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博览官方 国内统一刊号:CN 11-3059/G0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7-4198
* 投稿网站
中国民族博览
《 中国民族博览 》
级别:国家级     分类:文艺    周期:月刊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
主办单位: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基金会
国内刊号:CN 11-3059/G0
国际刊号:ISSN 1007-4198
收稿编辑:QQ /电话2880067970 / 0531-85701017
投稿邮箱:zgmzbl@tougao.cc
期刊名称 (*)投稿期刊名称
文章标题 (*)投稿论文的题目
作者姓名 (*)只需填写通讯作者
作者电话 (*)方便编辑及时沟通
作者邮箱 (*)方便编辑做详细用稿答复
上传稿件 (*)限word文件
投稿附言   
期刊信息
期刊名称:中国民族博览
主      编:王林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区:北京市
定      价:50.00元
收      录:知网、万方、维普
社      址:北京市西城区茶马街6号院4楼1-1104
邮政编码:100000
范文-中国山岳文化的载体与文化遗产保护——以泰山文化为例-中国民族博览

 中国山岳文化的载体与文化遗产保护——以泰山文化为例

刘方华
(泰山医学院 社会科学部,山东泰安 271000)
 
摘要:中国山岳文化,是中华文明传承、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主要内容包括景观文化、宗教文化、文学、艺术文化、民间文化等,其文化载体主要有山体与环境、建筑与遗址、雕塑与石刻、器物、文献、口头与非物质文化载体等。从文化载体着手,深化中国山岳文化研究,可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和合理利用,为当今社会发展进步提供文化资源与精神动力。
关键词:中国山岳文化;泰山文化;文化载体;文化遗产保护
中国山岳文化,是中华文明重要的组成部分。从中华文明发展的空间看,山岳是中华文明孕育、发展的主要环境与资源。中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世界遗产共有47项,其中属于山岳的自然与文化遗产16项,依附于山岳的自然与文化遗产9项,占全部数量的53%。而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山岳,仅仅是中国无数山岳文化遗产中极少的一部分。这说明,山岳文化在中华文明传承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当前,中国山岳文化遗产的保护面临经济开发、旅游压迫等多方面危机,因此,研究和保护中国山岳文化,就成为一个非常迫切和严重的问题。本文试以泰山文化为例,通过实地考察与资料分析,深入探讨中国山岳文化的载体与文化遗产保护问题。
一、中国山岳文化的概念与内涵
中国山岳文化是以中国境内山岳自然环境为基础,在中国历史演变与文明传承中产生和积累而来的,以山岳主体为标志的地域文化(Rigional Culture)。中国各地的山岳文化,具有不同的发展历史与地域特征,有各自独特的文化个性。清代学者魏源认为:“恒山如行,泰山如坐,华山如立,嵩山如卧,唯有南岳独如飞。”这是从自然美的欣赏角度,揭示了五岳不同的景观文化。但是,从另一方面看,中国不同地域的山岳文化,又有着基本统一的文化内涵和相同媒介的文化载体。其文化内涵,大致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景观文化。景观文化是山岳文化的主体内容,包括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中国的山岳文化中,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往往同时存在,融为一体。如泰山中路景观,雄奇壮丽的自然山水,贯穿以绵延的人工盘山石道,点缀以无数或庄严、或秀巧的庙宇、门坊、亭台、石刻,人工建筑与自然山水相互生色,生成了丰富多彩的泰山中路景观。可以说,没有山岳的自然景观,就没有山岳景观文化的土壤,而没有山岳的人文积淀,也不会有丰富多彩的中国山岳文化。当然,今天的中国山岳景观已经与旅游开发等经济文化密不可分,这是中国山岳景观文化的价值显现,也是中国山岳文化普遍面临的困境。
(二)宗教文化。“天下名山寺占多”,中国的山岳,名气越大,地位越高,人文历史越长,其宗教活动就越繁盛,宗教建筑规模就越庞大,宗教文化积累就越丰富。中国山岳宗教文化的特点是“三教”并存,儒、道、释三家齐集、遗迹并存,是中国宗教文化与西方相异的突出特点。如泰山凌汉峰景区,儒家有五贤祠(原为宋代泰山书院),道教有全真派之三阳观,佛教有普照寺,三座庙宇呈品字形分布,并为一区,相互影响。而泰山封禅文化则是以儒为主、儒道结合的宗教文化,是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山岳文化。
