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文艺官方 国内统一刊号:CN 13-1129/I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7-5828
* 投稿网站
大众文艺
《 大众文艺 》
级别:省级     分类:文艺    周期:半月刊
主管单位:河北省文化厅
主办单位:河北省群众艺术馆
国内刊号:CN 13-1129/I
国际刊号:ISSN 1007-5828
收稿编辑:QQ /电话2880067970 / 0531-85701017
投稿邮箱:dzwyzazhi@163.com
期刊名称 (*)投稿期刊名称
文章标题 (*)投稿论文的题目
作者姓名 (*)只需填写通讯作者
作者电话 (*)方便编辑及时沟通
作者邮箱 (*)方便编辑做详细用稿答复
上传稿件 (*)限word文件
投稿附言   
期刊信息
期刊名称:大众文艺
主      编:马维彬
出版周期:半月刊
出版地区:河北石家庄
定      价:18.00元
收      录:知网、万方、维普、龙源
社      址:石家庄市虹光街10号
邮政编码:050080
范文-从接受美学视角解读《终结的感觉》-大众文艺

从接受美学视角解读《终结的感觉》
李津
福建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福州  350007
摘要:朱利安•巴恩斯凭借《终结的感觉》摘得了2011年布克奖的桂冠。本文借助姚斯和伊瑟尔的接受美学理论分析该小说中的不可靠叙述,含混的象征和混杂的主题,说明文本中存在着大量的不确定性与空白,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必须随时调整自己的“期待视野”,积极响应文本的“召唤结构”,填补意义的空缺,才能构建出人物的真实形象和小说的意义。
关键词:朱利安•巴恩斯  《终结的感觉》  接受美学  读者
文献标识码:A
朱利安•巴恩斯(1946— )是当代英国文坛著名的小说家,与伊恩•麦克尤恩,马丁•艾米斯并称“英国文坛三巨头”。从80年代初创作生涯伊始,他便佳作不断,屡获大奖。其中最为人称道的几部作品当属《福楼拜的鹦鹉》(1984)、《101/2章世界史》(1989)、《亚瑟与乔治》(2005)等。对巴恩斯而言,每一部作品都是一个新的开始,在其创作的11部小说中,他不断融入新的主题并采用别具一格的叙事手法,大胆地进行着小说的形式试验,突破传统小说的概念。正是这些颠覆性的后现代游戏与招式吸引了大批学者对巴恩斯的关注,同时也使他四次入围英国“布克奖”,但前三次均落选。最终于2011年,凭借其中篇小说《终结的感觉》夺此桂冠。
目前,由于我国对巴恩斯作品的译介有限,国内学者对其研究尚处于萌芽阶段,缺乏深度与广度,主要表现在:对其作品的关注仅局限于几部代表作,且研究视角大都集中于巴恩斯的历史观,尤其是他对历史真实性的探讨,或从叙事学理论入手,探究其后现代写作手法。本文尝试利用接受美学的相关理论,引入阅读和阐释行为的主体——读者,来分析《终结的感觉》,以图为国内巴恩斯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一.接受美学理论概述
“接受美学”这一文学批评流派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末,经由康士坦茨学派的发展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达到鼎盛时期。该流派将文学研究的焦点由作者、作品转向读者,它认为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积极的参与者和创造者,作品的意义是由作品与读者共同生产完成的,从而反拨了新批评封闭自足的文本观。
 
