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海官方 国内统一刊号:CN 43-1208/J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3-1611
* 投稿网站
艺海
《 艺海 》
级别:省级     分类:艺术    周期:月刊
主管单位:湖南省文化厅
主办单位:湖南省艺术研究院、湖南艺术职业学院
国内刊号:CN 43-1208/J
国际刊号:ISSN 1673-1611
收稿编辑:QQ /电话2880067970 / 0531-85701017
投稿邮箱:yihai5@163.com
期刊名称 (*)投稿期刊名称
文章标题 (*)投稿论文的题目
作者姓名 (*)只需填写通讯作者
作者电话 (*)方便编辑及时沟通
作者邮箱 (*)方便编辑做详细用稿答复
上传稿件 (*)限word文件
投稿附言   
期刊信息
期刊名称:艺海
主      编:王林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区:湖南长沙
定      价:12.00元
收      录:知网、万方、维普、龙源
社      址:长沙市明星里2号
邮政编码:410005
范文-宋代建筑斗拱标准化的发展-艺海

 宋代建筑斗拱标准化的发展

赵秋阳
郑州轻工业学院    河南郑州   450000
【摘要】宋代手工业与科学技术有了较大发展,其在中国历史上无论是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诸多方面都是个不可忽视的朝代,因此宋建筑水平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而且以政府的名义颁布了建筑规范《营造法式》,所以在宋代的大社会背景下,斗拱发展的标准化与结构风格是不容小视的。
【关键词】宋代,斗拱,社会背景,标准化
1 有关宋代斗拱的发展现状
1.1 截止到宋代斗拱发展的大略形式
斗拱的种类很多,形制复杂。按使用部位分,它可以分为内檐斗拱、外檐斗拱、平座斗拱。宋代名称:柱头斗拱,柱头辅作,柱头科,柱间斗拱,补间辅作 ,平身科,转角斗拱,角辅作,角科。
按斗拱在建筑物中所处的位置分类:处于建筑物外檐部位,称外檐斗拱;处于建筑物内檐部位,称内檐斗拱。外檐斗拱又分为柱头科、平身科、角科斗拱、溜金斗拱、平座斗拱;内檐斗拱又分为品字科斗拱、隔架斗拱等
1.2 宋代斗拱标准化的研究现状
本课题结合梁思成著的《中国建筑史》中“至宋代而发达至于成熟,其各件之部位大小已高度标准化,但其组成又极富变化。”这句话中思考到宋代时期的斗拱较为成熟,新式较为繁琐。在张驭寰,陶世安著的《走进中国古建筑》中“越是规模大,越是豪华的建筑,越是运用斗拱。”中思考到社会经济和生产力有了很大发展后,才有财力和人力来支撑豪华建筑的设计。在李诫的《营造法式》中规定“各以材高发为十五分,以十分为其厚,以六分为契,斗拱各件之比例,均以比材契分为度量单位。”中思考到在宋代材料的明确标准化,各有定度。
目前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著作主要有:“著作《中国建筑史》(梁思成,百花文艺出版社,230-233)主要对宋代斗拱之结构与权衡的研究;著作《营造法式》(北宋/李诫,人民出版社,8-23)对斗拱的由来与标注化规定的研究;《走进中国古建筑》(张驭寰,陶世安,机械工业出版社,190-191)对古代建筑斗拱在大环境中的大致影响的阐述;《古建筑名家谈》(张驭寰,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323-336)中对典型斗拱的详细解释。
2 宋代社会背景与斗拱标准化的发展
2.1 宋代社会发展对斗拱标准化的影响
历史漫步到宋代,中国建筑的文化土壤与文化背景,已有变更。
 2.1.1 宋代社会经济环境下对斗拱标准化的影响