(三)文学。中国名山往往是历代作家诗人登临、游览、隐居之地,是历代文学作品反复咏歌的对象。因此,文学是山岳文化重要而丰富的内容之一。泰山文学与中国文学历史相随,从《诗经•鲁颂•宓宫》的“泰山岩岩,鲁邦所詹”开始,历代都有大量描写泰山的文学作品,名家辏集,体裁众多。2011年出版的《全泰山诗》,共收泰山诗歌15000余首。其中李白《登泰山六首》、杜甫《望岳》等名篇,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泰山文学与中国其他山岳文学一样,既是人们对于自然山水审美与崇拜的情感记录,又是中国独特的山岳文化发生、发展的传承载体。
(四)艺术文化。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山岳积聚了建筑、书法、雕塑等众多的艺术创造,形成了一座座巨大的艺术宝库。以泰山为例,岱庙等古建筑艺术驰名中外;泰山石刻与西安碑林、龙门石窟合称中国三大书法艺术宝库;泰山绘画、雕塑,都有传世珍品;泰山道教音乐等,保存完整,富有地方特色。
(五)民间文化。中国山岳文化最丰富多彩的当数民间习俗、民间文学、民间艺术、民间工艺等民间文化。泰山有丰富的民间传说故事;有地方戏曲、曲艺、皮影、民间歌舞等民间艺术,有剪纸、盆景、根艺、泥塑、编织等民间工艺美术,具有独特的地方魅力。泰山石敢当,影响海内外;泰山庙会,自宋朝即兴;许愿还愿、进香之风,长盛不衰。这些民间文化,是中国山岳文化中最贴近生产、生活的部分,其文化价值不可忽视。
这五个方面,是中国山岳文化的基本内涵、主要内容,可以涵盖中国大多数名山的文化遗存。另外,山岳经济文化、山岳科学文化等也是山岳文化的一部分。但在基本层面上,主要是前述五个方面。
二、中国山岳文化的载体
文化需要一定的载体才能留存和传播。文化载体,是承载、传递文化内涵的媒介。文化通过载体将其内涵记录、传达给受众;受众通过文化载体认识、理解文化。因此,文化遗产传承往往就表现为文化载体的传承,载体就是文化内容的表现形式。中国山岳文化五方面内容的载体,主要有以下六类:
(一)山体与环境。作为山岳文化的载体,山体与环境,除山体本身以外,还应当包括其水脉、植被、物种等整个自然环境与生态系统。它直接承载了人类对于山岳矿产与物产利用的经济文化,人类对于山岳地质、生物等研究的科学文化,人类对于山岳自然审美而形成的景观文化等,同时,它还是其他文化载体的承载环境,因此,山体与环境是山岳文化的基础载体。以泰山文化为例:作为经济文化的载体,泰山矿产与物产丰富,《淮南子•地形训》载:“中央之美者,有岱岳以生五谷桑麻,鱼盐出焉。”新编《泰山志》载:“泰山地区资源丰富,有煤、铁、岩盐、石膏、硫磺、蛇纹石、碧玉等矿藏,泰山板栗、核桃、肥桃、汶香附、鹿角菜、泰山灵芝、白首乌、泰山赤鳞鱼等土特产,驰名中外。”[[]]作为科学文化的载体,泰山是中国古代地质研究的一个标本。而作为景观文化的载体,泰山“造化钟神秀”,更是驰名古今中外。作为文化载体的山体与环境,在自然的景象中积淀了深厚的人文精神,已经不是单纯的自然,而是多种文化元素的载体。
(二)建筑与遗址。建筑既是建筑艺术的本体,又是景观、宗教等文化的载体。作为建筑艺术的本体,泰山古建筑是中国建筑文化的瑰宝,有岱庙等山麓庙观、登山盘道及其沿途庙观门坊、岱顶碧霞祠等庙宇、齐长城等多个建筑群。其中,岱庙与北京故宫、山东曲阜三孔、承德避暑山庄和外八庙,并称中国四大古建筑群。“岱庙的天贶殿、曲阜的大成殿和北京的太和殿合称为中国古代的三大宫殿式建筑”,是中国建筑史上的典范之作。作为景观文化的载体,泰山古建筑点缀于山体与环境之中,共生为奇美多彩的泰山景观。作为宗教文化的载体,泰山道教、佛教建筑众多,文化地位重要。遗址,一般是历史活动的场所或被毁坏建筑的遗留物,如大汶口遗址,是泰山地区古代人类活动场所的历史遗留地;汉明堂遗址,为《史记》所载汉武帝建明堂的故址。
(三)碑刻、雕塑。碑碣、刻石、雕刻、塑像等,是山岳文化中数量庞大的一类载体,一般位于山体或建筑之中,直接承载着文学、书法、美术等艺术文化,同时也承载着景观、宗教、民俗等文化内容。《泰山石刻》收录泰山石刻6300块,图版9700幅[[]]。其数量庞大,内容记载了泰山封禅、宗教、文学、艺术等各方面文化内容,如秦泰山刻石、衡方碑、张迁碑、经石峪刻经、唐摩崖等碑刻,是中国书法史上的名作,灵岩寺宋塑罗汉像,是中国雕塑史上的绝品。
(四)器物。器物作为山岳文化的载体,既包括历史遗留的文物古董,也涵盖着现在出产的各类产品。泰山地区留存了大量的出土和流传的历史器物,包括陶器、瓷器、石器、玉器、银器、铜器、铁器、竹木器、漆器、字画等,如号称“镇山三宝”的温凉玉圭、沉香狮子、黄釉青花葫芦瓶,是泰山封禅祭祀文化的历史载体。而现今生产的泰山石敢当石雕,泰山墨玉工艺品,仿制大汶口古陶艺术品,剪纸、泥塑、锡雕、羽毛画等民俗工艺品等,也是泰山历史一脉相承的文化载体。
