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生活官方 国内统一刊号:CN 43-1143/I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5-5312
* 投稿网站
文艺生活
《 文艺生活 》
级别:省级     分类:文艺    周期:旬刊
主管单位:湖南省文化厅
主办单位:湖南省群众艺术馆
国内刊号:CN 43-1143/I
国际刊号:ISSN 1005-5312
收稿编辑:QQ /电话2880067970 / 0531-85701017
投稿邮箱:wyshzazhi@163.com
期刊名称 (*)投稿期刊名称
文章标题 (*)投稿论文的题目
作者姓名 (*)只需填写通讯作者
作者电话 (*)方便编辑及时沟通
作者邮箱 (*)方便编辑做详细用稿答复
上传稿件 (*)限word文件
投稿附言   
期刊信息
期刊名称:文艺生活
主      编:曹隽平
出版周期:旬刊
出版地区:湖南省长沙市
定      价:16.00元
收      录:万方、维普、龙源
社      址:长沙市天心区杉木冲西路69号湖南省群众艺术馆内
邮政编码:410004
范文-中国远古音乐起源初探-文艺生活

 中国远古音乐起源初探

                               邵昊
河南大学艺术学院 475001    
摘要:中国音乐的起源和其他艺术一样,也起源于劳动。从远古的传说中,我们可以看到原始社会的乐舞都与先民的狩猎、畜牧、耕种有关。他们用音乐来协调动作,借意减轻劳动程度。最早的原始音乐是与原始社会低下的生产水平相适应的,曲调简单,节奏是其主要因素,它与原始舞蹈、诗歌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关键词:远古音乐;起源;乐舞;音乐;艺术品种
人类社会从何时开始有了音乐,已无法查考。在人类还没有产生语言时,就已经知道和利用声音的高低、强弱等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和感情。随着人类劳动的发展,逐渐产生了统一劳动节奏的号子和相互间传递信息的呼喊,这便是最原始的音乐雏形;当人们庆贺收获和分享劳动成果时,往往敲打石器、木器以表达喜悦、欢乐之情,这便是原始乐器的雏形。
中国古代的七声音阶:宫、商、角、变微、徽、羽、变宫,也即现代音乐中的C、D、E、F、G、A、B。在周朝已有七声音阶和十二律。公元前6世纪时,周景王问乐宫伶州鸠什么是七声音阶、什么是十二律?伶州鸠在回答问题中,历举了宫、商、角、变微等的阶名,并且说明了各音阶与十二律的关系;又将七声音阶的出现推前到周武王代纣的时候(公元前1066年)。我国的七声音阶,主要是以雅乐和燕乐为载体。中国最初的帝王——黄帝,是五千年前创造了历法和文字的名君。当时,除了前述的伶伦之外,还有一位名叫“伏羲”的音乐家。据说伏羲是人首蛇身,曾在母胎中孕育了十二年。他弹奏了张有五十弦的琴,由于音调过于悲伤,黄帝将其琴断去一半,改为二十五弦。此外,在黄帝时代的传说中,还有一位名为神农的音乐家,他教人耕作,并发现了医药,据说是牛首人身。他创造了五弦琴,如果设想当时的音乐是使用五声音阶,那么这是理所当然的。
中国音乐的历史,古代文献一般追溯到黄帝。尽管关于黄帝的传说夹杂着后人的理想成分,并有不少神怪内容,不完全可信,要把黄帝作为中国音乐的源头,也嫌太晚了:现代考古发现已把中国音乐的历史,从黄帝时代大大向前推进早其历史远比黄帝时代古老!
原始时期的音乐和舞蹈密不可分,这大概是世界各民族历史上共有的现象,中国也不例外。最迟在公元前11世纪,中国已称这种音乐舞蹈结合的艺术形式为“乐”,甚至在音乐舞蹈各自成为独立的艺术形式后,“乐”仍既可指舞蹈也可以指音乐,一直保存着它的模糊词义。今天“乐”已专指音乐,所以学者通称原始时期的“乐”为“乐舞”。现存的有些原始岩画非常生动地描绘了原始乐舞的场面,那是一种群体的歌舞活动。据后来文献保留下的片段“记忆”可知,原始乐舞的举行跟祈求丰年等祭祀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事,因此其中必然包含有生产活动的再现成分。
原始时期,乐舞并不成其为社会分工对象,原始社会不存在专职的乐工,乐舞一般是部落社会的全社会活动。因此,原始时期的乐舞,并没有以专门的艺术形式的面貌和身份,从社会上独立出来。严格地说,到大约公元前21世纪夏代建立以后,乐舞才真正作为一种社会分工,从社会中取得独立。传说夏朝初期的国君启和最后的国君桀,都曾用大规模乐舞供自己享乐,说明终夏一代,社会已造就出一大批专职的乐舞人员,这正是乐舞作为艺术而独立于社会的标志。
由于原始乐舞即和原始巫术、祭祀等活动结合无间的缘故,人们对乐舞乃至一些乐器所抱有的神秘思想可能产生得很早。国家产生以后,统治者便会利用和加强音乐神秘观,以便操纵、控制乐舞,用来加强其统治。保存下来的一些音乐神话故事便是这样的社会背景的产物。传说分为章节的大型乐舞《九辩》《九歌》都是夏代国君启从天上得来的。我们从出土的战国初年(公元前5世纪)的乐器上,还能看到启的图像,似乎他那时已具有司音乐之神的地位了。又传说黄帝得到一种长得像牛,名字叫夔的动物,便用它的皮蒙鼓,用雷兽的骨头作鼓槌,敲打起来“声闻五百里”,黄帝用这面鼓扬威天下。夔和雷兽都是想象中的神奇动物。那时的鼓,实际上和后世的一样,多蒙牛皮,但也不乏用鼍(今称扬子鳄)的皮,因此也成了神话材料。后来, 转化成为主管音乐的“人”(神)。蒙鼓的夔成为主管音乐的神,应该看作是支配节奏的鼓这件乐器在乐舞中具有主宰作用的曲折反映。
在远古时代,音乐和舞蹈、诗歌在外形上有如此紧密的关系,但音乐的内在本质却是完全不同的。它天生就有艺术的禀赋,无论音乐行为是为祈祷还是壮威,在进行过程和目的的实现上都是以表达快感、获得快感为核心,有着不可替代的魅力和影响,在存在形式上也天生就有内在结构的规律,即乐音与乐音之间有着特定的音声组织规律。它所引起的生理、心理反应是舒适的、愉悦的,能获得快感的。音乐既然有着天生的艺术特质,也就最容易完形为一种真正的艺术品种。通过人为的方法可以把音乐与其他形式剥离开来,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品种。现在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一部乐舞《夏龠》是歌颂大禹治水之功的音乐、舞蹈、诗歌三者合一的艺术作品。(《吕氏春秋•古乐篇》)《夏篇》这部最早的艺术性乐舞产生于4000年以前,用一种叫龠的管乐器作为主要伴奏乐器。这个作品不仅是歌、舞、乐集合在一起互不可分,而且是为当代帝王歌功颂德,这反映出艺术内容的本质变化,也体现了进入阶级社会后的社会结构。它和早期葛天氏人歌唱万物、朴素实用地表达祈福明志的仪式活动是完全不同的。
中国音乐确实像一条历史的长河,这条河曲折蜿蜒、多姿多彩,永不止息;这条河由涓涓细流汇成滔滔大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