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与康复医学官方 国内统一刊号:CN 44-1667/R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8-1879
* 投稿网站
按摩与康复医学
《 按摩与康复医学 》
级别:省级     分类:医学    周期:半月刊
主管单位:广东省卫生厅/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单位:广东省中医研究所
国内刊号:CN 44-1667/R
国际刊号:ISSN 1008-1879
收稿编辑:QQ /电话2880067970 / 0531-85701017
投稿邮箱:kangfuyixue@163.com
期刊名称 (*)投稿期刊名称
文章标题 (*)投稿论文的题目
作者姓名 (*)只需填写通讯作者
作者电话 (*)方便编辑及时沟通
作者邮箱 (*)方便编辑做详细用稿答复
上传稿件 (*)限word文件
投稿附言   
期刊信息
期刊名称:按摩与康复医学
主      编:孙冬梅
出版周期:半月刊
出版地区:广东省广州市
定      价:10.00元
收      录:万方、维普
社      址: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恒福路60号
邮政编码:510095
范文-中药四气的系统文献阐明研究-按摩与康复医学

 中药四气的系统文献阐明研究

赵梁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库尔勒医院 新疆库尔勒 841000
摘要:目的:回顾历代医家对中药四气理论的研究论述。方法:查阅中医文献的方法,以药物四气研究为主要研究对象。结果:中药四气理论从单纯的理论形式发展成为临床所用,成为指导临床的重要理论基础。结论:四气理论作为整个中医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理论上有所突破,还在应用上更加广泛,成为药性理论的首要内容。
关键词:中医文献 中药四气 理论研究
[中图分类号] R22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四气又称四性,是指药物有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它反映了药物对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的作用倾向[1]。四气的具体所指,历代医家有不同看法,而且在历代各家著作中对四气的具体描述也各不相同。四气为药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药物作用的主要理论依据之一,直接为临床实践提供理论依据,成为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几千年来临床用药经验的结晶。是传统医药对中药作用性质和功能的高度概括。
《神农本草经》中记载:“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2],并且在其所收药物条下加以标注。该书所载药物的四性可归纳为寒、微寒、平、微温、温五类。之后各医家又有多种称谓,如甚寒、颇寒、甚寒凉、暖、冷、大冷、至冷等。然而中药的四气总归不过寒、热两种,与阴阳相对应,其余便是在程度上有所不同。另外,虽然多提寒热温凉,平性也是重要的一种四性描述,只是平性是相对而言,因此,现在一般指“寒、热、温、凉、平”五种描述,称为四气者,是沿用古人的一种说法。《神农本草经》正式提出“四气”之说,明确指出了四气的概念及四性理论对临床治疗的指导作用。为后世的药性理论尤其是四性理论奠定了扎实的基础。《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中“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治寒以热,治热以寒”[3]。这些提法虽然没有明确指出是药物的四气,但已经是药物四气的一种表述了。此后历代医家的本草著作均以此为基础沿用至今,并不断进行肯定和补充。且《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阳化气,阴成形”,“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4]。这些论述不仅为四气的提出提供了理论基础,也成为后世医家“四气禀受于天”之说的主要依据。由此可见,《黄帝内经》的问世,为中药四气的提出提供了理论基础。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说:“《药对》曰,古之善为医者,皆自采药,审其体性所主,取其时节早晚,早则药势未成,晚则盛势己歇,今之为医不自采药,且不委节气早晚,只共采取,用以为药,又不知冷热消息,分两多少,徒有疗病之心,永无必愈之效”[5],说明了药性禀受于天的理论。
