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学刊官方 国内统一刊号:CN 23-1593/G4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6-000X
* 投稿网站
高教学刊
《 高教学刊 》
级别:省级     分类:教育    周期:半月刊
主管单位: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黑龙江省创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
国内刊号:CN 23-1593/G4
国际刊号:ISSN 2096-000X
收稿编辑:QQ /电话2880067970 / 0531-85701017
投稿邮箱:gaojiaoxuekan@126.com
期刊名称 (*)投稿期刊名称
文章标题 (*)投稿论文的题目
作者姓名 (*)只需填写通讯作者
作者电话 (*)方便编辑及时沟通
作者邮箱 (*)方便编辑做详细用稿答复
上传稿件 (*)限word文件
投稿附言   
期刊信息
期刊名称:高教学刊
主      编:杨大伟
出版周期:半月刊
出版地区:黑龙江省 哈尔滨市
定      价:40.00元
收      录:知网、万方、维普
社      址:哈尔滨市香坊区和平路66-3号创展国际B座1405室
邮政编码:150040
2015-24-高教学刊
 《高教学刊》诚征高教类稿件   2  
 
 碎片化学习背景下大学生移动学习习惯研究  于海燕;  1-2  
 
 孔子学院与国际汉语教育的公共外交价值分析  刘瑶;  3-4  
 
 《社会保障学》课程的“四位一体”教学模式研究  黄晓瑞;  5-6  
 
 美国大学终身教授制度沿革及思考  金敏;  7-8+11  
 
 社会建构主义理论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应用研究  金俊淑;高明霞;  9-11  
 
 再论独立学院ESP教师自我发展路径——英国华威大学的启示  伍俊龙;  12-13+17  
 
 基于语义场中组合与聚合关系的德语口语教学设计  孙永春;  14-17  
 
 泛在信息社会高校自主学习课程的探索——以《中国古代乡土建筑文化》为例  张玉玮;秦殿启;马海燕;  18-20  
 
10 
 对高等学校办公设备实行政府批量集中采购方式的思考——以江苏省为例  黄慧;  21-22  
 
11 
 嘉兴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实践探索  陈界誉;周纪奎;陈戌;  23-26  
 
12 
 大学英语多元学习成效评估的若干思考  邹灿;王劲;  27-28  
 
13 
 工科大学生创新素质构成因素的探析  姚层林;  29-30  
 
14 
 基于现代大学治理的学生参与动机研究——以天津市二十二所高校学生调研为例  朱丽丽;韩静;  31-32  
 
15 
 地方信息类高校特色文科专业建设模式研究  殷安生;  33-34  
 
16 
 基于学生成果的自我评估在学业指导中的运用初探  张宏;  35-36  
 
17 
 刍议如何提高海洋微生物课堂的学习兴趣  梁箫;杨金龙;  37-38  
 
18 
 项目教学法在“机械工程测试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李敏通;翟长远;史颖刚;查峥;  39-40  
 
19 
 高职《传感器技术与应用》课程项目化教学设计  韩宝如;  41-42  
 
20 
 本科教学审核评估的制度分析  黄启兵;  43-45  
 
21 
 普通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  姜翀;  46-48  
 
22 
 基于项目协同的《交通管理与控制》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马健;张丽岩;  49-50+53  
 
23 
 性别差异与职业选择:女大学生就业现状调研与探究  刘成钢;  51-53  
 
24 
 浅谈大学生校外实践与创新平台建设  王戈;杨焕文;赵正雄;温永琴;  54-55  
 
25 
 农学专业生物技术课程教学体系改革研究  汪妤;李红霞;李海峰;刘熠;  56-57  
 
26 
 以特色学科建设为导向的生物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优化与实践  余水静;邓扬悟;宋秋华;  58-59  
 
27 
 论翻译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李洋;  60-61  
 
28 
 基于智能手机的大学英语移动学习研究  王静;  62-63  
 
29 
 对新形势下的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及课程群设置的思考  杨琼;  64-65  
 
30 
 高校PowerPoint课件设计理念的发展变化  顾欣;  66-67  
 
31 
 “有效教学”视角下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探析  步献新;  68-69+71  
 
32 
 浅析EXCEL在开放教育《成本会计》教学中的应用  黄静;  70-71  
 
33 
 理工科高校知识产权法实践性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杨异;吕春静;  72-73  
 
34 
 弹性理论在《经济学》教学中的创新应用  戴晓鹂;  74-75  
 
35 
 光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探索  胡安铎;薛亮;李高芳;卞正兰;初凤红;朱武;  76+78  
 
