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学创新官方 国内统一刊号:CN 11-5784/R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4985
* 投稿网站
中国医学创新
《 中国医学创新 》
级别:国家级     分类:医学    周期:旬刊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中国保健协会
国内刊号:CN 11-5784/R
国际刊号:ISSN 1674-4985
收稿编辑:QQ /电话2880067970 / 0531-85701017
投稿邮箱:zgyxcxzazhi@163.com
期刊名称 (*)投稿期刊名称
文章标题 (*)投稿论文的题目
作者姓名 (*)只需填写通讯作者
作者电话 (*)方便编辑及时沟通
作者邮箱 (*)方便编辑做详细用稿答复
上传稿件 (*)限word文件
投稿附言   
期刊信息
期刊名称:中国医学创新
主      编:师帅
出版周期:旬刊
出版地区:北京市
定      价:15.00元
收      录:知网、万方、维普、龙源
社      址:北京市丰台区菜户营58号财富西环15A05室
邮政编码:100054
范文-乳晕缘弧形小切口治疗120例乳腺良性肿瘤的手术分析-中国医学创新

 乳晕缘弧形小切口治疗120例乳腺良性肿瘤的手术分析

王合兵、肖坚、陈文新、杨炳林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三明第一医院乳腺科,365000
【摘要】目的:探讨经乳晕缘弧形小切口行乳房良性肿瘤切除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20 例经乳晕缘弧形小切口行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20例患者全部通过乳晕缘弧形小切口切除乳腺良性肿瘤,术后均未发生乳头坏死,疗效可靠,美容效果佳。结论:应用乳晕缘弧形小切口切除乳腺良性肿瘤技术可行,对乳腺腺体组织伤害小,切口隐蔽,瘢痕不明显,美容效果佳,是目前临床上乳腺良性肿瘤一种值得推广的手术方式。
【关键词】乳腺肿瘤;良性;乳晕缘切口;美容
【中图分类号】R737. 9【文献标识码】A
乳腺良性肿瘤是当今女性常见疾病,且大部分肿瘤病理为纤维腺瘤,青年女性罹患该病的概率较高。乳房作为女性的特征性审美器官,对外形的完美有更高
的要求。对于疾病的治疗不仅仅局限于治疗,并且对于外表的美观也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1]。传统手术是在患者的乳腺肿块表面行放射状切口,这样虽能较方便找到肿块但术后50%会留下较明显的手术疤痕,这对于患者的心理会留下一定程度的影响,特别对青年及未婚女性造成严重创伤[2]。因此,针对乳腺良性肿瘤的手术,为了做到既要保证对疾病治疗的彻底性,又要保持乳房完美外形与功能,本研究自2013 年5 月~ 2014 年4 月,采用乳晕缘弧形小切口手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瘤120 例,治疗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均为女性,共120 例,年龄13 ~ 58岁,平均39岁。肿瘤大小0.8cm ~ 6 cm,距乳晕距离0 ~ 6cm。所有患者术前常规行乳腺彩超、乳腺三算子及血氧功能成像检查,了解肿块血供情况、有无包膜及肿瘤灰度,必要时行乳腺钼钯检查,以排除恶变可能。本组患者均采取乳晕边缘小切口肿物切除或区段切除术手术治疗。
1.2.1.术前定位及标记:手术前先在乳房肿物表面用划线标记笔标识肿块部位;与相对应的乳晕外缘外内1 ~ 2 mm 弧形切口,多发良性肿瘤则选取能兼顾多处瘤体的切口标记切口线,切口线的长短需要根据瘤体的大小以及瘤体距离乳晕的距离而确定,切口弧线的长度与瘤体的大小呈正比关系,切口长度最长至乳晕周径的2 /3,防止术后患者发生感觉异常以及乳头缺血现象[3]。同时切口尽可能避开左乳4 点钟、右乳8 点钟位置,如肿块位于此位置,则切口适当向外上或外下偏移,沿乳晕外缘走向。
1.2.2.手术操作:
麻醉完毕后,常规术区消毒铺巾,按设计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至腺体表面,继而向肿块方向分离皮瓣。并且在游离皮瓣时,注意保留乳头乳晕下方的一薄层
不得短于术前标记的远端部位,将皮肤及浅筋膜依次牵开从而使腺体获得充分暴露。将肿瘤向乳晕区推进,另一手则通过血管钳将肿瘤远端腺体提起并进行切开操作,若患者存在明显包膜则沿包膜外进行潜性分离,然后将肿瘤完整切除[4],
作者简介:王合兵 男(1978-) 山东籍,福建医科大学附属三明第一医院乳腺科,从事乳腺肿瘤临床研究 (whb1568@163.com)
若肿块浅表,至肿瘤外缘后,应用血管钳牵拉肿块周围腺体,呈放射状切开腺体