R.H.姚斯和W.伊瑟尔是该流派的两位代表人物。姚斯深受海德格尔与伽达默尔的影响,从对“期待视野”的分析着手研究文学接受问题。在姚斯看来,期待视野“主要指读者在阅读理解之前对作品显现方式的定向性期待,这种期待有一个相对确定的界域,此界域圈定了理解之可能的限度”[10]289。据此,我们可以认为期待视野相当于海德格尔所谓的“前结构”,是人们理解事物的“先入之见”,它主要有两大形态:既往的审美经验与既往的生活经验。这两大经验相互交融构成了具体的阅读视野。
伊瑟尔则沿袭发展了英伽登的现象学理论,研究文本与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相互作用。“英伽登认为作品是一个布满了未定点和空白的图示化纲要结构,作品的现实化需要读者在阅读中对未定点的确定和对空白的填补”[10]294-295。伊瑟尔直接接受了这一观点,强调要填补这些空白就需要读者的介入,在阅读中进行想象性加工,积极响应“文本的召唤结构”。针对伽达默尔的“视域融合”,伊瑟尔提出召唤结构具有一种“否定性”,也就是说,读者的期待视野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一部作品唤起读者的阅读回忆与期待是为了打破它,更新它,使读者获得新的视野。伊瑟尔进一步指出,只有按文本的召唤结构去阅读的读者才是文本的“隐含读者”。
本文通过分析《终结的感觉》中的不可靠叙述,含混的象征和混杂的主题三个方面来挖掘小说中存在的意义不确定性和空缺,从而说明只有读者充分激发自己的想象,通过创造性阅读对文本进行阐释和填补,才能深化对巴恩斯这部作品的理解。
二.不可靠叙述
《终结的感觉》可以说是“一部回忆之书,它既是在回忆中写成,也是对回忆的心理特点的探究”[5],它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步入老年的托尼采用“他”当年的限知视角向读者展开的一段段碎片式的记忆。小说一开始,叙述者为了制造悬念,便抛给读者6个零散的记忆片段:“闪闪发光的手腕内侧;平底锅抛进水槽,顿时蒸汽升腾;一团团精子从下水道一泻而下;一条逆流而上,奔涌跃腾的河;另一条宽阔而灰暗的河流;一扇上了锁的门以及冰冷已久的浴水”[1]3。正当读者不知所云之时,叙述者又说到“你最后所记得的,并不总是与你曾经目睹的完全一样”[1]3,这句话旨在提醒读者记忆并非事实或事实的全部。带着这些疑惑,读者通过托尼的回忆逐渐走进了他高中和大学的生活。在托尼的讲述中,我们屡屡可以感到其叙述的含糊与不可靠。
在讲述艾德里安与老师亨特关于历史的辩论时,作者采用了直接引语转述人物当时的对话。艾德里安透过罗布森的自杀事件,认为“不可靠的记忆与不充分的材料相遇所产生的确定性就是历史”[1]20,而亨特则对历史真实性持相对积极的观点,当读者自以为两人的争论被如实地展现在我们面前时,叙述者立刻予以否定:“这是他们舌战的确切内容吗?几乎肯定不是。然而,就他们的这一次舌战而言,这是我的最佳记忆了”[1]23。另一个片段是关于托尼在维罗妮卡家中度过的周末,根据托尼的叙述,维罗妮卡的父亲与哥哥对他态度冷漠甚至嘲讽,但随后他提醒读者关于这一片段大部分的印象与记忆是模糊的,“因此这些回忆可能有些个人偏见”[1]35。这些话语不断使读者停下来思考叙述者呈现给我们的事实是否真实可信,此外,带上了个人的主观色彩,叙述者对某些人和事做出的价值判断是否客观准确。然而由于“记忆叙述在很大程度上使用的是独白性话语”[2],这就造成了叙述声音的狭隘与单一,因此读者即便有所疑虑,也只能暂时根据托尼的有限视角构建其自我形象,形成阅读的“期待视野”。例如,按照托尼的说法,他与维罗妮卡是在分手后发生了性行为,而维罗妮卡却在之后见面时说托尼是“自私的混蛋”[1]48,从这令人费解的话语中,我们隐约可以感到叙事者在这里似乎省略了一些关键细节。随后,我们进而得知维罗妮卡与艾德里安相爱了,这一事件给了托尼巨大的刺激,他感到在与维罗妮卡的交往中,自己始终处于弱势地位,现在更沦为一个可怜的受害者,维罗妮卡则富有心计,善于操纵感情。对于艾德里安的自杀,读者更是感到疑云重重,但却被托尼简单地归结为是他过于聪明的哲学家的头脑使自己失常了,自杀不过是在践行他的哲学观,因此他的死与自己或周围的其他人没有任何关系。
