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之声官方 国内统一刊号:CN 14-1039/J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810-2980
* 投稿网站
黄河之声
《 黄河之声 》
级别:省级     分类:文艺    周期:半月刊
主管单位:山西省文联
主办单位:山西文化艺术传媒中心
国内刊号:CN 14-1039/J
国际刊号:ISSN 1810-2980
收稿编辑:QQ /电话2880067970 / 0531-85701017
投稿邮箱:hhzs2003@163.com
期刊名称 (*)投稿期刊名称
文章标题 (*)投稿论文的题目
作者姓名 (*)只需填写通讯作者
作者电话 (*)方便编辑及时沟通
作者邮箱 (*)方便编辑做详细用稿答复
上传稿件 (*)限word文件
投稿附言   
期刊信息
期刊名称:黄河之声
主      编:刘文科
出版周期:半月刊
出版地区:山西省太原市
定      价:30.00元
收      录:知网、万方、维普
社      址: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大街378号
邮政编码:030071
范文-丽江民族音乐在当地高校音乐教育的传承发展研究-黄河之声

 丽江民族音乐在当地高校音乐教育的传承发展研究

曹怀瑾
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艺术系 云南省丽江 674100
 
摘要:丽江!一个风景如画的名字,听起来就那么清秀、温柔、大气,让人连想到美丽的金沙江,激流澎湃的虎跳峡,古朴、典雅、别致、小桥流水的古城。这个地方山水交融,犹如一幅秀美的山水画。来到丽江经常会听到人们这样说,丽江的山美、水美、人更美。其实在丽江最美的要数丽江民族音乐。丽江民族音乐以其重要的文化价值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代表一个地区民族个性文化的重要符号。它的传承与发展有着及其重要的地位和价值。本文重点研究丽江民族音乐在当地高校音乐教育的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丽江民族音乐、音乐教育、传承发展策略、音乐欣赏
      纳西民族长期生存和发展的丽江是一个以纳西族为主体包含白、普米、藏、僳僳、彝、苗等多民族聚居的地方,是一个具有较高综合价值和整体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它集中体现了地方历史文化和民族风俗风情,体现了当时社会进步的本质特征,然而丽江民族音乐以其重要的文化价值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代表一个地区民族个性文化的重要符号。丽江的民族风情及音乐迥异多彩,特点十分突出。丽江民族音乐文化艺术的广泛融合和移植,堪称少数民族与大多数民族文化融合的典范。特别是在古代宫廷音乐的保护和传承方面,即完全的现代科技的保护和传承手段,完整的保留了以唐宋以前的宫廷音乐并赋予了深刻的纳西人文色彩,致使这些唐宋以前的音乐艺术鲜活到了今天,依然青春靓丽,深蕴激情。东巴音乐是东巴祭祀中所吟诵的一种曲调,并伴有器乐。在丽江有一种古老的天籁之音。纳西族民间,流传着一套古老的乐曲(道教洞经音乐)。其历史悠久,曲调丰富,风格典雅,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独特的地方特点!洞经是道教经典大洞仙经的简称,也称为谈经!专辑名“纳西古乐”就是丽江纳西民族传统的东巴音乐与古代中原宫廷音乐以及其他古老的民族乐器、古音乐的结合。享有“中国古典音乐活化石”的荣誉美称!
        丽江民族音乐教育现状
在边远少数民族地区,一直以来都只有本民族人在传承学习民族的语言和音乐,音乐教育及教学设备等相对落后一点,音乐课上,老师只是一味的教唱民族歌曲, 音乐理论知识都很少讲甚至不讲,也包括讲不清楚,其主要原因,是没有系统化的民族音乐教程,这就严重阻碍了民族音乐的传承和发展。随着源源不断的外来文化的影响。现在的民族民间音乐艺术越来越被人们淡忘。怎么样才能更好的传承和发展丽江民族民间音乐?回答最多就是音乐要传承发展,最好的方法就是发展教育。确实如此,很多人想学,但不知从何入手。其主要原因是地方高校音乐教育没有一个系统化的民族音乐教育体系,学的也都是一些零零散散的知识,地方高校音乐教育培养的是中小学音乐教育人才,他们自己都不会,那就更谈不上去传承民族音乐了,这样就阻碍了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的发展。当地高校一直以来也都是西洋乐器,美声唱法为主的教学模式,民族音乐教学接触的不多。高校教育在不断的改革,地方高校也在向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方向不断的转型发展。因此研究丽江民族音乐在当地高校音乐教育的传承发展研究,是一项极其有意义的事情。它的传承与发展有着及其重要的地位和价值。作为音乐艺术教育、创新和发展的高校音乐艺术教育者,有义务和责任让后人记住历史,记住文化,尤其是感化和美化人类心灵的音乐文化。
       传承研究发展策略
 创建当地高校音乐教育中的民族音乐教育体系,办一所有地方民族音乐特色的大学。使丽江民族音乐得到更多传承和发展。同时也推动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
  1、首先,要确定研究课题,了解丽江民族音乐历史文化、东巴文化、宗教文化、纳西语言、纳西族音乐、纳西民族歌曲及其他民族既有代表性的优秀的民间音乐等,进行田野调查,探乡走访:积累丽江民族音乐的大量原始素材,以备研究思考所用:对收集的“丽江民族民间音乐”素材做理论上的概括论述,分析出使用和应用类型,就是把已分类的“丽江民族音乐的各种类型创编为乡土教材应用于现有课程中,例如,钢琴、声乐、音乐欣赏,视唱练耳及音乐理论教学中,有利于校本教材的开发。