与唐代相比,宋代社会经济的总体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其一,宋代初期全国耕地面积的迅速扩大,扩大播种面积,是恢复、发展农业生产的重要措施。其二,与农业经济发展相应的,是市镇手工业的发展。宋代,著名的中国古代发明家毕昇发明了活字版印刷术还有指南针的发明,造船业也相当发达。城市经济的繁荣,促进了城市的发展。正是由于经济的富足,才有了财力、人力和物力促进建筑斗拱的研究更趋标准化的发展。
2.1.2 宋代社会政治背景下对斗拱标准化的影响
在政治方面,宋代是典型的文官政府,推行中央集权制。实行讽谏制度,君臣关系相对宽松,并非十分严酷。但这一历史时期,一般处于非农业文明发展阶段的北方民族在政治、军事上的暂时胜利,并未改变以汉民族为主的农业文明的文化优势,这在宋代建筑上也顽强地表现了出来。
2.1.3 宋代文化教育背景下对斗拱标准化的影响
宋代文化教育发展的重要标志,是各地授徒讲学的学院的发展。最突出的是宋朝以政府的名义颁布了建筑规范—《营造法式》,规定了斗拱的做法。斗拱是该书解释、技术最为详尽的。梁思成认为,斗拱“是了解中国建筑的钥匙”,这说明,斗拱的做法则例,是中华建筑的技术、文化、伦理与美学“语汇”的关键。在宋代,斗拱中的拱的高度与厚度之比为三比二,这成了建筑物的大木作全部比例的度量。现状分析中所谓“各以材高发为十五分,以十分为其厚”,说的就是由斗拱之拱的高、厚之比所规定的材分模数。从这些看出对斗拱的厚度、高度、比例等都有严格的规定,而且越来越趋于标准化。
2.2 列举斗拱的标准化在宋代实例建筑中的应用
2.2.1 宋初年隆兴寺的斗拱
北宋初年建于开宝四年的河北正定隆兴寺的斗拱是属于灵活多变的风格。说明任何一个朝代兴起时它是处于上升阶段,因此创作上也较活跃,很少旧框框的束缚,所以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局面。由于它特殊的45°夹角组成,所以平身科与角科的斗拱处理手法就统一了,它的斗拱作法是独特的,此种做法既新颖又独特。从中便可以看出宋初建筑思想的活跃。
2.2.2 宋中期善化寺的斗拱
善化寺的“米”形斗拱正好放在两柱之间的窗过梁上,也就是宋时所称的补间铺作,两个柱头斗拱均是标准做法。从视觉效果看,“米”形斗拱比标准斗拱的效果更理想,因而任何结构的出现都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是伟大的劳动者在生产实践的需求中产生出来的。
2.2.3 宋晚期独乐寺观音阁的斗拱
斗拱变化最大的当属河北独乐寺观音阁,它的斗拱雄大坚实,是结构中不可少的有机组织。其建成距宋《营造法式》的发行116年,承启了宋建筑辉煌华丽的风格。观音阁的内檐斗拱的风格与外檐斗拱的风格是统一的,它同样保持着雄大坚实的朴实特色。宋晚期,建筑的斗拱已基本形成定势,没有什么突破性的变换了。斗拱的基本构成形式为单抄单下昂式、双抄双下昂式、双下昂式。
3 结束语
从宋代大的社会背景下,建筑发展的很活跃,致使其建筑部件斗拱也有了多彩多样的发展。自从宋代颁布了《营造法式》,斗拱的各项用材、比例、高度、厚度都有了标准的规定。其主要的变化有以下四点:第一点,斗拱开始全方位向缩小的方向发展,从管式建筑上可以看出,由明到清,柱高与斗拱高之比为7:1,与唐相比宋的斗拱缩小近2倍,可见变化之大,斗拱的结构功能大大地减少而装饰功能却大大地增强了;第二点,由于斗拱虽有所缩小,但其出檐深度很舒展;第三点,挑尖梁的作用被大大地突出了,挑尖梁作为柱头科斗拱的重要部分显现出来,结构功能更加合理;第四点,斜梁的昂在唐宋建筑中有重要的结构功能。这些变化都说明宋代斗拱标准化后造成的巨大影响和其优越性。
4 参考文献
[1]  梁思成.中国建筑史[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7.
[2]  刘毅.中国古代建筑[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0.
[3]  张驭寰,陶世安.走进中国古建筑[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4]  李诫.营造法式[M].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
[5]  张驭寰.古建筑名家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