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传统医药官方 国内统一刊号:CN 42-1727/R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3-2197
* 投稿网站
亚太传统医药
《 亚太传统医药 》
级别:省级     分类:医学    周期:半月刊
主管单位:湖北省科技厅
主办单位:中国民族医药学会;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
国内刊号:CN 42-1727/R
国际刊号:ISSN 1673-2197
收稿编辑:QQ /电话2880067970 / 0531-85701017
投稿邮箱:ytctyyzazhi@163.com
期刊名称 (*)投稿期刊名称
文章标题 (*)投稿论文的题目
作者姓名 (*)只需填写通讯作者
作者电话 (*)方便编辑及时沟通
作者邮箱 (*)方便编辑做详细用稿答复
上传稿件 (*)限word文件
投稿附言   
期刊信息
期刊名称:亚太传统医药
主      编:王尚勇
出版周期:半月刊
出版地区:湖北省武汉市
定      价:18.00元
收      录:知网、万方、龙源
社      址:武汉市洪山路2号湖北科技大厦D座5楼
邮政编码:430071
范文-《神农本草经》服药方法在中成药中的应用探讨-亚太传统医药

 《神农本草经》服药方法在中成药中的应用探讨

郎万吉 张红银  沈宇伦  陈世玲
(云南省肿瘤医院    650118)
摘要:中药汤剂与中成药是中医治疗疾病两种不同的剂型,《神农本草经》因病位、因时的服药方法在汤剂应用中收到较好的疗效,临床中用于指导中成药的服用,最大限度地发挥中成药治疗疾病的作用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神农本草经    中成药
中图分类号:R 281.2
《神农本草经》服药方法受到历代医家的重视,在中药汤剂与中成药两种不同剂型的服用中,近年来国内学者用于中药汤剂服用研究报导较多,我们依据《神农本草经》因病位、因时的服药方法指导患者服用中成药,较能很好地发挥中成药的治疗效果,现对该服药方法探讨如下:
1、重视脾胃对服药时间的影响
《神农本草经》序录中:“病在胸膈以上者,先食后服药。病在心腹以下者,先服药后食。病在四肢,血脉者,宜空腹而在旦。病在骨髓者,宜饱满而在夜”。[1]在这里,《神农本草经》服药方法强调病位与服药时间的关系,这里的“食前、食后、在旦、在夜,”服药时间是根据脾胃之气决定。脾气主升,食后脾气升发,食后服药,引动药气上升;胃气主降,食后胃气下降,食前服药,引药气下行。为达到更为有效的治病目的,服药方式借助脾胃的功能求变。
心(胃)以上者如头颈、胸部的疾病,其病变部位在上,药之气味不易达到,服药宜在饭后,其目的是使“药气”借助“脾气”上升,食物之质停留胃中减缓药气下降,使药气尽可能多地到达病所,故“食后服药”。心(胃)以下者如肝、肾、腹的疾病,病变部位在下,服药宜在饭前,借助食后胃气下降促使药气尽快到达病位,发挥治疗作用,故食前服。
至于在旦在夜的服药,古人强调天人合一,重视一日阴阳之气对人体阴阳之气的影响,依据是病变部位在里在表的阴阳理论与一日时辰阴阳的对应关系,如病在四肢血脉,宜空服在旦,借天阳之气向外升发,四肢为表属阳,又血脉以“动”为常,则动为阳。服药宜在旦是借助清晨天阳升发之气引导药物走四肢入血脉。病在骨髓,宜饱满而在夜者。骨髓里阴之地,夜里饱满服药,夜间三阴主令,使药物借助夜间收敛之气入“里”到达骨髓,发挥治疗作用。
2、后世医家对服药方法的完善
《神农本草经》服药方法对后世影响极大,张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两书中的方后注用药更加详细,为依病服药提供了大量临床应用方法[2],至元•王好古《汤液本草》提出:“药气与食气不欲相逢,食气消则服药,药气消则进食,所谓食前食后盖有义在其中也”,这里,首先明白中医对药食气味认识,中医认为,饮食气味是营养人体全身的物质,以甘平微温为主,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活动的基本物质。药物气味是医生依据药物气味不同,对不同的脏腑经络疾病有不同治疗作用的一种特殊物质,专用于治疗人体疾病,所用药物四气五味均有,以治疗目的为准,用药依据是中药的“气味”。清•赵其光《本草求原•凡例》“凡所谓某物入……之类,皆气味到彼耳,非其质能到彼也,”提示中医用药治病用的是气,而不是质。因此,古人认为,服药方法与这种药气的运行有极大的关系,临床治疗疾病为避免药气与食气相互干扰,应该是服药与进食分开,方能更好地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当今学者的研究是相隔30分钟至60分钟[3]为宜,即可以避免药气与食气相互干扰。