36 
 Simulink仿真软件在《通信原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郑杰;  77-78  
 
37 
 浅谈完全学分制背景下《现代文学》课的教与学  卢志娟;  79-80  
 
38 
 计算机虚拟仿真技术在高教中的应用研究  胡晓辉;万嵩;  81-82  
 
39 
 论探究式教学法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中的应用  胡帆;蔡亚祥;  83-84  
 
40 
 双向案例教学法生成性德育资源的开发利用——以《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教学为例  肖岁利;肖养蕊;  85-86+88  
 
41 
 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医学统计学》教学模式的思考  漆光紫;郭蕊;黄锋;韦斯;庞雅琴;  87-88  
 
42 
 在课堂教学中培养计算机专业本科生的创新思维  范忠诚;薛曼玲;  89-90  
 
43 
 浅议“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的理论性弱化  黄长健;  91+93  
 
44 
 翻转课堂在《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课程中的运用研究  单昕;  92-93  
 
45 
 大学英语网络辅助PBL教学模式教师角度研究  何一丹;  94-95  
 
46 
 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的应用研究  姜志美;  96-97  
 
47 
 分层教学法应用于大学体育田径课教学的探讨  刘沙菲;  98-99  
 
48 
 微信公共平台在建筑工程定额与计价项目教学中的应用研讨  张兰兰;张晓丹;  100-101  
 
49 
 探析数字化时代大学英语移动学习的探索与实践  段晓璐;  102-103  
 
50 
 论当前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现状及路径  徐鹂;  104-105  
 
51 
 “电气控制与PLC”课程分层教学改革与实践  王超;杨帅;  106-107  
 
52 
 以就业导向为视角的高校思政教学改革探讨  邱国婷;  108-109  
 
53 
 高职《电子线路分析与制作》课程的全方位改革与实践  叶云洋;蒋燕;罗小丽;傅凌云;  110-111+113  
 
54 
 新媒体下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趋向  朱曼;  112-113  
 
55 
 实验班工程图学考核方法的改革与实践  单宝峰;马宁;张彦富;  114+116  
 
56 
 本科专业公共数学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实践  林玉蕊;官明友;李德新;姜永;陈建华;  115-116  
 
57 
 中高职衔接背景下《旅行社经营管理》课程改革与实施——以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吴源;郭盛晖;  117-119+121  
 
58 
 基于Moodle平台的生物工程专业《药物分析实验》研讨模式改革  俞超;张凯龙;张捷;谭志文;刘利萍;汪财生;  120-121  
 
59 
 《计算机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建设  卢金斌;  122-123  
 
60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成人教育的改革与创新  刘俊玮;  124-125  
 
61 
 独立学院《集成电路工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文毅;陈卉;  126-127  
 
62 
 基于“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三改”的探讨  李顺琴;何娇;沈昕;  128-129  
 
63 
 新课程背景下计算数学专业数学基础课教学改革探讨  王艳;  130-131  
 
64 
 职业导向下营销与策划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张雪琴;  132-133  
 
65 
 新时期高校课堂管理的现状及对策探究  白鸥;  134-135  
 
66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的应用现状及对策  万辉;许支江;谢轩;  136-137  
 
67 
 高等院校学生工作管理与权力保障  杨慧琴;  138+140  
 
68 
 高等教育理念在公文运用中的表现  胡策;  139-140  
 
69 
 地方院校专业学位研究生管理的特点及其对策  孙怀林;  141-142  
 
70 
 信息管理在高职高专教学管理中的运用与创新探讨  林珍爱;  143-144  
 
71 
 高校面向行业继续教育创新发展的探索与思考  雷起宏;冷家文;  145-146  
 
72 
 大数据背景下的微博在高校管理中的作用  韦伟;  147-148  
 
73 
 浅谈高职院校粮食类专业学生实习实训安全风险管理  王玉军;郑江红;孟凡香;孙雯雯;  149-150  
 
74 
 合作学习如何在职校英语口语学习中发挥作用  张燕;  151-152  
 
75 
 高职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逆反心理浅析及对策  黄琼英;  153-154  
 
76 
 中职会计教学模式改革初探  苏颖;  155-156  
 
77 
 高职院校英语教学EOP转向及影响因素分析  李毅;  157-158  
 
78 
 阅读与高职生词汇知识增进关系的分析  刘旺余;  159-160  
 
79 
 通过思维导图实现高职生态化教学的研究  王向华;  161+163  
 
80 
 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建筑施工测量》课程整体设计  刘舜;黄娟;  162-163  
 
81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渗透思考  吴婧;  164-165  
 
82 
 基于“三严三实”专题教育 创建高职院校服务型党组织  陈波;  166-167  
 
83 
 中国传统学徒制对现代学徒制发展的启示  张可然;  168-169  
 
84 
 新常态下高等学校学术道德建设路径研究  张昊;  170-171  
 
85 
 应用型本科院校教材建设的改革与发展  陈波;  172-173  
 
86 
 网络环境下的民族高校图书馆报刊服务的新探索——以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为例  刘培红;  174-176  
 
