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装饰官方 国内统一刊号:CN 44-1031/TS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3-9007
* 投稿网站
现代装饰
《 现代装饰 》
级别:省级     分类:设计    周期:月刊
主管单位:深圳市建筑装饰(集团)
主办单位:深圳市建筑装饰(集团)
国内刊号:CN 44-1031/TS
国际刊号:ISSN 1003-9007
收稿编辑:QQ /电话2880067970 / 0531-85701017
投稿邮箱:xdzszazhi@163.com
期刊名称 (*)投稿期刊名称
文章标题 (*)投稿论文的题目
作者姓名 (*)只需填写通讯作者
作者电话 (*)方便编辑及时沟通
作者邮箱 (*)方便编辑做详细用稿答复
上传稿件 (*)限word文件
投稿附言   
期刊信息
期刊名称:现代装饰
主      编:叶子墨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区:广东深圳
定      价:35.00元
收      录:知网、维普
社      址:深圳市福田区车公庙安华小区
邮政编码:518040
范文-料之美、质之魅——论镶嵌画-现代装饰

 料之美、质之魅

——论镶嵌画
艾茁
湖北经济学院艺术学院广告系 430205
摘要:镶嵌画依附建筑(素底依托材料)而存在,却又有着自己独特的材料之美与材质之魅。镶嵌画与墙壁、窗格一起参与建筑构件,共同组成建筑的整体,对于建筑的空间和环境起到一定的装饰作用。镶嵌画必将以其色彩的真实性和材质的坚固性及做工的考究等特性而得以绵延流传。
关键词:镶嵌画;材料;材质;建筑;装饰
一、 镶嵌画的含义
根据新牛津英语词典:镶嵌画(mosaic)noun 1a picture or pattern produced by arranging together small variously co loured pieces of hard material,such as stone,tile,or glass:[as modifier]a mosaic floor。我们将释义通俗化,即镶嵌画是用有色硬质材料,如石子、陶片、珐琅和彩色玻璃块、金属质片料等通过特定的粘结剂(媒剂),以一定的方法拼贴图案和画面的一种绘画艺术形式。这种形式主要用于建筑的内外墙壁、天花板或地面的艺术装饰。
二、 镶嵌画的的材料之美与材质之魅
1.中国镶嵌画
中国的镶嵌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格。这些镶嵌艺术大多出现在工艺品上,而独立形式的,大规模的镶嵌画则是稀少,只是偶尔可以从帝王御花园的甬道和民间的建筑中发现用卵石镶嵌地面和墙面的镶嵌装饰画面。
在我国河南省濮阳县出土的墓葬中用蚌壳在浮雕上镶嵌龙虎图案,这件仰韶时期的艺术品距今有6500年的历史。在殷商时代制作的青铜器上出现了“错金嵌玉”的纹样。以后,各种工艺技巧日趋完善,材质更为多样,装饰纹样设计也更为多样,形成了我国所独特的民族审美格调。但是,我国的“镶嵌艺术”并没有形成独立的平面工艺技术,而是和各种雕刻工艺相结合,且多为小品装饰,没有形成大规模的镶嵌艺术形式,从而和西方形成了完全不同的镶嵌体系。
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年代约在公元前2080——前1580年之间,与《史记》的夏代纪年相当,这里出土的铜器有戈、戚、爵、铃、嵌绿松石的曾面纹饰牌等,种类不多、器形较小、质地单薄、纹饰尚不发达。其中的兽面纹饰铜牌(见右图)由200多块绿松石镶嵌而成,工艺精美,是已知最早的铜玉镶嵌制品。春秋战国青铜器装饰方面运用了鎏金黄色、镶嵌、镂刻、金银错等装饰技法。同时漆器纹饰上也运用镶嵌绿松石,有的贴錾花金箔等手法。镶嵌是在器皿上刻出线槽后,嵌以绿松石、红铜丝或其它各类宝石。金银错,则是最华贵的一种装饰方法,在刻线处用细金银丝进行镶饰。一般构成斜线和涡线相结合的几何纹,产生金与银的金属光泽的对比,曲线和直线的对比和虚实交替的对比,具有韵律的美。秦汉一直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沿袭古代的镶嵌工艺,将其应用应领域作了一定的拓展。比如在青铜境中运用了镶嵌及错金银的镶嵌手法。
