事迹,还要树立身边发生的好人好事做为榜样,引导学生有目的地学习,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这样说过:“少年的心灵是敏感的,它是为着接受一切美好的东西而敞开的。如果诱导他们学习好榜样,做一切好的行为,那么,他们身上所有的缺点就会没有痛苦,没有创伤,不觉得难受地消失了。”
六、结束语
总之,德育和职业指导工作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作为尝试,如果我们都能够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那么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整个社会都会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