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高教学刊》编委会邀请函 2
2
当前我校学风建设问题及对策研究——以新疆工程学院为例 张洁; 1-4
3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有效实施的调整与实践 宋迎秋;梁娟; 5-7
4
新常态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路径探索 詹小颖;姚高华;卢振坤; 8-9+11
5
依法治国视野下的高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研究 邹学海;解笑; 10-11
6
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孙云龙; 12-13+16
7
基于“三史育人”视角谈高校弘扬抗战精神的路径选择 王英;肖立新;牛伟; 14-16
8
“一带一路”背景下医学院校ESP现状调查与策略分析 付荣文;李青; 17-18+21
9
基于博弈理论的独立学院教师激励机制研究 高雯蕙; 19-21
10
新形势下高校思政类社团面临的困境及发展对策探究——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求是学会为例 张柯;马宗方;陈向阳;任建国; 22-23
11
中国面向东盟实施对外汉语网络教育的总体战略研究 崔晓霞; 24-25
12
浅谈科研团队与科研成果融入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现状 刘宏达;路勇;张兰勇;张强;杨大伟;卢芳; 26-27
13
哲学咨询与高校德育教育的创新 黄旺; 28-29+31
14
寓思想教育于创业教育 努力提高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 朱兆健;王菁;刘伟; 30-31
15
论职业指导与大学生就业 余乐;糜莉;姜宗庆; 32-33
16
独立学院学生学习投入度的实证研究——基于N学院的分析 李凯歌; 34-35
17
高校党组织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路径研究 孙健; 36-37
18
现代远程教育手段在社区体育志愿者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王恩斌; 38-39+42
19
基于熵复合物元模型的高职院校青年教师业绩考核评价 陈亚军; 40-42
20
“卓越计划”下LBL+PBL+CDIO多模式在电工学教学综合应用中的研究 陈韶飞; 43-44
21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的机理与对策研究 张龙;徐秀红;王伟明; 45-46
22
数字化口腔医学教育内容及形式探讨 杨雪超;赵世勇; 47-48
23
关于提高应用物理专业毕业论文选题质量的思考 曾亚萍;王柳;夏雄平; 49-50
24
医学人文教育融入药理学教学的探索与实施 李庆忠;李玉玲;王垣芳; 51-52
25
农业信息化专业硕士“农业信息管理与利用”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周竹;曾松伟;方益明;周厚奎; 53-54
26
加强课程改革提高专业硕士的职业性——以《电化学原理与测试技术》为例 邵艳群;彭开萍; 55-56
27
浅议大学物理教学现状与课程改革方向 于一;叶柳; 57-58
28
浅谈面向大类的实验课程体系改革 王科俊;刘宏达;康崇;王丽敏;张学义;卢芳; 59-60
29
新型应用技术大学建设的几点教学思考——以计算机控制系统课程教学为例 李丹菁;王建华;陈岚;万衡; 61-62+64
30
“DSP技术”专业课程在新建本科院校中的教学探究 庞淑蓉;邱炎儿; 63-64
31
社会工作方法课程教学中角色扮演法的应用探析 李富荣; 65-66
32
“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课堂教学问题及策略研究 李文高;郑会芝; 67-68
33
对土木专业《流体力学》教学的几点体会 王玉敏;余冉; 69-70
34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大班教学模式的创新——来自MOOC的启示 许增巍; 71-72
35
MOOC对创新高校党课教学方法的启示 谢洁菱; 73-74
36
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高职机械拆装与测绘课程的教学设计及应用研究 郭佳萍;周嵬;于颖; 75-76
37
基于GIS的地理教学模式研究 朱超平;朱海金; 77-78
38
浅谈高职思政教学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赵伟; 79-80
39
数学软件在数学建模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刘丽华; 81-82
40
论现代信息技术在优化烹饪教学中的应用 董芝杰; 83-84
41
直观性教学法在最优化课程中的应用案例 刘德民;侯江霞; 85-86
42
语言输出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张科; 87-88
43
应用型商科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项目化教学的实践探索 杨通宇; 89-90+92
44
浅析如何提高汉族学生的维语口语水平 蒲晓华; 91-92
45
项目化教学模式下的分层教学反思 王勇; 93-94
46
关于学习钢琴时如何把握听觉的重要性研究 徐爽爽; 95-96
47
关于大学物理的几点教学体会 李勇; 97+99
48
任务驱动法在反应堆热工课程设计中的应用 曾文杰;李志锋;李宗伦;左国平;程品晶; 98-99
49
高校法律日语教学中若干词汇辨析 郝轶君; 100-101+104