隋唐时期是我国工艺美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唐镜的装饰加工丰富多彩:有鎏金、木雕的“木画”是用染色的象牙、鹿角、黄杨木等制成装饰花纹镶嵌在木器上等等。
宋元,明清时期,镶嵌工艺因在漆器上的运用而得到了较为广阔的发展。北京后英房出土的元代广寒宫点螺漆盘残片,用条钩法将彩色螺片镶嵌出花纹,五彩斑斓、十分精美。明代涌现出了螺钿姜千里,百宝嵌周翥……明代的景泰蓝(右图)也拓宽了镶嵌工艺的应用领域。清代杨州螺钿,有点螺为最精巧华美。它是用彩色的鲍鱼具壳切割成极细片块,镶嵌成纤细的装饰花纹,显出五彩斑斓、光泽闪烁的效果。清代百宝嵌是著名的传统产品,为明代周翥所创,称为“周制”。清代钱永《履园丛话》:“周制之法,唯扬州有之。……乾隆中有王国琛,卢映之辈精于此技。今映之子孙葵亦能之。”下面就“周制”之法作一下介绍:
明代嘉靖年间,扬州有一位名叫周翥的漆器工匠,他巧妙地利用珍珠,珊瑚、玉石、水晶、玛瑙等名贵材料的质感和颜色,组成山水人物,花卉翎毛等装饰图案,然后镶嵌在漆器或者木器上,人们为它取名百宝嵌。由于当时周翥被严嵩所控制,所以制作出来的百宝嵌也仅供权贵们享用。直到严嵩败落后,百宝嵌工艺才开始传入民间。到了清代乾隆时期,百宝嵌工艺盛极一时,除扬州外,北京的清宫造办处和广州的工匠们都善于制作这五光十色、富丽堂皇的制品。这种镶嵌画,可以说是一种宝玉石的组合制品,它的创新就在于:全部是用各种宝玉石的晶体或晶块镶嵌而成的,它可以具有宝石的美丽、耐久、稀有的三大特点。所以,它是一种难得的、既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又有珍藏价值的艺术品。(见右上图)是现代人制作的百宝嵌艺术品。
总之,中国古代的镶嵌基本上是沿着工艺美术的道路发展,尽管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象百宝嵌这样的奇葩,但它最终还是没有摆脱小品装饰的范畴,始终未能形成能与欧洲娉美的、独立的、大规模的镶嵌艺术形式。
2.西方镶嵌画
西方镶嵌画历史悠久,西方美术史家认为最早的镶嵌画出现在公元前3000余年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苏美尔人是这种艺术的始祖。迄今发现最早的镶嵌画为苏美尔人古代首都乌尔的王墓出土并被考古学家称为《军旗》的两幅镶嵌画,(见右下图)由沥青做粘结剂,上面铺贝壳、红石灰岩、青绿石所镶嵌成“战争”与“庆功”的生活场景,依托材料为木板。此外,在玛里发现了一些残破的“军旗”,在美索不达米亚其他皇陵遗址也偶尔有发现。但镶嵌艺术真正得到广泛发展是在古代欧洲的意大利半岛。
公元前后3世纪左右,在意大利的庞贝等地出现了镶嵌画。
地中海丰富的大理石资源为古希腊人提供了就地可取的建筑材料及装饰材料,故这里的人们一方面将大理石加工成承重的柱、梁构件,一方面又将它们切割分块,以马赛克形式装饰在地面或墙面上,而薄的材料多被制成瓦用于屋顶,希腊人的这种马赛克饰面技术受到了苏美尔镶嵌画的影响,并被罗马帝国所继承并加以发展。现收藏在那不勒斯国家博物馆的《伊苏斯决战》(见右1图)是人类发现的早期马赛克镶嵌画中最有代表性的。艺术史家认为它是公元前1世纪对前4世纪晚期至前3世纪初壁画的临摹之作。
早期基督教时期是拜占庭镶嵌艺术的形成和发展时期。此时的镶嵌画沿袭前代的传统:题材丰富多样、画面生动、活泼而有浓浓的自然生活气息(见右2图)。
拜占庭时期(公元5——11世纪)
公元5——6世纪以后,基督教的发展为镶嵌画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公元313年,君士坦丁堡的米兰赦令宣布基督教合法并逐步被定为国教,在罗马君士丁坦堡等地开始大兴土木修建大量基督教堂。教堂几乎在所有的穹顶墙面布满了宗教壁画,而此时在建筑业上新型粘性水泥被大量使用,玻璃制造业空前发展,使大型镶嵌艺术的发展成为可能,此时的金属夹玻璃技术已经相当成熟。拉韦纳圣维达尔教堂的镶嵌壁画把拜占庭镶嵌画的艺术风格特性推到了极至(右上图)。拜占庭艺术向东北的影响一直波及到基辅大公国,建于10世纪末的索菲亚教堂中的镶嵌圣像可以说是拜占庭式马赛克镶嵌的代表(见右3图)。此时欧洲已进入中世纪,镶嵌壁画虽然继续大量制作,但由于受宗教的局限,在艺术和技术上具有明显的特点的艺术品越来越少了。
