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文学家官方 国内统一刊号:CN 23-1094/I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2-2139
* 投稿网站
青年文学家
《 青年文学家 》
级别:省级     分类:文艺    周期:旬刊
主管单位:中共齐齐哈尔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黑龙江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齐齐哈尔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国内刊号:CN 23-1094/I
国际刊号:ISSN 1002-2139
收稿编辑:QQ /电话2880067970 / 0531-85701017
投稿邮箱:qnwxj99@163.com
期刊名称 (*)投稿期刊名称
文章标题 (*)投稿论文的题目
作者姓名 (*)只需填写通讯作者
作者电话 (*)方便编辑及时沟通
作者邮箱 (*)方便编辑做详细用稿答复
上传稿件 (*)限word文件
投稿附言   
期刊信息
期刊名称:青年文学家
主      编:周贵玉
出版周期:旬刊
出版地区:黑龙江齐齐哈尔
定      价:15.00元
收      录:知网、万方、龙源
社      址:齐齐哈尔龙沙区胜利小区5号楼
邮政编码:161006
2015-05-青年文学家

 序号 篇名 作者 页码 

 图片欣赏   2  
 以惬意的姿态绽放  化君;  3  
 南京大屠杀公祭日(外九首)  大也;  1  
 詹王组诗  韩林子;  2  
 诗五首  林柏成;  3  
 偶感  刘雪彤;  4  
 半壁宫殿独吟——《武媚娘传奇》有感  朱予飞;  5  
 爱的接力  奎之;  6  
 回忆与前行  连小洪;  7  
10 
 暖冬  刘春梅;  8  
11 
 反思行为、感受力量——哲学的智慧精神之我见  刘芳;  9  
12 
 浅析路遥《人生》中的高加林“觉醒”  冯阳;  10-11  
13 
 中日儿童文学发展历史对照  解德道;  12-13  
14 
 贾平凹小说研究综述  杨优美;  14-15  
15 
 芒鞋彳亍行,远处一声钟——洛夫长诗《背向大海》的禅意解读  白璐;  16  
16 
 中国当代红色文学经典的审美特征研究  徐翔;  17+19  
17 
 生态文学批评视角下杜光辉《可可西里狼》解读  欧阳焱;  18-19  
18 
 70后的个性书写——读徐则臣《耶路撒冷》  冯辉;  20  
19 
 蝴蝶飞不过沧海——论乔叶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黄淑菡;  21+23  
20 
 从“伤痕思潮”到“寻根思潮”——试探“寻根思潮”的演绎及意义  杨凯;  22-23  
21 
 浅析《活着》的情感寄托  江云龙;  24  
22 
 论严歌苓作品的女性视角  李红朵;  25  
23 
 麦家谍战小说《刀尖》与档案解密  刘丽;  26  
24 
 “双重贞节”的悖论——再解读丁玲《我在霞村的时候》  秦国清;  27  
25 
 雪情怀·雪人格·雪心愿——毛泽东《沁园春·雪》新读有感  唐一田;  28  
26 
 “疯癫”的隐喻——读《河边的错误》  阳月;  29  
27 
 出走与皈依——从安意如的《日月》说起  杨惠婷;  30  
28 
 现代乡土小说的常与变——以王鲁彦、沈从文、萧红为例  于宏伟;  31  
29 
 文学批评的现代精神向度——论林喦的对话体文学批评  张翠;  32  
30 
 亲情、友情、爱情——读《边城》有感  张琳;  33  
31 
 遥想江南雪,咫尺北国飘——散文诗《雪》的赏析  张玲霞;  34  
32 
 电波彼端的别样声色——评苏兰朵长篇小说《声色》  张诗悦;  35  
33 
 对史铁生人本困境中“根”的解读  张泽建;  36  
34 
 唐代豪侠小说的分期及艺术特色  朴丽娜;  37+39  
35 
 浅析阮籍《咏怀诗》中的忧患意识——以《文选》所收阮籍《咏怀诗》十七首为例  郑琛;  38-39  
36 
 描写物态,仿佛如生——浅谈高则诚《琵琶记》对情景相生的把握  伍令;  40-41  
37 
 试论文君夜奔和红拂夜奔故事的异同  徐光明;  42-44  
38 
 审美异化中的文心相通  张小岑;  45  
39 
 从《老子》看王熙凤与曹操的赤子情怀  李国进;  46  
40 
 平淡,绚烂之极也  李倩;  47  
41 
 顏師古《漢書注》古今字涉字形分析  李杏;  48  
42 
 浅论王维、孟浩然、李白、白居易与陶渊明在精神世界的契合点  王冠宝;  49  
43 
 从屈原、陶渊明、秋瑾诗歌看中国神话对古典诗歌情感体验的影响  王舒语;  50  
44 
 李贽“童心说”的美学意蕴  王亚慧;  51  
45 
 杜审言诗歌格律成就探因  吴曼;刘冠青;  52  
46 
 试论《诗经》中的玉  叶霞;  53  