50
提高冶金专业本科生文献综述能力的探讨 周进东; 102-104
51
数学范式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侯英; 105-106
52
大学生课堂英语交际意愿与学习动机的相关性研究 王烨; 107-108
53
大数据背景下医学院校信息技术类课程教学体系改革探索 李超;陈兴智;杨枢;王辅之; 109-110+112
54
高职经济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实践解析 汤伶俐; 111-112
55
《弹性力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赵春香;南景富; 113-114
56
基于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改革的研究 朱晓洁; 115-116
57
基于CDIO模式的软件技术专业教学改革 朱亚玲;张睿敏; 117-118
58
关于独立学院考试方式改革的探索 陶花; 119-120
59
《发酵食品生产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与体会 侯会绒; 121+123
60
医学物理学教学改革与探索 谈笑玲; 122-123
61
高职高专院校思政课教法改革路径探索 赵忠庆; 124-125
62
探析能力本位教育在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谭晓渝; 126-127
63
浅议高职英语口语教学提高路径 刘旺余; 128+131
64
地方性大学学生学业倦怠问题探析——以黑龙江H大学为例 李爱; 129-131
65
论高职院校教学过程管理的实效性 焦丽梅; 132-133
66
微时代高校文秘工作的嬗变 李虹燕;王博; 134-135
67
信息技术在高校教学档案管理中的应用 王金伟; 136-137
68
浅谈高职教育营销的必要性 郭美云; 138-139
69
高职院校英语分层教学问题探讨 宋丽萍; 140-141
70
以移动微学习为基础的高职英语教学策略 钟丽君; 142-143
71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探析 李远杰; 144-145
72
职业素养培养之我见 袁家兰; 146+148
73
校企合作共同开发课程和教材的创新研究 任延俊; 147-148
74
高校学生科技创新工作对学风建设引领作用研究 党艳东;郭盼; 149-150+152
75
高校图书信息资料的社会服务担当 赵容; 151-152
76
浅析英语教育事业的发展 刘雪薇; 153-154+157
77
群众路线视域下的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探索 许可;陈福虽;杨姝媚; 155-157
78
刍议如何借用社会实践促进大学生就业能力提高 张徐; 158-159
79
组织设计理论视角下高校研究生党支部建设的思考 鲍金勇; 160-161+164
80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方法的研究——基于中国海洋大学的案例分析 张丽;王晓鹏;暴晓彤;迟瑞娟;杨柳; 162-164
81
MOOC对我国高校网络课程建设的影响研究 曹雨; 165-166
82
论高职法律文秘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杨肖宁; 167-168
83
高校双语教师教学胜任力评价体系建构研究 王树乔; 169-170
84
个性化因材施教人才培养探索——以城市园林分类培养分层教学为例 张金炜;祝志勇; 171-172
85
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的十大新思路 纪望平; 173-174
86
校企合作培养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人才工程创新能力的研究与实践 周东一;石楚平;袁文华; 175-177
87
人才培养过程监控与评价指标的探索与实践 冯天祥;张翠玲;郑杰三; 178-179
88
高职院校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实践教学探索 王再学;赵桂英; 180+183
89
基于建构主义的物理演示实验教学探索与实践 孙艳;刘旺盛;张立中; 181-183
90
以《水污染控制工程》为例的翻转课堂教学实践 叶林顺;潘涌璋;陆钢;李彦文; 184-185+187
91
关于房地产专业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化模式的探究 万婷; 186-187
92
口腔医学本科生手工技能大赛参赛体验的质性研究 雷蕾;康慕云;罗茂璇;陈勤; 188-189
93
应用物理学专业实践就业基地建设探索 吴俊芳;张崇辉;翟学军;王秋萍; 190-191
94
《护理学基础》课程融入人文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张永霞; 192-193
95
理想信念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性探析 马利; 194-195
96
基于包容性发展视角下的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窦靓;韩键; 196-197
97
大学生幸福观中常见的认识误区及纠偏——来自PERMA模式的启示 宋晓东;宋美霞; 198-199+202
98
研究生心理压力成因分析及缓解策略研究 赵建东; 200-202
99
关于《呼啸山庄》女性主义的解读 黄符燕;李彦; 203-204
100
《科技创新与应用》杂志征稿启示 205
101
刊发高教理论 交流高教经验 探索高教思路 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