但在小说的第二部分故事出现了转折,退休的托尼收到了维罗妮卡母亲的遗嘱,得知艾德里安留下了一本日记。随着事件的推进,之前读者根据托尼的叙述建构起的“期待视野”被完全地颠覆,原先托尼那个“温和派”[1]45的形象不过是其“胜利者的谎言”[1]20。当他写给艾德里安的信件重新展现在读者面前时,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满口恶毒,自卑善妒的托尼,同时托尼也开始重新审视那段被时间扭曲,被自己删减篡改的记忆。他想起了自己曾与维罗妮卡彼此爱慕,“十指相扣”[1]153,观赏赛文潮,而这一片断却在托尼的记忆中被删除了。当托他得知艾德里安与维罗妮卡母亲生下的智障儿时,才明白维罗妮卡所说的“血腥钱”[1]106是什么意思。通过托尼一系列的自我反思,读者也一步步摆脱了先前不可靠叙述的干扰,修正了对年轻托尼做出的道德评判。托尼是在与维罗妮卡发生性行为之后与她提出分手,这也正是维罗妮卡称托尼是“自私的混蛋”[1]48的原因,是他的自卑怯懦,缺乏责任感造成了他们感情的破裂,同时正是他那封鄙俗恶毒的信间接造成了艾德里安的自杀,因此对他的死托尼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而经过反思之后的托尼已经意识到生活的责任和动荡不安,自然也向读者投射出一个全新的自我形象。
 
《终结的感觉》是巴恩斯在后现代语境下对个人记忆与历史的再现。由于时间的制约和主观因素造成的不可靠叙述与叙事空白使自我变成了一个漂浮的,游移不定的能指。它永远处于变动不居的状态,有被颠覆的危险,一旦个人对过去的理解发生变化,自我的形象也就改变了。这给读者的阅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与挑战,读者必须积极响应文本的召唤结构,穿过记忆叙述的独白话语,在具有主体意识的人物对话,客观的史料细节和对结局的预测中,连接起记忆的断裂处,将意义注入文本中的未定点,从而建构起人物真实的形象。
三.象征与主题的不确定性
1.含混的象征
在《终结的感觉》中,巴恩斯反复提及了某些意象,读者不难意识到这些意象具有表层文字之下的丰富象征内涵,但文本中大量的未定点与叙事空白则使象征变得含混不清,具有多重阐释的可能性。
手表是小说中不断映入读者眼帘的意象之一。在6段记忆碎片中,第一个便是“一只手的手腕内侧,闪闪发光”[1]3,由此可见,手表在小说中占据着重要位置,是贯穿全文的一条线索。在第一部分,托尼突出了一个关键细节:他与科林、亚历克斯常常“把手表表面戴在手腕内侧”[1]6,作为同盟的象征。同时,叙述者又言及这么做“也许另有深意。它让时间感觉像是一个很个人,甚至是很私密的东西。”[1]6读到此处,读者不难明白手表对托尼来说象征着时间与记忆,再进一步说手表如同个人历史的见证者与监督者。托尼及其两位好友将手表戴在手腕内侧,就意味着对时间、历史的逃避,将真实记忆隐匿起来。随后,托尼在讲述大学二年级与维罗妮卡发生边缘性行为时,特别提及他摘下了手表,这就意味着托尼让手表这个时间的见证者在他们的恋爱中成了一个缺席的不在场,如此一来,这段记忆自然可以被随意编辑,删减,遗忘,从而使自己免于承担责任。
另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意象是河流。小说一开始叙述者提到了两条河流:“一条河逆流而上,奔涌岳腾,在手电筒的照射下波光粼粼;另一条河宽阔而灰暗,一阵狂风掩盖了河的流向”[1]3。根据后文,读者可以得知第一条河指的是赛文河,托尼曾与朋友们在午夜观赏赛文潮水,感受大自然带给他们的震撼。而另一条河流则无法在文中直接找到对应,但如若从整体上深入解读文本,联系小说的结尾,就能明白这条河极可能象征托尼的意识与记忆之流,亦或“喻指托尼自己的生命之河”[5],是托尼隐藏在表象之下的本真自我,它处于黑暗广阔的无意识领地,而扰乱水面,掩盖河流流向的狂风就自然意指删改托尼记忆的非理性欲望与情感。但换个角度,这另一条河流又可“象征艾德里安的情感世界”[5]。它的宽阔灰暗正如艾德里安给人的印象一样,朦胧虚幻,充满神秘色彩,让人捉摸不透。这些象征的运用增强了文本的张力,拓展了文本的容量,给予读者多重阐释文本的可能性,使读者真正参与了文本意义的建构。
2.主题的混杂