十二世纪兴建的哥特式教堂,高大斗拱之间以窗户代替墙面、用铅条固定彩色玻璃的镶嵌画发展成为镶嵌艺术中的一朵奇葩(见右4图)。
公元7——8世纪,镶嵌工艺在伊期兰世界兴起。由于宗教的差异,镶嵌工艺在清真寺中是以装饰图案的形式出现。一些世俗的风景、花卉图案的镶嵌在这里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埃舍尔在一篇文章中写道:“摩尔人是平面镶嵌的大师,他们能够用完全相同的几种图案镶嵌整个平面而不留任何空隙……不过很遗憾,伊斯兰教禁止造像,所以在他们的镶嵌画中,他们只能把自己的想象力限制在一些抽象的几何形状里,据我所知,没有一个摩尔艺术家胆敢(甚至想都不敢想)用具体的,可识别的图形,如鸟、鱼、蜥蜴和人类的形象作为镶嵌图案的基本元素。但是对我来说,这种限制是难以接受的,因为在我自己的图案中,正是基本元素的可识别性,才是我对这个领域爱不释手的原因”。
文艺复兴时期(13——16世纪)欧洲程式化的装饰风格很强的拜占庭式马赛克镶嵌画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而此时在意大利等地又兴起了一种以抛光的天然石材为料器的全新镶嵌样式,由于这一风格的镶嵌工艺在佛罗伦萨和罗马地区最有代表性,因此被称之为佛罗伦萨式镶嵌。佛罗伦萨式镶嵌工艺比拜占庭式镶嵌工艺复杂得多:料器不再切成小立方块,而是根据形象切磨成大小不等、形状各异,拼贴后要通过打磨形成平整的表面。由于当时工业生产和运输能力有限,因此佛罗托萨式镶嵌制作的大型壁画较拜占庭式镶嵌壁画要少得多。只有到20世纪的前苏联,这种镶嵌样式才得到充分的发展和应用(见右上图)。
18——19世纪,俄罗斯建立了专门的镶嵌工作室,由著名的镶嵌工艺大师莱蒙诺索夫领导。莱蒙诺索夫在吸取拜占庭式和佛罗托萨式镶嵌工艺技术各自优点的基础上研究出了自己独有的材料配方,特别在马赛克料器方面无论是生产工艺还是拼接技术都创出了俄罗斯风格,在微型马赛克方面更可以说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使得古典镶嵌艺术出现了最后一个高峰(见上页右下图)。
到了19世纪未——20世纪初,由于一批知名艺术家对镶嵌艺术执着地追求,开拓出了现代镶嵌艺术的新篇章。墨西哥、苏联和民主德国等国家的镶嵌画以其规模的宏大和新颖的技术而著称,由平面镶嵌发展到在高低浮雕上再加上镶嵌,丰富了镶嵌艺术的表现形式。西班牙建筑大师高迪将镶嵌工艺大量地运用到他所设计的公共型建筑中,在中世纪哥特式建筑与现代建筑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高迪将各种料器同用水泥、毛石、墙砖砌成的具有凹凸变化的建筑内外墙壁完美地结合,使镶嵌随着建筑结构的变化而应用,从真正意义上使几千年来镶嵌艺术从内墙走上外墙,从平面走入立体,从绘画走向设计,给予了镶嵌以现代生命,使镶嵌艺术成为现代设计中一个时尚工艺技术(见上图)。
三、 结束语
艺术的魅力是永恒的,镶嵌画艺术的生命力又是艺术品类中最为耐久的,伴随着科学精神和技术进步,镶嵌画必将以其独特的材料之美与材质之魅丰富与完善着人类的艺术天堂,从而与人类赖以生存的建筑空间一道,共同创造一种美好的氛围,为人类未来的生活提供一个舒适的,富有生命意味的,变化丰富的物理及精神空间。
参考文献
①《欧洲传统绘画技法演进三百图》(上册) 潘世勋 编著 广西美术出版社 1992年9月第一版   
②《欧洲传统绘画技法演进三百图》(上册) 潘世勋 编著 广西美术出版社 1992年9月第一版    
③《波斯和伊斯兰美术》罗世平 齐东方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年10月 第一次印刷 
④《镶嵌壁画材料技法》孙韬  编著  黑龙江美术出版社 2003年6月第一版
⑤《外国古建筑二十讲》陈志华 著 中国出版集团三联书店 2004年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⑥《欧洲中世纪美术》王宏建 主编 李建群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年10月 第一次印刷
11.jpg22.jpg3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