       2、通过课题的前期研究和教学实践,文献整理和数据采集相结合。在全面搜集整理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及时的采集到丽江民族音乐,把相应的音乐知识和技能融入高校音乐教学中。把课题对丽江民族民间音乐的调查、分析、思考及应用提高到更高层次的领域,最终形成固定的“应用模式”,长期应用于高校音乐艺术教育中,以创造学生爱民族,爱国家的世界观,同时,便于宏扬丽江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使民族音乐在高校音乐艺术领域获得、传承、创新和发展的机会。这也是高校音乐艺术教育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所在。
   3、通过以上理论和实践两个过程的研究和思考,集课题组集体智慧发挥创造精神,形成理论上的综合研究成果,以便多途径宏扬民族文化,宏扬丽江既有代表性的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艺术进入当地高校音乐课堂的这种“现代高校音乐艺术教育”中有效的教育和教学模式,多途径传承、创新、发展,同时也加强师范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教师自身的音乐素养。促进教师继续深造,访学等。
          音乐教育思路
       要开展音乐教育,首先应该学会如何欣赏音乐,音乐欣赏是音乐教育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它对陶冶情操、发展智力、活跃思维等起了非常大的作用。然而,人们常注意的是音乐表现能力,忽视音乐欣赏能力。实际上,音乐欣赏能力与音乐表演能力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欣赏能力一般是先于表现能力的。一个人对音乐的了解,首先是从“听”开始的。只有多听多欣赏,才能感受到音乐的美。进而产生变形的欲望,始之有了表演的冲动,逐渐步入音乐殿堂。假若无人能欣赏音乐、无人会欣赏音乐,那么再好的音乐,也只是无意义的声音了。从此种意义上说,没有了音乐欣赏就等于没有音乐。
      我个人认为,课上老师所讲授的巴洛克音乐、维也纳古典音乐、浪漫主义音乐以及将要讲授的印象主义音乐等都应该属于高雅的古典主义音乐艺术。它的表现形式包括中外交响乐、歌剧、欧洲传统唱法等。而与此相对应的,民歌风、民通、原生态音乐等划为民族民间音乐,爵士乐、摇滚乐、偶然音乐、噪音音乐等就应该划归为通俗音乐的范畴中了。某音乐界前辈曾经认为“民族音乐主要是以‘民族唱法’为特征的民族歌曲演唱以及与之相匹配的各类民族乐器演奏的音乐。”“通俗音乐主要是以‘通俗唱法’为特征的歌曲演唱以及与之相匹配的各类轻音乐演奏。”可见民族化的特征和通俗音乐的随意性和大众化特征。所以现在的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与欣赏中,应该适当的加入一些本土民族民间音乐及通俗音乐的资料。如:《纳西民族打跳歌》、《傈僳族酒歌》,只要是打跳的时候就要播歌,有时候播的会不一样。但是调子都是很欢快的。跟着音乐尽情的释放。还有就是过火把节的时候经常会打跳,很热闹。丽江古城里面经常会播打跳的歌,很多的纳西族和游客都会参与其中,跟着音乐一起大跳舞蹈感受那热闹的气氛。民族歌曲有《东巴吉日经》、《纳西三部曲》、《拥抱丽江》、《走进丽江》、《丽江美》、《纳西.净地》《丽江.礼物》等以及因丽江而创作的很多优秀歌曲。这些音乐都令人流连忘返、回味无穷。
在如《亡灵序曲》,这首曲子是网游《魔兽》的主题曲,它的旋律激昂,给人一种精神上的力量,有种振奋人心的感觉。让人不自觉的就想要进入这个游戏,纵使是像我这样不玩游戏的人也有想玩游戏的冲动。这就是音乐的力量,一种精神上的感染。有的音乐能让我们宁静,感到心情放松。比如石进的《夜的钢琴曲五》,每当我听到这首钢琴曲我的心就会变得平静下来,心情变得放松。有些音乐会让我们感到兴奋,情绪激昂。比如《克罗地亚狂想曲》那流动的旋律牵引着我们的心。音乐确实非常奇妙,它不仅能陶冶人的气质修养,能抚慰人心灵的伤痛,还能促进人的身心健康。所谓天籁之音,就包含着一种不可思议的神秘力量。有些音乐虽然我们没有听到歌词但是它的旋律就足以让我们感受到歌曲所要表达的感情。曾有一个哲人这样说:在我们身边,什么都会背叛,可是音乐不会。“音乐”是地球生灵的空气和水,音乐不分国界,没有种族,贫富,贵贱,尊卑,任何具有生命的物种都可尽管地享受吧!这是大自然的恩赐。
     因此,在高校音乐欣赏课程里,由其是在当地民族地区的高校了,应当多引入民族音乐,及通俗音乐的欣赏,提高学生对民族音乐学习的兴趣。更重的是应用良好的、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此,建议把音乐教学课程中的《器乐演奏》、《声乐》、《乐理》、和《民族音乐欣赏》等几大要素有机的结合起来教学,是他们相互促进、相得益彰。首先要加强教师自身的素质,要求教师一专多能,既要懂音乐,又要能表现音乐,也就是教师要会吹、拉、弹、唱。比如说,在上纳西民族音乐欣赏课的时候,边放纳西民族音乐,边介绍纳西民族的特点及民族音乐文化历史,在介绍一点音乐理论知识,之后教师现场在哼唱一点民歌,及弄点民族乐器,现场演奏音乐中的一个片段,这样就大大的激发了学生对民族音乐学习的兴趣,也就促进音乐的教学,同时也推进民族音乐的传承和发展,也在此呼应更多的音乐人来关注丽江的民族音乐,为民族音乐的传承和发展做贡献。
参考文献:
[1]郭声键.音乐教育论[M].湖南文艺出版社2004:72-73.
[2]《中华音乐教育杂志》第52期  P,89页。
[3]谢嘉幸《学校教育中的民族音乐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