初读《终结的感觉》,读者或许会认为这是一本充满悬疑色彩的回忆之书,然而深入探索我们便可发现巴恩斯为我们呈现的是一个丰富多彩的文本世界,不同身份的读者都能从中挖掘出发人深省的主题。哲学家可以透过艾德里安的自杀思考人生存在的价值和死亡对个体生命的意义。历史学家则可以从老亨特与艾德里安关于历史问题的辩论中获得启示,重新反思历史的责任该由谁来承担,历史究竟是什么——是事实还是一种话语?如若历史不过是史学家的一套说辞,那么我们又该如何把握过去?就算对普通读者而言,也能从托尼的人生中反观自己是否也有被隐匿的记忆与历史,我们又能否勇敢地面对生活的真实。此外,小说中也不乏作者对文学与人生,与现实的看法:“真正的文学关涉人的心理、情感和社会现实,通过主人公的行为和反思得以展现;小说描写的是人物性格在时间长河中的发展历程。”[1]18然而小说与现实又有所不同,例如托尼在维罗妮卡家度假的第一晚,维罗妮卡并为对托尼表达任何关切,但同样的情境在小说里,情侣间在家长关门睡觉后“免不了要偷偷溜进彼此的房间来个热烈拥抱”[1]35,这或许正是作者对小说能否反映现实的质疑。巴恩斯在这部小说中混杂了记忆、历史、文学、哲学、伦理、爱情、道德等多重主题,而没有哪一个主题处于中心地位,如此一来作品的意义便不断延拓,因此对小说内蕴的解读便成了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
四.结论
    《终结的感觉》是巴恩斯的转型之作,小说中并没有太多的形式实验,极具可读性,然而托尼极具主观色彩的个人叙述,使情节在虚实之间游移不定,同时象征的歧义及去中心化的复杂主题也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文本的开放性,将意义的生产交给了读者,促使其形成个性化解读。只有能够充分调动自己的想象力,将自己的阅读经验投射到人物的发展历程中,响应文本的“召唤结构”,对小说的不确定性和意义空缺进行阐释和填补的读者才是巴恩斯理想的读者形象,才能听到“回忆中的新乐音”[5]。

参考文献:
[1]朱利安•巴恩斯. 终结的感觉 郭国良译[M]. 南京:译林出版社, 2012.
[2]杜鹏. 记忆、历史与“向死而生”——论《终结的感觉》的死亡叙事[J].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 2013(6).
[3]Harland, Richard. Literary Theory from Plato to Barthes An Introductory History[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5:204-212.
[4]刘成科. 虚妄与觉醒——巴恩斯小说《终结的感觉》中的自我解构[J]. 学术界, 2014(1).
[5]陆建德. 回忆中的“新乐音”[M]//朱利安•巴恩斯. 终结的感觉:序言. 南京:译林出版社, 2012.
[6]聂宝玉. 不可靠叙述和多主线叙事——朱利安•巴恩斯小说《终结感》叙事策略探析[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3(10).
[7]申丹. 叙事、文体与潜文本——重读英美经典短篇小说[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8]周来祥 戴孝军. 走向读者——接受美学的理论渊源及其独特贡献[J]. 贵州社会科学, 2011(8).
[9]朱刚. 不定性与文学阅读的能动性——论W.伊瑟尔的现象学阅读模型[J]. 外国文学评论, 1998(3).
[10]朱立元. 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第2版(增补版)[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作者简介:李津(1989— ),男,福建福州人,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2012级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