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模式的改革探索
李亚楠
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山西运城 044000
摘要: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模式的改革是课程发展的需要,课程要培养复合型人才,满足市场需求,就需要对当前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模式进行系统改革,通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手段等内容的改进,对教学资源进行重新整合,以建立适应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模式,推进课程的发展。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模式;改革;探索
1引言
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具有实用性和基础性特点的课程,学生既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还应具备一定的实用技能,因此,环境艺术设计课程在教学中非常注重学生素养的培养,只有将课程教学与市场需求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设计素养,课程才能具有充足的发展动力。学习环境艺术设计的学生能否在毕业后胜任工作,成为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模式改革的主要目的,也是课程发展过程中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2环境艺术教学当前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2.1教学内容不同
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不同于其他科目的教学,该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层次差异,这主要是由于各个学校所使用的环境艺术设计教材内容不同、对该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同、因此课程中所展示的内容就存在一定的差异性。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做好各部分内容的取舍,使教学大纲更加合理、科学、灵活,增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
2.2教学方法较为落后
当前,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改革采用的方法主要为传统的教学方式,如引导式教学、演示文稿、指导教学等,这些教学方法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课程的教学效果,部分学校还建立了实验基地,将实践教学法引入了环境艺术设计课程当中,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设计能力,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有效的统一起来,但距离工作实践操作仍具有较大差距,学生毕业后难以在短时间内适应工作的需要,影响了学校的市场竞争力。
2.3教学能力需进一步提升
环境艺术设计课程的实用性和前瞻性较强,这就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若教师缺乏实践经验,在教学过程中只能照本宣科,这就影响了教学效果。当前,环境艺术设计课程的任课教师的教学能力相对落后,具有实践经验的教师更是少数,即便有些教师从事过类似行业,但在行业内积累经验较少,实践能力不强,且设计经验往往落后于时代的发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难以传授给学生具有实践意义的设计理念。
3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模式改革探索
环境艺术设计课程教学中面临的问题,给教学者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各地学校为提升该课程的教学效果,纷纷开始对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将课程与市场接轨,实现产学一体化发展,本文将以我校为例,对环境艺术设计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进行探讨。
3.1教学目标与内容的确立
我校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定位确立为“面向市场、面向企业、面向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高素质、高层次的应用复合型人才”,为实现以上目标,该课程主要教学方向为室内艺术设计、建设设计和景观环境设计三个方向,并提出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思路。在“创新性实验教学是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建设方向”政策的指导下,环境艺术设计课程教学模式从实践教学为突破口,对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同时优化课程结构,构建“基础型-综合设计型-研究创新型为框架的教学体系,以实现课内外一体化的创新性艺术设计实践教学的新模式。
3.2教学模式的改革
3.2.1实践教学内涵的确立
环境艺术设计课程教学模式改进的核心理念是“贴近大市场、瞄准国际化、服务产业链”,在此理念的指引下进一步建立“跨学科、跨专业、大中心、精团队”的建设和管理思路,为课程的长久发展提供了保障。
3.2.2教学体系构建
在实践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对教学体系进行重新整合,以期建立系统性、多层次、模块化和立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其基本框架和各部分内容可参见图1.
3.2.3教学内容改进
首先,合理组织基础性教学内容,为学生打下良好的设计基础;其次,通过校企之间合作项目的开展,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并进一步提升学生对未来工作的适应能力;最后,利用科研活动推动人才的培养。学校可鼓励学生参与科研课题,与教师一起开展课题项目研究工作,将师生的科研成果合理的转化为教学内容。
3.2.4教学手段改进
环境艺术设计课程具有跨专业性,因此教学时可采取多人授课、多课程一体化教学的模式,使不同专业、不学科学的教师合作教研,将环境艺术设计所需用的各类知识有机的结合到一起,提高教学效率;教学时可根据不同主题划分模块,对各个模块的内容进行层次设计,由浅入深的讲解复杂内容,使学生循序渐进的消化和吸收相关知识;利用项目教学法,促进企业专家和学校专职教师之间的合作交流,保证教学内容的前瞻性;改进考核方式,增加考核形式,利用多元化的考核方式考察学生的设计能力。
3.3实践及评价
通过此次改革实践,环境艺术设计课程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果:成果一,师生共同参与完成了“交互体现式建筑构造”虚拟实践教学软件的研发工作,软件的研究和应用解决了课程枯燥、难以理解等问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成果二,建立了“智能化交互实验室”,利用该实验室可将互动教学、学术研讨、产品展示多种功能集于一体,加强了理论教学与实践应用之间的联系。
4结语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学生素养在国家建设和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高,环境艺术设计课程是一门基础性和应用性较强的学科,课程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现有的教学模式存在一些弊端,不利于学生专业素养的培养。因此,学校应立足于本校的发展情况,结合市场需求对环境艺术课程进行改革,以期建立“面向市场,面向企业,面向地区经济发展”的系统化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张燕. 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模式的改革探索[J]. 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03:80-83.
[2]查波. 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的创新探索[J]. 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9,09:5-6.
[3]王永强. 浅议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改革[J]. 时代经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