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药文献杂志官方 国内统一刊号:CN 11-9355/R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5-8242
* 投稿网站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
《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 》
级别:国家级     分类:医学    周期:旬刊
主管单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单位: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国内刊号:CN 11-9355/R
国际刊号:ISSN 2095-8242
收稿编辑:QQ /电话2880067970 / 0531-85701017
投稿邮箱:lcyiyaowenxian@163.com
期刊名称 (*)投稿期刊名称
文章标题 (*)投稿论文的题目
作者姓名 (*)只需填写通讯作者
作者电话 (*)方便编辑及时沟通
作者邮箱 (*)方便编辑做详细用稿答复
上传稿件 (*)限word文件
投稿附言   
期刊信息
期刊名称:临床医药文献杂志
主      编:王镭
出版周期:旬刊
出版地区:北京市
定      价:28.00元
收      录:知网、万方、维普、龙源
社      址:北京市菜户营58号财富西环502
邮政编码:100054
范文-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所致过敏反应文献概述-临床医药文献杂志

 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所致过敏反应文献概述

曹蕾
(马鞍山市中心医院南山分院,安徽 马鞍山243000)
 
【摘要】盐酸氨溴索为化痰药溴己新的体内活性代谢物,具有促进粘痰排出及溶解分泌物的特性,能有效改善呼吸状况。随着临床广泛使用,有关该药致过敏的不良反应不断被报道,临床亟须重视这个问题,防患于未然,以便更好地促进合理用药,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危。
【关键词】盐酸氨溴索 过敏 文献概述 不良反应
 
盐酸氨溴索为化痰药溴己新的体内活性代谢物[1],具有促进粘痰排出及溶解分泌物的特性,能有效改善呼吸状况。临床上通常用于急慢性呼吸道疾病,如慢性支气管肺炎急性加重、喘息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及支气管哮喘的祛痰治疗;术后肺部并发症的预防性治疗;早产儿及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IRDS)的治疗。近年来,随着在临床上的广泛使用,其有关过敏反应病例的文献报道也越来越多,现概述如下:
张会娜等报道,患儿男,8个月,咳嗽3d,发烧2d,诊断为急性支气管炎。入院后,给予10%葡萄糖加阿奇霉素0.08g静滴,盐酸氨溴索注射液100ml静滴。患儿在更换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后5min后,患儿出现风团样皮疹,以耳后、颈部、臀部居多,伴痒感,考虑为盐酸氨溴索过敏所致荨麻疹,立即更换10%葡萄糖100ml加维生素C0.5g静滴。2h后皮疹逐渐减轻,于次日给予10%葡萄糖100ml加复方甘草酸铵4ml静滴,2d后皮疹消退。
张晓娟报道,患儿男,2岁,因间断发热,咳嗽2d,初步诊断为急性支气管炎。经头孢呋辛钠皮试阴性后,给予对症治疗3d后患儿体温正常,咳嗽明显减轻,但有痰且不易咳出。于第4d修改治疗方案,保留0.9%氯化钠注射液60ml+头孢呋辛钠1.0g静脉滴注,另加5%葡萄糖注射液70ml+氨溴索注射液7.5mg静脉滴注。第1组治疗过程一切正常,第2组当输液量约20ml时,患儿突然恶心并呕吐,面色苍白,精神萎靡;当滴入约50ml时,患儿又出现寒战、气憋、呼吸粗而急促其他体征出现异常,考虑发生过敏反应。立即停止输液,予以吸氧,静推地塞米松注射液5mg,静脉滴注5%葡萄糖注射液100ml+10%葡萄糖酸钙10ml+维生素C1.0g,约10min后,患儿寒战、气憋消失,呼吸逐渐平稳。
熊贤兵等报道,患者男,88岁,因“咳嗽、咳白色粘液痰”入院,入院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等。于次日遵医嘱第1组输液予以盐酸氨溴索葡萄糖注射液15mg,ivd,滴速约35滴/min,滴注完后,患者出现气喘,随后畏寒、发热,立即给予心电监护及低流量吸氧。体检:T38.5℃,P104次/min,R28次/min,BP118/58mmHg,SPO298%,急查心电图未见明显异常,考虑盐酸氨溴索葡萄糖引起的不良反应。静注地塞米松磷酸钠5mg,5min后畏寒、寒战症状缓解,继续给予对症治疗并观察到第2天未见异常。
谢晶莹报道,患者男,72岁,因输尿管结石术后痰液难以咳出,而咳嗽不止。给予0.9%氯化钠+糜蛋白酶4000u,地塞米松5mg雾化吸入,症状缓解,遂在原有治疗方案上加用0.9%氯化钠100ml+盐酸氨溴索注射液30mg,使用至第3天,当这组输液结束时,患者突然感觉心慌、心悸,胸闷,喘不过气等症状,立即给予地塞米松10mg,非那根25mg肌注,吸氧,数分钟后症状缓解。考虑为氨溴索注射液不良反应,即停用氨溴索,而照常使用其他2组输液,未出现上述症状。
黎水娟报道,患者女,38岁,因发烧、咳嗽、咳痰3天就诊,体检发现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痰鸣音,考虑支气管炎。给予第三代头孢菌素抗炎,联合氨溴索注射液30mg静脉滴注,在滴入约20ml时患者感到呼吸困难、胸闷、手发麻等不适,立即停药,给予地塞米松10mg静推,吸氧,数分钟后胸闷缓解,呼吸平稳。
平平报道,患者男,69岁,因发热1d,咳嗽3d入院,查体:右肺呼吸音弱,可闻及少量湿性啰音,心肺无异常。应用抗生素治疗第3天遵医嘱家用生理盐水100ml+盐酸氨溴索注射液30mg静点,输入约15min后患者出现颜面部皮肤瘙痒伴红色皮疹,继而波及全身,且出现双侧眼脸水肿。立即停用,该生理盐水250ml+地塞米松5mg静点,马来酸氯苯那敏10mg肌肉注射。5min后患者诉周身瘙痒症状消失,皮疹较前消退,后予以口服马来酸氯苯那敏3d后症状均消失。
李丽君报道,患者女,38岁,剖腹产术后给予青霉素800万单位与0.5%甲硝唑静脉滴注3d后,因肺部感染,有痰,给予氨溴索注射液15mg静脉滴注,用药后出现胃部灼热症状。因使用青霉素和甲硝唑静脉滴注3d均未出现胃部灼热症状,故考虑为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立即停药,症状即缓解。
盐酸氨溴索注射液作为呼吸系统疾病的常备药品,在临床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我们也看到,药品就好比双刃剑,既有治疗疾病的作用,但也存在毒副作用,药物的安全性是相对而言的,不能因为临床常用而忽视其潜在不良反应的发生。作为医务人员,在用药前也要仔细询问患者的既往史,有无食物、药物及皮肤等过敏史,用药过程要严密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特别是初次使用的药物。
参考文献:
[1]易春霞.氨溴索药理机制、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现状的概述[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