(五)文献。文献是以文字为主要媒介、以书籍为主要形式的文化载体。文献作为中国山岳文化载体,主要有两类:一是记述某一山岳历史与文化的专门书籍,如地方史志、山志;二是内容涉及到某一山岳的其他文献。其中前一类最有价值。泰山文献卷帙浩繁,据《泰安历代书目提要》著录:泰安历代地方书籍1400余种,其中专门著述泰山的文献440余种,是直接记录与传播泰山文化的泰山史志、文集、丛书等,如明代汪子卿《泰山志》、明代查志隆《岱史》、清代唐仲冕《岱览》、近代王价藩编辑“泰山丛书”。
(六)非物质文化载体。作为最为古老和悠久的文化载体,非物质文化越来越受到重视。泰山非物质文化载体主要有两类:一是封禅等各种宗教礼仪制度;二是民间文化的各种形式。前者如封禅礼仪演出,是对古代封禅文化的传载。后者如泰山石敢当,是民间信仰文化、民间传说故事、民间艺术、民间工艺文化传承的重要内容,与泰山东岳庙会、泰山皮影戏、泰山道教音乐、独杆跷、泰山传说等都已入选国务院公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这六类文化载体,是中国山岳文化的根本所在,是中国山岳文化保护的主要对象。
三、从中国山岳文化的载体看文化遗产保护
保护山岳文化是当前最为紧迫的一项任务。而研究、明晰山岳文化的各类载体,有针对性地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是我们首先应该做到的基本工作。
(一)认识中国山岳文化的价值,强化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中国山岳不仅仅是旅游胜地,而且承载了深厚的历史、文化、文学、艺术等多方面的价值;中国山岳不仅仅有海拔高度,而且有民族精神的高度,是中华民族文明发展进步的资源宝库。以泰山文化为例,郭沫若认为:“泰山应该说是中国文化史的一个局部缩影。”泰山文化历经几千年变化和发展,融汇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样本。只有深入研究和发现山岳文化的价值和意义,发挥文化的资源与教育作用,才能不断提高人们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真正发挥文化遗产的价值和作用,使中华文明得到传承和发展。
(二)明晰中国山岳文化的载体,增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针对性。
中国山岳文化载体,有明确的分类,有稳定的现实存在环境。从载体着手,可以更加明确、更有针对性、更加有效地保护文化遗产。以泰山文化遗产保护为例,泰山山脉与自然环境是泰山文化的基础载体。而1981年始建的泰山前山索道,炸掉了月观峰峰面的1/3,严重破坏了泰山山体环境这一基础载体,成为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博弈的典型反面案例。因此,没有对山岳文化的正确认识,不明晰山岳文化载体的存在特性,就不可能正确地保护山岳文化遗产,更谈不上科学的开发和利用,只会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造成无法挽救的历史性损失。
(三)深入研究中国山岳文化,合理利用文化遗产。
深化山岳文化研究,必须有正确的研究方法。从山岳文化的载体着手,分门别类,通过实地考察、民间调查与文献资料加工整理等方式,开展多学科的研究,可以更加有效地保护、利用好中国山岳文化遗产。近年来,泰山文化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据《泰山研究资料索引》统计,至2004年底,泰山文化研究计有论文资料7890种,图书资料972种,内容涵盖人文与自然科学几十个学科门类[[]]。《泰山大全》、《泰山文献集成》、《泰山志校证》、《岱览校点集注》、《全泰山诗》、《全泰山赋》、《泰山石刻》等大批文献搜集整理与考证著作出版,《全泰山文》、《全泰山戏曲》、《全泰山小说》正在编纂之中。文化研究是中国山岳文化遗产保护的基础工作,是对文化遗产最有效的保护、最合理的开发利用。
山岳文化是中华文明传承的重要内容,保护、研究、发展山岳文化,是继承传统文化、推陈出新、建设新时代中华文化,提高中华民族整体文化素质,促进社会发展进步的需要。要保护好中国山岳文化遗产,必须真正理解其文化价值,从文化载体着手,通过深入研究,保护、发掘这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为中华文明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8.
【2】赵晓霞,石畅,孙懿.大运河丝路同登世界遗产名录 丝路三国联手开先河[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4-6-23(001).
【3】魏源.魏源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9:697.
作者简介:刘方华,男,1968年12月出生,山东新泰人,泰山医学院社会科学部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