( 避免损伤乳腺导管) ,将肿块暴露于手术视野,将其完整切除。术中触之不清或多个小肿块集中在一个区域,可在标记处行区段切除术。术中对打开腺体采用缝扎或电凝法彻底止血,并将其间断缝合。若肿瘤位置较深或没有包膜,则可以对腺体进行逐层钝性分离,同时结合术前定位及手术过程中探查的具体情况进行区段切除或肿瘤切除。应用电凝对腺体残面进行止血处理,为了保持乳房形态,无需进行常规缝合,根据手术情况以及患者具体的身体状况留置负压引流片,避免发生局部积液以及感染等现象。应用可吸收线缝合皮下组织以及真皮质,并予以减张缝合,可吸收线皮内缝合皮肤切口,有效控制瘢痕形成。手术完成后对患者局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持续包扎12 ~ 48h,避免发生出血以及积液,手术完成后9d 即可将缝线拆除皮内缝合线[5]。
二.结果
本组120 例, 112 例一期愈合,3例切口下血肿裂开引流后二次缝合愈合,发生残腔积液5 例,经穿刺抽液包扎1-2周后恢复。无切口感染。术后95 例获随访,随访时间1~ 2 年。结果手术瘢痕不明显,乳房外观满意。病理检查结果: 乳腺纤维腺瘤75 例,乳腺腺病15 例,乳房脂肪瘤4例,乳腺囊肿20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6 例。
讨论
当今乳腺肿瘤的发病率不断增加,尤其是乳腺纤维腺瘤是困扰年轻女性的头号肿瘤,对于乳腺良性肿瘤,尤其是35岁以后女性,如果确诊需立即手术切除,手术切除后绝大多数患者能治愈。传统常采用在乳腺肿块表面行放射状切口,以便手术中方便找到肿块, 但术后往往遗留较为明显的手术疤痕, 往往会影响乳房美观, 给病人心理造成一定影响。本手术组手术采用乳晕弧形切口,具有切口部位隐蔽,术后瘢痕小,美容效果好等优点。乳晕皮肤薄,弹性和韧性好采用乳晕边缘环乳晕切口可以切除任何区域的肿块,且乳头乳晕的血供非常丰富,术后不影响乳头乳晕的血供。因此,能通过乳晕弧形切口完成的手术尽量采用此类切口[6]。此外沿大乳管走向潜行剥离,使乳房表面皮肤与乳腺腺体分离,对乳管的损伤小,容易分离且出血量少。乳晕弧形切口遵循了手术切口选择的原则。而且术后美容缝合,减少手术瘢痕的形成。从而达到了良好治疗及美容的效果。采用的方式是皮内连续缝合,术后愈合时疤痕会很隐蔽,并不容易发现,相比在肿瘤部位直接切除的方法更加美观,赢得患者的满意。
关于乳晕缘弧形小切口治疗乳腺良性肿瘤,我们的体会是:
术前要完善检查,如乳腺彩超、乳腺钼靶超或乳腺三算子血氧功能成像等检
查以排除恶性肿瘤的可能。②针对肿块较大时或小于1cm肿块,尽量选择全身麻醉,否则局麻后局部组织肿胀,小切口难以完整切除或术中难以找到小肿瘤,造成漏切可能。③对于肿瘤大于5 cm 的,肿瘤切除困难,腺体残腔大。此时切口可延长至乳晕周径三分之二;残腔要充分止血,残腔可由渗出液形成血清肿填充,保持乳房的外形。④对于肿瘤距离乳晕边缘3-6 cm 的肿瘤,由于乳房的活动性大,先将乳晕切口推向肿瘤上方,再自乳腺组织表面向肿瘤方向潜行剥离,避免损伤乳腺管,以免术后患者哺乳时导致乳汁淤积,同时可减少出血。⑤切除的组织全部送病理检查,以免漏诊恶性肿瘤。⑥支配乳头的神经主要来自第4 肋间神经外侧皮支; 第4 肋间神经外侧皮支于左乳4 点钟、右乳8 点钟位置进入乳头乳晕区,所以在乳腺术中切口应尽量避开左乳4 点钟、右乳8 点钟的外侧皮支出没位置,以免造成乳头、乳晕的感觉及勃起功能障碍[7]。⑦对于硕大的乳房、明显下垂型乳房的边缘性肿瘤,硕大乳房的边缘性肿瘤不适合行乳晕切口切除;例如位于外上象限近尾叶处或位于下垂型乳房的内外下象限交界处的边缘肿瘤,按本方法操作则十分困难,过大的剥离范围增加手术的创伤,因此,此类肿瘤可选择在腋下皱襞或乳房下缘作与乳晕相平行的弧形切口,潜行剥离切除肿块,切口亦相当隐蔽,亦收到相当佳的美容效果[8]。
总之,本组手术切口行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充分了利用乳晕皮肤的特点,只要精细操作,掌握好适应症,能克服显露、操作的困难,术后瘢痕小、切口隐蔽,符合美容原则,在治疗效果好的同时,不失美观性,是一种很好的治疗手段,值得临床上广泛运用,尤其适合尚未具备开展微创麦默通手术的基层医院。
[1]蔡清萍,王强,项洪刚,等.Mammotome 旋切术在乳腺良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5,5(9):759-767.
[2]黄梅,杨海燕.经乳晕弧形切口切除乳腺纤维瘤疗效分析[C].第十届全国中医暨中西医结合乳腺病学术会议论文集,2007.135.
[3]袁锋,谭同军,严雄,等.经乳晕缘切口行乳房良性肿瘤切除术185 例分析[J].《淮海医药》2014 ,9 (32) :469-470.
[4]王晓华,陈建安,华伟. 经乳晕切口行乳腺良性肿块切除术的临床应用[J].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2009,3 ( 2) : 528 - 529.
[5] 侯英奎,张剑锋,王少渊,等.经乳晕切口行乳腺良性肿瘤切除的手术体会[J].四川医学,2012,33 ( 11) : 1960 - 1961.
[6]冀峰.乳晕边缘小切口切除乳腺良性肿瘤体会 [J]. 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12,8(10):312-313.
[7]李翔,刘丰春. 乳头、乳晕区神经分布的应用解剖特点[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11( 4) : 795-797.
[8]吴锦昌,何琳,邹立新,等. 经乳晕切口行乳腺良性肿瘤切除的临床意义[J].广东医学院学报,2006,24( 2) : 147-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