到了宋金元时期,四气理论已经在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有毒无毒中占首要位置。许多医家讨论了四气禀受于天的理论。《图经本草》:“凡采药,其根物多以二月、八月采者,谓春初津润始萌,未冲枝叶,势力淳浓故也。至秋枝叶津润归流于下。今即事验之,春宁宜早,秋宁宜晚。据此文意,采根者,须晚秋以后,初春以前,欲其苗梗枯落,至未萌芽时,气味正完,乃可采耳”[6],蕴含着取类比象和四性禀受于天的理论。《本草衍义》中“兔,有白毛者,全得金之气也,入药尤功。余兔至秋深时则可食,金气全也。才至春夏,其味变”[7]。将四气禀受于天的理论用于对具体中药四性的分析。张元素在《医学启源•用药备旨》中有“气为阳,气厚为纯阳,气薄为阳中之阴……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8]是对《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内容的发挥。李东垣在《珍珠囊补遗药性赋》中指出:“不问所病,或温或凉,或热或寒。如春时有疾,于所用药内加清凉之药。夏月有疾,加大寒之药。秋月有疾,加温气之药。冬月有疾,加大热之药。是不绝生化之源也”[9],也是同样的道理。且李东垣《脾胃论》中说:“一物之内,气味兼有,一药之中,理性具焉,主对治疗,由是而出”,表明了四气理论在指导临床用药中的主导作用。
明代张景岳在《景岳全书•卷一•十问篇》中说:“气本乎天,气有四,曰寒热温凉是也……温热者,天之阳,寒凉者,天之阴也”[10],明确表明了四性禀受于天的观点。并开篇便指出“药物众多,各一其性,宜否成殊,难以尽识。用者不得其要,未免多误”,还讲到“用药之道无他也,惟在精其气味,识其阴阳,则药味虽多,可得其要矣”,也是强调掌握四气理论的重要性。清代徐大椿又在《神农本草经百种录》丹砂条下指出“性”入腹后才发生,“丹砂,味甘,微寒。甘言味,寒言性,何以不言色与气?盖入口则知其味,入腹则知其性,若色与气则在下文主治之中可推而知之也”。说明药物的四气与所作用的机体有关。明清时期医家继承前人经验,并对四气理论进一步深化与完善。在这一个时期,对四气理论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从强调四气对临床治疗的重要指导作用,四气的产生,四气的描述形式等各个方面开展了研究。有更多的医家强调四气的重要性,并且在其著作中表达出来。
近年来,邓先瑜对《本草纲目》的药物气味进行研究[11],指出李时珍对前人的认识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重视实践,同时对新增药物,如前人资料阙如,自己又缺乏实践体验,李时珍采取宁缺勿滥的态度。同时李时珍还很重视炮制[12]所引起的气味变化。指出当今人们在学术研究、临床研究和新药开发上轻视药物气味的巨大指导价值,使药物气味与炮制、功用处于松散和脱节状态,指出药物气味是临床疗效的依据和根本,忽视了中药气味的研究,就失去了中药学研究的特色和根本。
综上所述,通过对历代本草著作及相关文献的研究,发现四气理论作为中医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过前人长期的医疗实践,在对各种药物的性质及其疗效不断深化了解与认识的基础上,结合药物作用于人体的不同表现进行概括和总结而来。四气理论蓬勃发展,不仅在理论上有所突破,还在应用上更加广泛,成为药性理论的首要内容。
 
参考文献
[1]宋光熠.中药药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5.
[2]马继兴.神农本草经辑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22.
[3]人民卫生出版社.黄帝内经•素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8.
[4]人民卫生出版社.黄帝内经•素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02
[5]人民卫生出版社.备急千金要方校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6
[6]苏颖 赵宏岩.本草图经研究,[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78
[7]宋•寇宗奭.本草衍义,[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28
[8]元•张元素.医学启源,[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8.55
[9]金•李杲.珍珠囊补遗药性赋[M].中医古籍出版社,1999,40
[10]王大淳 景岳全书译注[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1022
[11]邓先瑜,芮正祥.《本草纲目》药物气味探析[J].基层中药杂志,1996,10(3):43.
[12]王新春,孔德梅,王正益,等.论炮制与中药四气五味的关系[J].河南医药信息,1997,5(11):54.
作者简介:赵梁(1982- ),男,新疆,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中医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