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教育官方 国内统一刊号:CN 11-5349/G4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3-3002
* 投稿网站
生活教育
《 生活教育 》
级别:国家级     分类:教育    周期:半月刊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中国陶行知研究会
国内刊号:CN 11-5349/G4
国际刊号:ISSN 1673-3002
收稿编辑:QQ /电话2880067970 / 0531-85701017
投稿邮箱:edu1934@163.com
期刊名称 (*)投稿期刊名称
文章标题 (*)投稿论文的题目
作者姓名 (*)只需填写通讯作者
作者电话 (*)方便编辑及时沟通
作者邮箱 (*)方便编辑做详细用稿答复
上传稿件 (*)限word文件
投稿附言   
期刊信息
期刊名称:生活教育
主      编:许承明
出版周期:半月刊
出版地区:北京市
定      价:16.00元
收      录:知网、维普
社      址:北京市北三环中路46号
邮政编码:100088
范文-初中物理课堂创设趣味情景的几点做法-生活教育

 初中物理课堂创设趣味情景的几点做法

于海涛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皇城镇第一中学 山东淄博   255424 
摘要: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靠课堂上教师的讲解和课后繁重的作业无异于缘木求鱼。只有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真正让学生喜欢物理、喜欢探究现象背后的本质,让学生乐于探索、主动学习,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物理教学成绩。因此,创设充满趣味性的教学情境,是提高学生兴趣的好办法,也是物理课堂的法宝。
关键词:教学情境 趣味性 初中物理
教学情境是教师为了发展学生的心理机能,通过调动“情商”来增强教学效果,而有目的创设的一种教学环境。初中生的特点是感性思维丰富,理性思维较弱,学习知识容易受到情绪的影响,即感兴趣的知识学得好,而不感兴趣的知识学的就差,因此,在课堂上创设充满趣味性的课堂情境,不仅可以使学生容易掌握物理知识和技能,而且可以“以境生情”,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体验物理内容中的情感,使物理知识变得生动形象、富有情趣。那么,如何通过趣味性的课堂情境的创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一、物理学趣味故事
教学情境是教师为了发展学生的心理机能,通过调动“情商”来增强教学效果,而有目的创设的一种教学环境。初中生的思维特点是感性思维丰富,而理性思维正在发展中,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创设充满趣味的故事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进而逐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比如在《电生磁》一节的教学中,给同学讲述奥斯特因为长期研究电与磁之间的联系,最终“灵光一现”发现了电流附近的磁针会发生偏转,给学生渗透“机遇只偏爱那种有准备的头脑”,从而将枯燥的物理知识变得有血有肉。
再如在讲授《汽化和液化》这一节时讲了这样的故事:在鸦片战争期间,英国大臣义律为了戏弄虎门销烟的民族英雄林则徐,在一次宴请中,义律递给林则徐一杯冰淇淋,林则徐接过冰淇淋后看到冰淇淋周围冒着“白气”,认为很烫,于是用嘴吹吹冰淇淋以防烫着嘴巴。这时,义律嘲笑着说:“中国人真有意思,连吃冰淇淋都怕烫。”几日后,林则徐回请义律,烧了一道“水煮鱼片”的菜送到他面前,菜汤上漂了厚厚的一层热油,香喷喷的,义律顺手就用勺子舀了一大勺汤,立即喝下,没想到这不冒热气的汤烫得他摇着头大叫起来(看到此情景,林则徐说:“英国人真会开玩笑,连喝汤都摇着头。”由此故事出发来揭示物理学原理,学生更易理解和记忆:冰淇淋周围冒着“白气”,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后者是因为汤上漂了厚厚的一层油,水不能蒸发和液化,所以表面上看连热气都不冒,加上油的沸点比水高的多,烧开的油汤温度很高,很容易烫伤人。以上故事的应用能让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深刻且记忆牢固。
同样,在《浮力》教学中讲授阿基米德与王冠的故事,在《重力》一节中讲授牛顿和苹果的故事,《电荷 摩擦起电》一节中讲授富兰克林用风筝引雷电的故事,《电流的强弱》一节中讲授安培把马车车厢后壁当黑板演算的故事……通过故事,既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家对真理的追求与付出,又让学生感到物理知识是有趣的,听故事的过程,可以让学生学习很多的知识,并且对于童心未泯的初中生而言,故事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可以让学生进行自主的学习。
二、物理趣味实验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物理实验是进行物理学习和研究的一种基本方法。通过物理实验,学生能够动手动脑获得学习物理知识的感性材料,加深对学习物理知识和规律的理解,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而在实验中着重提升实验观察和操作当中富有的趣味性,以来引发学生兴趣的一类实验,正好利用了初中生好动的这一心理特点,借助生动、鲜明、新奇的实验现象来调动初中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转化为初中生的内在学习动力,促使获取优良的教学效果。
如声现象中的“木条听诊器听心跳声”,“土电话传声”,“自制水瓶琴”等;光现象中的“用水透镜点燃火柴”,“自制简易潜望镜”,“自制三色陀螺演示光的合成”等;热现象中的“纸锅烧水”,“人造小雪景”等;电现象中的“怒发冲冠静电实验”,“用高压感应圈模拟雷击实验”,“用一段漆包线和一个永磁体自制小电动机”等;力现象中的“水火箭实验”,“吹不落的乒乓球”等。
趣味实验重点体现在“趣味”上,实验的现象往往出乎人的预料,实验的效果超乎寻常。这类实验对于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重要的作用。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的聪明才智来自他们的手指头。”一针见血地点明了动手的重要作用。学生对生动形象的物理实验普遍怀有好奇心和神秘感,合适的实验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而且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启迪其思维定向探究。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进行趣味性教学是贯彻落实新课改理念的重要手段,要求每一名物理教师都要认识到物理学科的难度,认识到在物理教学中进行趣味性教学的必要性,在充分研究教学目标和中学生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物理知识点,运用趣味性教学等多种新方式更好地带领学生在物理世界中探索。
参考文献:
[1]鲁群东;浅谈插入小故事对学生学习物理的作用[J];小学科学(教师);2010年03期 
[2]任铭雪;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激励性与趣味性教育[J]; 新课程研究;2014年03期;
[3]何东升;.趣味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4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