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商务英语方向)实践教学转型发展路径研究
——以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外语系为例
宋琳琳
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广西柳州 545616
摘要:本论文从广西产业转型升级对跨境电商人才的需求出发,从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教学的特点等两方面重点探讨了实践教学转型发展的路径和订单式人才培养的模式。
关键词:跨境电商人培; 订单式; 实践教学特点; 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模式
【Abstract】
The thesis discusses the route of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and the mode of ordering cultivation talents in practical teaching from the following two aspects,the mode of practical teaching talents cultivation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ractical teaching,so that industries will achieve restructuring and upgrading in Guangxi.
Keywords:Cross-border e-commerce Talents, Ordering Cultiv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Practical Teaching, Mode of Practical Teaching Talents
1.人才需求现状研究
随着“一带一路”规划、“中国制造2025”战略、“互联网+”行动计划的相继出台,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进入黄金时期。广西对外贸易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2010年成立)、西江-珠江经济带(2014年7月)等对外贸产业链的形成让柳州的支柱产业升级形成产供销一体化的发展链条,而在整个产业链上,企业急需的是中高端的技术工人、研发人员及能把产品推销到国际上的外贸业务员、高级外贸谈判员等,对我校来说,这是学校转型发展中非凡机遇。
2014年4月,浙工贸经济与贸易学院院长汪焰预测道:“商行业未来三年的人才缺口将达到445.7万”。据统计,全国每年需要跨境电商人才需要180万,其中高校毕业中经贸专业、电子商务、外语类等毕业生经过培养后可从事电子商务的约有100万,每一年高校培养出可从事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空缺约80万。2020年广西区电子商务交易总额超过1万亿元,其中网络零售额超过1400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以上;区交易额超1000亿的电子商务平台企业3家,超100亿元的电子商务平台企业20家以上,规模以上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率达到90%以上。
在全国外贸持续下滑的形势下,广西外贸进出口上半年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实现进出口额1270.5亿元,增长10.3%。其中,出口753.3亿元,增长11.3%;进口517.2亿元,增长8.8%;贸易顺差236.1亿元,增长17.4%。
2.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模式
2015年,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外语系的人才培养模式定位为“订单式”人才培养。订单式培养的过程详见下图:
2015年9月,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外语系从大二开始就组织商务英语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报选跨境电商“订单班”,一方面由跨境电商的教师对学生进行专门的培训学习,另一方面给学生提供微课自学的视频。利用寒暑假时间、学期时间指导学生到跨境电商创业园去实践、兼职。在实践、兼职过程中
,教师进行全程的跟踪指导。等到学生完成大三学习时,外语系培养出的跨境电商人才直接参加阿里巴巴组织的双选会,直接就业。
广西科技大学毕业生主要跟国内外的中小型电商企业对接。这种对接模式是中国电子商务(国内、国外电商)快速发展的迫切需要,符合企业和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定位。今年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外语系就是采取了这种“借船出海”的专业和产业对接策略,2012级43名学生才能成功地到杭州、余姚、温州、义乌、广州、东莞、深圳、上海等20多家内外贸电商企业里去实践,并在专业岗位上发挥了重要的电商营销、外贸营销的作用。这种瞄准大方向设置外语系专业布局的策略,是以后外语长期发展的必由之路,也只有瞄准产业发展、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掌握第一手资料,才能更好地培育外语类应用型创新人才。
3.实践教学的特点
2015年,外国语言文学系的“校-政-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办学方式进入关键时期。在“一带一路”、“互联网+外贸”、大数据的背景下,我系先后与浙江阿里巴巴集团、浙江腾龙培训学校、浙江布道教育集团、南宁阿里巴巴分部、广东新航线跨境电子商务科技有限公司、柳州东风柳汽国际贸易公司、柳州七色珠光材料有限公司、柳州二职校、南宁和德胜贸易股份公司等建立了“实体融合型”、“科研创新带动型”、“实践、就业一体化”、“订单融入型”等多种合作模式。
(1)实体融合型
由于中国跨境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中国从2014年开始,跨境电商行业每年有80万的人才缺口。而“柳州产业带”的发展,离不开柳州几百家中小型企业的快速发展,而这些企业的飞速发展离不开国内电商及跨境电商营销平台。我系恰逢跨境电商人才急需的黄金时机,校企双方根据广西及珠江三角洲地带传统产业向“互联网+”行业的转型发展形势及人才需求预测,共同研究并制定了外语系的英语(商务英语方向)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2016年的招生计划。在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企业给我系提供认识实习、寒暑假订单班人才培训、实践基地以及大四一年的企业实践和毕业实习基地,并提供就业双选会、推介会,给我们的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2)科研创新带动型
在科研创新方面,我系依托阿里巴巴提供的跨境电商培训平台、阿里国际站、速买通,以及企业给教师提供的全球资源网国际后台、eBay、wish等国际后台,双方建立了国际站点产品发布、橱窗产品、P4P产品宣传、RQF、SEQ等国际后台网络营销工具、后台新功能的开发、一达通产品eshipping平台的应用研究等。教师和指导学生在教学、科研中参与到国际后台、前台的功能研究和管理中来,为国内外电商企业营销提供实践性、操作性强、沟通交流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语言类应用技术复合型人才。
(3)实践、就业一体化
人才培养服务全国、广西区域经济的发展,企业实践内容也立足于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学生到企业后主要从事B2B、B2C、C2C及O2O类企业的职位,包括电商后台产品发布员、开发员、管理员、跟单员、货代员、报关员,业务谈判员等职位。我系学生实践所从事的职位主要是和专业相关的初级、中级职位。这种企业实践及就业一体化的培养模式,在我系2012级学生就业质量和就业率方面都会较往年有很大提高。
(4)订单融入型
从2012级开始,我系实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直接服务于浙江杭州、余姚、温州、义乌、广州、东莞、深圳、上海等上万家中小型企业。在订单制的培养过程中,学生从大一的见识实习开始就进入中小型外贸企业,跟企业的外贸业务员、国内外的电商人员接触;定期邀请企业的高管、业务资深人士来我校给教师培训;给学生讲授专业核心理论及实践课程。这些地区的国内外电商外贸类企业也给外语系教师及学生开放国内外后台,每年的寒暑假及大四一年都会给学生提供顶岗试训的机会,每个月都会给学生开展一次专业业务方面的回炉培训。同时,我系今年开始英语(商务英语方向)设置订单培训班,在校期间享受申请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创新创业项目申请、参加专业类全国电子制单大赛、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的优惠权等等。
据今年12级学生在外贸企业实习情况反馈,实习学生的基本工资为2000元,其中10%的学生在实习期第二月工资已经上升到4500元。校企合作订单制培养人才的模式,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术、沟通交流能力及综合素质。
4、结论
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英语(商务英语方向)实践教学的改革在广西高校英语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中是走在前沿的。这种高校直接对接产业链培养“订单式”人才的机制满足了广西当地中小型企业转型发展的需要,为社会培养出了更多的跨境电商员、报关员、外贸业务员等,同时也推动了广西大学毕业生创业的高潮。
参考文献:
[1]广西外贸三方面潜力可挖,国际商报,2015.11.12.
http://news.hexun.com/2015-07-17/177636184.html
[2]温州外贸企业纷纷进军跨境电子商务 行业人才缺口大,中国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2015.11.12.
http://www.100ec.cn/detail--61695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