3、指导中成药服用的现实意义
某个中成药与某个中药汤剂的药味剂量组成相同,只是剂型不同,其作用功效应是相同的,临床治疗效果应是相等,其治疗结果不相等时,往往是在应用上出现偏差。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依据处方临床诊断,药品名称和用法用量等信息,指导患者服用中成药时,以脾胃为准,按《神农本草经》因病位、因时的方法服药作为尝试,如肿瘤患者放、化疗结束后,口服中成药调养受伤害的人体正气,提高免疫力,防止复发或转移。若医生处方是康力欣胶囊、复方斑蝥胶囊、华蟾素胶囊,鸦胆子油乳软胶囊等抗肿瘤药时。病位在头颈部如鼻咽癌、胸部的肺癌、乳腺癌等,则嘱患者饭后1小时服用药物,肝癌,腹部的大肠癌、妇科肿瘤则嘱在餐前1小时服药。对具有扶正作用的百令胶囊、苁蓉益肾颗粒、益气维血胶囊、生血宝合剂等药物,则应嘱患者在饭前1小时服用,其目的是使药气借助食气更好地调理脏腑功能,达到扶正的目的。这种用药方式,通过长期不定时与患者交流治疗结果,反应较好,得到患者的认可。
4、讨论
用《神农本草经》服药方法指导患者应用中成药,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虽然我们仅从肿瘤专科服药的角度进行探讨。《神农本草经》是古代药物学专著,是书所有内容是多方面的,对当今临床各科疾病的治疗用药都适用,就药物学而言,几乎是全方位多层次的[4]。中成药是在古代或当今有效验方“汤剂”的基础上应用现代科技研发出的一类药物,有其各自的适应症,所治病位也不同。我们认为,其《神农本草经》的服药方法无论是中药汤剂或中成药均可适用,临床医生治疗疾病选用中成药时,讲究药症对应,用药治疗不放过一个细节,选用药物仔细斟酌,目的是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但在服药时,不按病位高低,在表在里,服药不讲在食前、食后、在旦、在夜,不顺应天地人的阴阳变化,很难发挥中成药的作用,对治疗效果是不理想的,潘振彬[5]的研究也提示了依时服药的重要性。因此我们认为,《神农本草经》服药方法不仅适用于中药汤剂,也适用于中成药的服用指导,是中成药服用的理论基础之一。
《神农本草经》的服药规定,有中国朴素的古典哲学思想。表面上看起来粗放,但包含着自然的哲理,有可操作性,在实际治疗中往往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从汉•张仲景《伤寒论》始,至元•王好古《汤液本草》,明•陈嘉谟《本草蒙筌》等历代名医都非常强调这种服药方法,其病位的高低定位是以心(胃)为准,清••黄元御《四圣心源》与民国•彭子益《圆运动的古中医学》等许多医家有明确的界定。
虽然《神农本草经》离现代久远,但是对今天的中医药临床仍然适用,君不知“不读《本草》,无以发《素》《难》治病之玄机,是故《本草》也,方药之根柢,医学之指南也。”[6]明•方有执谓:“医之为道,肇始于《本草经》,阐明于《素》《难》,至《伤寒论》而大备焉。”[7]从这些论著的提示中,历代从事医疗事业的学者,均认为《神农本草经》的理论对临床治疗有极大的指导作用,我们把古中医药理论用在今天的实际工作,是从事医院药学的药师对古中医药学理论实际应用的初步尝试,更多的工作需同行进一步共同探讨。
参考文献
1、清•顾观光集,杨鹏举校. 神农本草经[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7:7.
2、朱 娜,曹雪明,李怡贞. 《伤寒论》服药方法的探讨[J].四川中医,2006,24(9):21—22
3、马德宇,浅谈如何科学地服用中药汤剂. 求医问药•下半月刊,2011,9(9):222—223
4、张登本,孙理军,汪 丹. 《神农本草经》的学术贡献——《神农本草经》研究述评之三[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0,28(6) :1130—1134.
5、潘振彬,人体昼夜阴阳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探讨[J].中医研究,1995,8(2):22—25
6、明•陈嘉谟撰,陈湘萍,王淑民校注. 本草名著集成•本草蒙筌,第1版[M]. 北京:华夏出版社,1998:60.
7、明•方有执著,陈居伟校注. 伤寒论条辨[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9:2.
作者简介:郎万吉(1958—),男,云南省肿瘤医院主管药师,研究方向为中医药治疗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