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诊断与治疗官方 国内统一刊号:CN 36-1160/R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1-8174
* 投稿网站
现代诊断与治疗
《 现代诊断与治疗 》
级别:国家级     分类:医学    周期:半月刊
主管单位:南昌市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南昌市医学会,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
国内刊号:CN 36-1160/R
国际刊号:ISSN 1001-8174
收稿编辑:QQ /电话2880067970 / 0531-85701017
投稿邮箱:
期刊名称 (*)投稿期刊名称
文章标题 (*)投稿论文的题目
作者姓名 (*)只需填写通讯作者
作者电话 (*)方便编辑及时沟通
作者邮箱 (*)方便编辑做详细用稿答复
上传稿件 (*)限word文件
投稿附言   
期刊信息
期刊名称:现代诊断与治疗
主      编:黄之前
出版周期:半月刊
出版地区:江西省南昌市
定      价:15.00元
收      录:知网、万方、维普
社      址:江西省南昌市井冈山大道198号
邮政编码:330001
范文-213例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结果分析-现代诊断与治疗

  213例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结果分析

叶怡   陈佩雷 徐逸娜
乐清人民医院药剂科 浙江 乐清 325600
摘要:目的:探讨丙戊酸钠血药浓度与剂量的关系及根据血药浓度调整给药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2013年内监测过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的患者,按不同给药剂量及是否根据血药浓度结果调整过给药进行分组疗效分析。统计学处理用SPSS 20.0软件。结果:在213例监测结果中,达到有效治疗浓度的仅占62.4 %,其中根据血药浓度调整给药后,达到有效血药浓度的比例(77.94%)大于未经调整给药的患者(55.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整后患者的控制率(91.17%)也较调整前(62.75%)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戊酸钠血药浓度个体差异大,因此在服药期间应适时进行血药浓度监测,及时调整给药剂量,以提高临床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实现个体化治疗。
关键词:丙戊酸钠;剂量;血药浓度;监测
丙戊酸钠因其抗痫谱广、疗效好、起效快、复发率低等特点[1],已作为一线抗癫痫药广泛用于癫痫患者的防治。但近年来的数据显示,总体上丙戊酸钠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临床中,患者的服药剂量通常依据医生的经验给药,据记录,丙戊酸钠的有效血药浓度为50~100mg•L-1[2],但由于其治疗指数低,体内过程与疗效的个体差异大[3],患者服药后疗效不可确定,因此,通常需要进行血药浓度监测来判断患者用药后是否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现对我院使用丙戊酸钠且进行了血药浓度监测的患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探索血药浓度监测的临床意义,旨在为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调查分析我院2013年1~12月期间使用丙戊酸钠且进行了血药浓度监测的213例成年患者。其中男性有138例,女性有75例,年龄为16个月~92岁,其中单独使用丙戊酸钠的有172例,联合用药41例。
制定调查表,登记每位患者的血药浓度数据值,并逐一查询患者的相关情况,包括年龄、性别、服药剂量、联合用药及是否调整过用药等情况,按服药剂量不同及是否调整过给药进行归类,分析其血药浓度影响因素及根据血药浓度调整给药的临床意义。统计学处理用SPSS 20.0软件,计数资料率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与分析
经统计,本院在临床上使用丙戊酸钠治疗癫痫时所使用的剂量共有18种情况,其中500mg/d、1000mg/d的使用剂量最为常见。本次调查的213例中,达到有效血药浓度的患者有133例(62.4 %);低于有效血药浓度的有60例(28.2 %);高于有效浓度未达到中毒浓度的有15例(7.1 %);达到中毒浓度的有5例(2.3 %)。
2.1 患者血药浓度监测结果数据分析