47 
 从何仙姑形象看当时女性地位  张亚男;  54  
48 
 《西厢记》中爱情观的解析  赵亮亮;  55  
49 
 浅析红楼梦人物之贾迎春  周莹;  56  
50 
 浅论诗歌体物绘景之标准——由苏轼一首论画诗说起  朱文霞;  57+59  
51 
 从创伤视角解读《第二十二条军规》  兰长江;  58-59  
52 
 后殖民主义视角下分析《耻》中的杂糅  刘建平;  60  
53 
 《平家物语》中贵族女性的行动与命运  刘聪;曲朝霞;  61+63  
54 
 生态批评视阈下的《李尔王》  孙浩;  62-63  
55 
 论艾丽丝·门罗短篇小说《播弄》中全知视角对人物性格的塑造  代莲;  64  
56 
 《拥有阴影的女人》的《圣经》原型解读  唐思齐;  65+67  
57 
 浅析《记忆赐予者》中女性主义的投射  田良斌;  66-67  
58 
 从圣经《传道书》视角下解读德莱塞创作中的矛盾性  董丽丽;  68  
59 
 试论《远大前程》中的人性哲学  王海贝;  69+71  
60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异化情感分析  张佩霖;  70-71  
61 
 试析《愤怒的葡萄》中的母亲形象  罗静;  72-73  
62 
 从图形-背景理论分析《苍蝇》中的人物形象突显  覃青芝;  74-75  
63 
 “全知声音”的消亡——析《声音来自何方?》的不可靠叙述  肖潇;  76-77  
64 
 《会饮篇》中的美学思想漫谈  赵珺;  78-79  
65 
 从佛洛伊德精神分析法剖析《给麻风病人的吻》  钟晋芸;  80-81  
66 
 爱伦·坡小说主题的内涵读解  冯焰;  82  
67 
 《福谷传奇》中霍桑的女性观  高俊杰;孔燕然;  83  
68 
 儒教的牺牲者和守护者——读《遥远的他》有感  刘爽;  84  
69 
 《罗森格兰兹和吉尔登斯吞之死》与《等待戈多》互文性解读  唐荔;  85  
70 
 从创伤的视角浅析《菩萨凝视的岛屿》  徐月;  86  
71 
 《平家物语》中的父子情  杨贺慧;  87  
72 
 论《华女阿五》中“他者”形象的内化  张策;  88  
73 
 《飘》中斯嘉丽和梅兰妮人物性格分析  朱帅;  89+91  
74 
 叙事的文化载体:精神分析学说——解析希区柯克电影的文化内涵  崔玲珑;  90-91  
75 
 温暖人生 魔幻体验——评台湾话剧《邮差》  高菲;  92  
76 
 情景再现手法在纪录片制作中的运用  黄丹;  93  
77 
 谈纪录片的选题——以《归途列车》为例  雷田田;  94  
78 
 样板戏新拍的“智取”之道——浅析3D版智取威虎山成功因素  刘学华;  95  
79 
 从王家卫电影中开启女性主义之门  马宇;  96  
80 
 诺奖作品《等待戈多》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  宋沚桧;  97  
81 
 以《情欲不羁路》为例分析公路电影  孙晨曦;  98  
82 
 纳粹意识形态的展现——《意志的胜利》等同期纪录片解读  王诗旖;  99  
83 
 戏梦人生——《霸王别姬》中的爱恨情缘  冯爽;  100+102  
84 
 词汇化与词汇构式化  卞京;  101-102  
85 
 汉译英诗歌翻译中的“模糊性”研究  范达;  103+105  
86 
 《青箱杂记》介词分析  刘爱华;  104-105  
87 
 “被XX”组合的多维度考察  王盛苗;  106-107+109  
88 
 俄语反语理解的核心机制  卢晓晨;  108-109  
89 
 古代汉语中的几种特殊语序解析  陈艳;  110  
90 
 英汉语言比较研究  杨霞;崔建立;  111+113  
91 
 间投助词「ね」的出现位置和使用场合考察  姚琴;  112-113  
92 
 从功能对等论来分析《游子吟》的三个译本  郝艳艳;  114-115  
93 
 汉泰谚语句型及意义类型的对比分析  何雁敏;  116-117  
94 
 社会符号学视角下里约奥运会会徽的多模态话语分析  马芳雅;  118-119  
95 
 西方文学作品中的模糊翻译策略  杨奎;  120-121  
96 
 基于语料库的英语多人冲突性话语中的会话打断反应类型研究  杨秋月;  122-123  
97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字幕翻译解析  曾滢;  124-125  
98 
 根据苏曼殊《哀希腊》译本分析其译诗特点  迟雯雯;  126  
99 
 英文电影片名译法探究  邓文静;  127  
100 
 “子所雅言”中“所”字用法探析  窦倩男;  128  
101 
 关于日语中不表示原因理由意义的“カラ句式”的考察—从言语行为论的角度  高慧霞;  129  
102 
 汉维翻译中文化意象问题探讨  古再丽阿依·马木提;  130  
103 
 汉字在日、韩、越的传播及反哺现象探究  管洁;  131  
104 
