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理导航官方 国内统一刊号:CN 15-1355/G4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5-3879
* 投稿网站
文理导航
《 文理导航 》
级别:省级     分类:教育    周期:旬刊
主管单位:内蒙古社会科学联合会
主办单位:中国外语学习学研究会
国内刊号:CN 15-1355/G4
国际刊号:ISSN 2095-3879
收稿编辑:QQ /电话2880067970 / 0531-85701017
投稿邮箱:wenlizazhi@163.com
期刊名称 (*)投稿期刊名称
文章标题 (*)投稿论文的题目
作者姓名 (*)只需填写通讯作者
作者电话 (*)方便编辑及时沟通
作者邮箱 (*)方便编辑做详细用稿答复
上传稿件 (*)限word文件
投稿附言   
期刊信息
期刊名称:文理导航
主      编:苏巍
出版周期:旬刊
出版地区: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
定      价:10.00元
收      录:知网、万方、维普
社      址: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曙光街7号
邮政编码:010010
范文-物理课堂中生成性“问题资源”的利用-文理导航

 物理课堂中生成性“问题资源”的利用(部分图表公式字符未上传)

胡晓娟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中学 325014
摘要: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资源”包括:学生因疑问而提出的问题,学生出现的错误,教师有意或无意的教学“错误”。对于这些“问题”,如果巧妙地加以利用,就有可能把它们融入课堂教学,成为支持课堂教学的资源,并给课堂教学带来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物理课堂;生成性问题资源;利用
生成性教学是课程改革倡导的一个重要教学理念。在课堂生成性教学中,“问题应当是教学系统动力生成的核心要素,教学过程实质上是基于问题解决的学习过程。”[1]物理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资源”是课堂教学中预设或者非预设的,能够引起师生共鸣的资源。
一、学生提出的问题
教师在课堂上,面对的是思维活跃、已有知识基础和经验不尽相同的几十位学生。学生很有可能会在提出一些“奇怪”的问题,对于这类问题,若加以利用,往往能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
案例:必修2第五章《曲线运动》第二节《质点在平面内的运动》教学片断:
11.jpg
师:小船渡河时,水流速度和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大小保持不变时,怎样渡河可以使渡河时间最短?经过学生一番讨论后,我开始总结。
师:影响渡河时间的是船在静水中的分运动。若设船的航向与河岸线成任意角θ,船速在y轴方向上的分速度为 。(板画图1)从而我们可以得出,当θ= 时,sinθ=1,船速在y轴方向上的分速度最大,此时渡河时间最短,即船头与河岸垂直时,渡河时间最短,且 。
正打算提出下一个问题,一男生举手示意自己有另一种理解方法。
生:根据分运动和合运动的等时性关系。只要完成分运动的时间最短,则合运动的时间也最短。所以,当船的航向垂直河岸线,即沿y轴正方向运动时,船在静水中的分运动用时最短。所以,这种情况下,合运动船渡河的时间最短。
很多学生点头表示赞同,甚至有学生叫起来,这样更好理解。关于渡河时间最短的解释,使学生体会到,物理问题是可以有多种解释方法的。老师或教科书上的解释是可以通过自己的思考去充实和完善的。
二、学生出现的错误
学生出现的错误是其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必然伴随的现象之一。心理学家盖耶认为:“谁不愿意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富有成就的学习时刻。”[2]作为教师,要确立“学生的错误是一种动态资源”的观念。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待学生的错误,让“错误”服务于教学。
案例:必修2第五章《曲线运动》第一节《曲线运动》教学片断
作为曲线运动速度方向教学的引入,我在黑板上画了一条任意的曲线,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想法画出曲线上四点的速度的示意图,请四位同学上来板画(板画结果如图2)然后请全班同学参与评价。
生1:B点画得不对。表示B点速度的示意图其箭头的箭尾应该落在B点。
生2:A点画得那条到底与曲线相切还是不相切?不相切那就错了。
生3:我觉得他们画得都有问题。应该在箭头的旁边标上表示速度的符号 。
生4:C点画得肯定有问题,怎么速度的方向时弯曲的哦,呵呵!
师:大家观察很仔细,点评也很到位。物理作图要注意规范。那么速度的方向到底应该是如A点和D点所示的切线方向,还是如C点所示的这样弯曲方向呢?接下来我们来深入探讨……
三、 教师无意出现的错误
对物理老师而言,出现科学性错误是非常难堪的事情。但如果能够画腐朽为神奇,从自我批评中提出问题,可以作为课堂教学资源加以利用。
案例:必修2第五章《曲线运动》第七节《向心力》教学片断
师:若一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半径及质量都已知,根据 就确定了需要多少向心力。
讲完这句话,我马上意识到这样的论述有科学性错误。于是顺势说:老师这样的论述其实已经犯了科学性错误。其原因在于,是因为有向心力才有匀速圆周运动,还是因为有匀速圆周运动才有向心力?
生:是因为有向心力才有匀速圆周运动。因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师:所以,不能说,‘速度、半径、质量已知,就确定了需要多少向心力。’可以说成,‘速度、半径、质量已知,也就可以知道需要多少向心力了。’
四、 教师有意制造的错误
教师也可以通过有意制造的“错误”,来创造出一些课堂教学资源。相对于利用课堂中出现的其他形式问题而言,教师有意制造“错误”更有一些开发课堂教学资源的意味。
案例:选修3-1第一章《静电场》第二节《库仑定律》教学片段
PPT展示题目:半径均为r的金属球,两球的边缘相距为r,今使两球带上等量的异种电荷Q,则两电荷间的库仑力大小为多少?
师:将题中的已知量代入库仑定律公式 可知,所求的库仑力 。大家没有异议吧?
生1:老师,这里两球的半径和两球边缘距离一样,那么电荷应该不会在球面上均匀分布。如果是,那应该不能直接代入公式。
生2:我看了下书,我想根据球的对称性,如果电荷是均匀分布在球面的。那我们可以等效得看成这么多电荷集中在球心上。因为,现在两球相距很近,所以,两球上的电荷并不是均匀分布的。所以,不能代入公式。
师:解释得很有道理。由此,大家觉得库仑定律的适用条件是什么?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捕捉这种“闪烁不定”的“问题”资源,教师要用“妙手”及时抓取,并会“妙笔”巧妙美化,使一个经意或不经意的“问题”,成为可用的、有用的教学资源,服务于教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罗祖兵.从“预成”到“生成”:教学思维方式的必然选择[J].课程.教材.教法,2006(10).
[3]麻承化.让学生在“错误”中成长.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J].2008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