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周刊官方 国内统一刊号:CN 22-1381/G4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3-8918
* 投稿网站
考试周刊
《 考试周刊 》
级别:省级     分类:教育    周期:周二刊
主管单位:吉林省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主办单位:吉林省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国内刊号:CN 22-1381/G4
国际刊号:ISSN 1673-8918
收稿编辑:QQ /电话2880067970 / 0531-85701017
投稿邮箱:kaoshizhoukan@163.com
期刊名称 (*)投稿期刊名称
文章标题 (*)投稿论文的题目
作者姓名 (*)只需填写通讯作者
作者电话 (*)方便编辑及时沟通
作者邮箱 (*)方便编辑做详细用稿答复
上传稿件 (*)限word文件
投稿附言   
期刊信息
期刊名称:考试周刊
主      编:生晓清
出版周期:周二刊
出版地区:吉林长春
定      价:24.00元
收      录:知网、万方、维普、龙源
社      址:吉林省长春市人民大街4646号
邮政编码:130021
范文-浅谈在数学教学中学生探究性能力的培养-考试周刊

 浅谈在数学教学中学生探究性能力的培养

李发红
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景阳镇岗冲中学,青海西宁 810106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研究性学习已经走进了数学课堂。这是一种积极的学习方式,指的是学生对某些数学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或从数学的角度对某些日常生活中和其它学科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以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更注重的是学生的主动探究、注重学习的过程,学习的实践与体会,在数学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学生科学素质和科学素养以及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关键词:数学教学    探究性能力   培养
数学教育改革,必须以学生发展为本,不但要使学生“学会”数学,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乐学、持学、会学”。 因此,重视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培养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性学习的能力,是现代教学的宗旨。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呢?下面谈谈本人的点滴体会,望能抛砖引玉。 
一、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开放性课题探究,营造创造氛围
在教学实践中,努力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创设宽松教学氛围,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发挥主观能动性。 因此必须克服那些课堂上老师是主角,少数学生是配角,大多数学生是观众、听众的陈旧教学模式。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改变教学行为方式,尊重学生的个人爱好、个性和人格,以平等、宽容、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使学生能够与教师一起参与教和学,做学习的主人,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需要兴趣来维持。 具体做法如下: 教师可利用学生渴求他未知的,力所能及的问题的心理,培养学生的兴趣。例如,在学习了正比例函数与反比例函数之后,学生便会对“y与x成反比例,x与z成反比例,那么y与z成什么比例呢?”之类的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基于他(她)们对有理数的乘法中“负负得正”的认识,学生自然产生了“反反得正”的猜想,再运用拥有的正(反)比例的知识自主探索一番,果然猜想成立!(2) 合理满足学生的好胜心理。 如果在学习中屡屡失败,学生会对从事的学习失去兴趣。 教师要创造合适的机会使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例如:设立数学擂台赛,做数学游戏等,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人特长。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固然是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重要途径,但千万不要忽视对学生责任感的唤醒。 一味地培养兴趣不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反而易让学生走进为兴趣而学的误区。 因此在培养兴趣的同时应加强责任感的激发,这样探究性学习才不会与社会、时代需要脱节.
三、通过合理的问题设计来保证初中数学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进行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培养学生探究性的学习能力。在教学中,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留给学生充分思考的余地,让学生在观察,实践活动中,通过自已动脑思考,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获取新知识。 例如,在教学用配方法和公式求二次函数y =ax2+bx+ c的对称轴和顶点坐标这节内容时,本人只是作为引导者在整堂课中创设了三个问题,然后便让学生集体讨论,大胆地设疑、质疑,学生自主探究发现,直至达到目标。创设问题如下:“当二次函数穿着y =a(x-h)2+ k这件名贵‘大衣’时有什么优点?”这一问题相当于一石激起千层浪,让学生在前段时间接触过的众多的二次函数类型,如y =ax2,y=a(x-h)2,y=ax2+k,y=a(x-x1)(x-x2)等纷乱的思维中清醒过来,意识到二次函数y =a(x-h)2 + k此种类型的可贵性,并且引发学生自觉地把y =ax2,y = ax2+k,y=a(x-h)2都归纳到此种类型中去,无形中培养了学生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 此时老师再发问:“若二次函数穿着y =ax2+bx+c这件普通‘外衣’时,你有办法求出它的对称轴、顶点坐标吗?”此时学生会不由自主地产生转化的数学思维:把二次函数y =ax2+bx+ c转化为y =a(x-h)2 + k不就行了吗?于是,一堂学生主动探究的课堂就拉开了序幕。学生很快便探究出配方法可以把y =ax2+bx+ c转化为y =a(x-h)2 + k的形式。 但这样还不行,这节课仍未达到最终目的,探究性教学的最可贵之处是要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于是,老师再设疑:“你还有办法找出一个直接求y =ax2+bx+ c的对称轴和顶点坐标的公式吗?
四、对探究性的合作学习及时激励评价,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
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习结果,又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水平,又关注他们在数学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对合作学习进行科学的评价,是合作学习成功发展的关键。合作学习的评价要重视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要重视合作小组集体的评价与小组中个人的评价相结合。教师不仅要激发学生心灵深处那种强烈的探究欲望,而且要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
总之,在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探究性学习是实施新课标的重要手段,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在促进学生情感交流,互帮互学,共同提高,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教师在平时应引导学生主动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教师要在问题设计情境化、教学内容生活化、师生互动和谐化、教学效果多维化等诸方面突进,使探究性学习方法和技巧日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