 铁路订票中订单短信的语用研究——以2014年和2015年为例  蒋永久;  132  
105 
 从社交口才角度浅析王熙凤的语言艺术  金艳;  133  
106 
 英美文学评论文章中的隐喻研究  李杰;  134  
107 
 古代汉语中的判断句研究  李莉;  135  
108 
 间接言语行为理论下跨文化交际的语用策略  李杏春;  136  
109 
 关于推广大学英语口语模仿文化的构想  刘彬;  137  
110 
 英语习语视域下的保定文化软实力提升研究  刘丽娟;  138  
111 
 奈达的功能翻译理论与实践应用研究  彭云;  139  
112 
 联合国文件英汉翻译中文译版中四字成语的使用探究  钱璐;  140  
113 
 记叙文语言特点的比较分析  许涵;  141  
114 
 “P+的+N”结构中“的”字隐现现象探析  杨晓宇;  142  
115 
 浅谈东北方言中的程度副词“贼”  于金池;  143  
116 
 简论《隋唐嘉话》中的新词新义  张芹;  144  
117 
 “宅”及“宅”组新词的用法及结构  张宪;  145  
118 
 从英语习语的来源探讨英美的文化特征  周军;  146  
119 
 汉语外来词小议  朱培;  147  
120 
 英语翻译实践中的文化欠缺和文化建构探讨  朱伟利;  148  
121 
 通假现象的再界定——以《诗经》中的通假字为材料  朱晓彤;刘晓凯;  149  
122 
 湖南传统合院式建筑的美学初探  郑婵;  150-151  
123 
 声乐鉴赏的表现和声乐歌唱欣赏的内涵  钟迪;  152  
124 
 数字媒介时代动画艺术的嬗变研究  陈泓屹;  153  
125 
 当代中国认知美学的研究进展及其展望  丛乃琪;  154  
126 
 从作品与编导实践看音乐对舞蹈的作用  付蕾;  155  
127 
 环境艺术设计中空间围与透的艺术运用  谷晓龙;  156  
128 
 浅析布达拉宫和故宫中藏汉审美趣味的体现  郭岩;  157  
129 
 南北派竹笛彼此相借鉴 分流与互融并行  姜妍;  158  
130 
 斯堪的纳维亚设计风格对中国设计的影响  凌阳;苏能;  159  
131 
 传统文化艺术魅力之剪纸  刘峂;  160  
132 
 浅谈动画场景色彩的风格类别  汪蛟;  161  
133 
 民国时期的文人与摄影  王思源;  162  
134 
 分形艺术在陶瓷设计中的运用研究  王婉洁;孟夏;  163  
135 
 艺术至上的悖论——《地狱变》中的画家形象  王玮;  164  
136 
 传统水墨艺术在数字媒体艺术作品中的应用研究  王小琦;郑楠;李东升;  165  
137 
 解析印象主义音乐的特征与不足  魏松;  166  
138 
 浅谈视觉诗人冈特·兰堡的摄影招贴艺术  谢思斯;  167  
139 
 论治愈系插画的精神传达  徐英;  168  
140 
 浅谈莆田戏脸谱的艺术特征  蚁熳;  169  
141 
 宋代院体青绿山水画的审美特征探析  张辉;  170  
142 
 浅论基层群文活动的开展与创新  陈海波;  171  
143 
 现代生存方式与阳光体育运动——从高校取消学生长跑谈起  龙家琼;  172-173+175  
144 
 中国古人月神崇拜风俗探析  刘磊;  174-175  
145 
 国内综艺节目无法突破“效仿”瓶颈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王梓霖;  176-177+179  
146 
 “出世”“入世”中的徐渭  毛辰鑫;  178-179  
147 
 教师幸福感阐微  李鹏鸽;  180-181  
148 
 跨文化交际中的时间观差异对商务谈判的影响  张晓光;  182-183  
149 
 开展弹力圈运动有利于中老年身心健康  高海鸥;  184  
150 
 浅谈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  韩小凡;  185  
151 
 内丘纸马文化传承模式探究  史庆丰;侯佳;  186  
152 
 浅论富宁土戏的保护  黄永利;  187  
153 
 浅议90后大学生厌学现象的深层诱因  李围;  188  
154 
 浅谈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科学技术事业  王园园;  189  
155 
 论偶像剧的正面影响  辛娟;  190  
156 
 美国法治浅析  徐艳;  191  
157 
 现代体育的扩散与传播的研究  于继洋;  192  
158 
 浅析中国传统武术与易经文化  张洁;  193  
159 
 传播学视野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定位和思考  张宁;  194  
160 
 文化共荣模式的探究  张亚峰;  195  
161 
 新时期文艺理论的开放性特征研究  张中旭;于飞;  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