87 
 探析思想引领视域下艺术院校社团文化创新——以南京艺术学院为例  高远;  177-178  
 
88 
 基于ASP.NET的高校课程网站的设计——以工程图学课程为例  石玲;吕金丽;  179-180  
 
89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融研究  赵伊;黄鲁玙;齐艳娟;刘绍芹;  181-182  
 
90 
 高校二级单位纪检监察工作路径探究  李小梅;赵武军;  183-184+186  
 
91 
 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服务外包企业文化的渗透与融通  林涛;  185-186  
 
92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党支部建设的对策探讨  梁建秀;  187-188+190  
 
93 
 高校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与思考——以《GMDSS原理与综合业务》课程建设为例  刘学;彭启高;刘晓林;  189-190  
 
94 
 悖论与消解: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刍议  秦天堂;王新涛;  191-192  
 
95 
 Blackboard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模型与原则  贾晓燕;张一春;肖伟;  193-194  
 
96 
 应用型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现状解读与思考  王兴山;王芳;  195-197  
 
97 
 民办高校转型发展期经贸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孙畅;  198-199  
 
98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战略性新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探讨  陈西曲;黄海林;文国知;方焯;  200-201  
 
99 
 基于双语项目教学的高职国际金融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探究  邓华丽;  202-204  
 
100 
 “四个学会”导向下关于促进高职生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陈宝玲;  205-206+208  
 
101 
 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的校企合作协同人才培养机制研究与实践  黄纬;屠立忠;徐金宝;叶核亚;  207-208  
 
102 
 中外合作办学背景下地质工程(灾害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于怀昌;李志萍;刘汉东;黄志全;  209-210  
 
103 
 “输出型”教学方式实践于高职法律课堂的思考  郭菲;  211-212  
 
104 
 “教学做合一”教育思想在高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中的实践研究  陈建松;张满东;  213-214  
 
105 
 浅谈高校电子信息教学中的实践教学  赵若静;  215-216  
 
106 
 校内对护生进行实习岗前培训的做法与体会  付国红;刘一群;  217+219  
 
107 
 丙酮制备装置改进与合成条件优化  李晓丽;李文静;王超;马超;  218-219  
 
108 
 专业实验室开放教学模式探索与研究  包艳霞;沈洋;  220-221  
 
109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路径研究  韩炜;  222-223  
 
110 
 新形势下港澳台青年统战工作研究  吴春岩;  224-225  
 
11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  鞠明霞;姜强;  226-227  
 
112 
 浅谈如何做好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徐静;  228+230  
 
113 
 大学生党员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徐晓红;刘宇;王静;  229-230  
 
114 
 浅谈网络舆情对大学生行为的影响及对策  易靓靓;周海波;  231-232  
 
115 
 大庆精神政治伦理价值微析  钟楠;刘宏凯;李晶晶;  233-234  
 
116 
 基于中国梦视域探讨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点  司庆达;  235-236  
 
117 
 新常态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刘银华;张晓峰;  237-238  
 
118 
 马克思主义大学生化的路径探析  付兆锋;  239-240  
 
119 
 现形势下高考复读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分析  张峰;  241-242  
 
120 
 和谐视域下高校大学生道德伦理教育的引领与构建  牛家丛;  243+245  
 
121 
 “语言体验观”对翻译教学的启示  何小燕;  244-245  
 
122 
 社会工作职业化困境与对策探析  樊晓莉;  246-247+250  
 
123 
 圣经视域下的《七角楼》——作品中的人物圣经原型  武金红;  248-250  
 
124 
 浅议二语对母语的逆反效应  王凌飞;李玲;  251-252  
 
125 
 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的冲突与交融——评戴维·洛奇《想》  于红;  253-254  
 
126 
 从阐释学角度看误读  梁丽萍;黎志萍;  255-256  
 
127 
 文化视角下英语谚语的翻译技巧  陆道恩;  257-258  
 
128 
 《礼记·学记》的教育思想对现代秘书教育的启示  拾景欣;  259-260  
 
129 
 浅论契诃夫的创作成就  吴冠男;  261-262  
 
130 
 沈从文湘西小说现代性叙事及其美育内涵  褚连波;  263-264  
 
131 
 浅谈J联赛下的青少年足球发展  张雅飞;杨光;路瑶;  265-266  
 
132 
 俄汉语言外来词借入对比研究  张瑶;  267-268  
 
133 
 《科技创新与应用》杂志征稿启示   269  
 
134 
 刊发高教理论 交流高教经验 探索高教思路   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