   在同一剂量下患者使用丙戊酸钠后,其血药浓度监测结果没有统一规律,相互之间个体差异较大,最高血药浓度与最低血药浓度相差较大。服用不同剂量的丙戊酸钠后,患者的血药浓度也没有一个固定的浓度范围。
2.2 剂量调整前后患者疗效分析
疗效判定一般依据如下标准,即“显效”为发作次数减少75% 以上;“有效”为发作次数减少50%~75%;“效差”为发作次数减少25%~50%;“无效”为发作次数减少25%以下。在所调查的213例患者中发现,有68例患者在血药浓度监测后进行过剂量调整。
把血药浓度在50~100 mg•L-1范围内归类为有效血药浓度组,未调整剂量和调整剂量组的有效例数分别为80,53;高于或低于血药浓度组合并为未达标血药浓度组,未调整剂量和调整剂量组的未达标例数分别为65,15。丙戊酸钠剂量调整过的患者,其监测结果达到有效浓度范围的比例(77.94%)大于未调整过剂量的患者比例(55.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10.233  p<0.05)。
 以显效加有效归类为控制组,未调整剂量和调整剂量的控制组人数分别为91,62;效差加无效归类为未控制组,未调整剂量和调整剂量的未控制组人数分别为54,6。调整过剂量组人数的控制率(91.17%)较未调整过剂量组控制率(62.75%)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18.476  p<0.05)。
3 讨论
2013年本院使用丙戊酸钠治疗癫痫疗效总体未达到理想状态,达到有效血药浓度的患者占62.4 %,相同剂量和不同剂量丙戊酸钠服药后无统一规律可循,个体差异较为明显,这主要是由于丙戊酸钠在体内代谢的个体差异较大所致。丙戊酸钠的代谢是通过肝脏的P450酶完成的,而P450酶是具有多态性的酶系,其酶活性大小是由基因表型决定,因此基因突变可引起酶的活性和数量的突变,从而引起代谢的显著差异[4],使得不同个体在使用丙戊酸钠后存在显著差异。丙戊酸钠初始常规用药应当依据人体重给药,但临床上丙戊酸钠的给药剂量通常依据临床医生的经验给药。因此,当出现体重偏胖或偏瘦的患者,临床医生应当特别注意给药剂量问题,及时进行血药浓度监测。
单药治疗是目前公认的癫痫治疗原则[5]。但有些情况下,患者必须联合用药方可较好地控制病症。经调查,联合用药者共有41例,有21例患者未达有效血药浓度范围,占51.22%;14例患者高于有效血药浓度范围,占34.15 %。一般情况下,与卡马西平等有酶诱导作用的药物联用,会使丙戊酸钠的血药浓度降低。当丙戊酸钠与卡马西平合用时,丙戊酸钠会增加卡马西平的代谢,以及由于卡马西平的自身诱导作用,导致丙戊酸钠的血药浓度下降约20 %~25 %[6];而与碳青霉烯类药物,如美罗培南等联用,已有报告称当丙戊酸钠与其共同服用时可导致丙戊酸钠在两天内浓度减少60%~100%;当与西咪替丁、红霉素联用时会抑制肝脏代谢,使丙戊酸血药浓度上升;以及与阿司匹林等血浆蛋白结合力高的药物联用时,会使游离形态的丙戊酸钠的血浆浓度升高。因此当与这些药联用的时候更需要测定血药浓度。
血药浓度监测结果是否在有效治疗范围内并不是衡量丙戊酸钠是否发挥疗效的唯一标准,血药浓度未达有效浓度范围之内的患者未必不能有效治疗病症;同理,血药浓度监测结果达到有效浓度范围的患者也不一定能够得到有效的治疗。但是,丙戊酸钠血药浓度与临床疗效的相关性却很大,根据血药浓度监测值进行调整后患者的控制率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因此,进行血药浓度监测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用药参考。 
参考文献
[1] 曾妙甜.2009-2010 年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监测数据分析[J].解放军药学学报,2012,28(3):278-280.
[2] 国家药典委员会编.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化学药和生物制品卷[S].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3] 张华芸,李百开.丙戊酸钠治疗儿童癫痫的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分析[J].儿科药学杂志,2003, 9( 2):29.
[4]季闽春,王永铭. 细胞色素P4502D6的多态性研究[J].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00,16 (3):2251.
[5]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癫痫病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6]徐学敏,李振芳.小儿治疗药物检测[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7,17 (3):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