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林业产业官方 国内统一刊号:CN 11-5170/S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2-7096
* 投稿网站
中国林业产业
《 中国林业产业 》
级别:国家级     分类:农业    周期:旬刊
主管单位:国家林业局
主办单位: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中国林业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科技信息研究所
国内刊号:CN 11-5170/S
国际刊号:ISSN 1672-7096
收稿编辑:QQ /电话2880067970 / 0531-85701017
投稿邮箱:linyechanye@tougao.cc
期刊名称 (*)投稿期刊名称
文章标题 (*)投稿论文的题目
作者姓名 (*)只需填写通讯作者
作者电话 (*)方便编辑及时沟通
作者邮箱 (*)方便编辑做详细用稿答复
上传稿件 (*)限word文件
投稿附言   
期刊信息
期刊名称:中国林业产业
主      编:李文军
出版周期:旬刊
出版地区:北京市
定      价:15.00元
收      录:知网
社      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东街18号
邮政编码:100714
范文-武威市凉州区林业生态建设的思路及对策-中国林业产业

 武威市凉州区林业生态建设的思路及对策

王恩汉1  陈玉山2    
1、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林业局   武威  凉州     733000
2、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双城镇人民政府    武威  凉州   733000
摘要:本文在调研凉州区林业生态建设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优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快凉州区林业生态建设的主要任务和发展对策
关键词:林业  生态建设  思路对策 
1. 林业生态建设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1 生态建设现状:近年来,凉州区立足区情,大力实施生态立区战略,坚持“南护水源、北治风沙、中建绿洲”布局,以三北防护林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及省级财政防沙治沙项目建设为重点,强化科技支撑和机制创新,大力开展北部沙区防沙治沙,中部绿洲区通道绿化和南部山区水源地保护,全区共完成人工造林88.77万亩,完成封山(沙)育林(草)16.3万亩,义务植树2158万株,保护国家级重点生态公益林42.6万亩,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11.17%。在生态屏障建设、特色林果发展、防沙治沙、森林资源管护、体制机制创新方面实现了五个突破,全区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
1.2 存在的问题
1.2.1 森林覆盖率较低。尽管全区造林力度进一步加大,但森林面积总体偏小,森林覆盖率远低于全市、全省、全国平均水平,人均占有绿地面积少,森林整体质量不高。
1.2.2 林果产业在扩量方面实现了突破,实现了人均1亩林目标,但存在布局不尽合理,标准化栽培措施落实不到位,整体建设质量不高,在农民增收方面作用未能得到有效发挥。
1.2.3 林业科技推广力度有待加强。全区林业科技创新能力不强,林业科技推广机制不活,现有实用技术成果转化缓慢,林业科技人才队伍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
1.2.4 林业投入相对不足。国家对在生态建设投入资金有限,加之市、区地方财力不足,用于林业建设方面的资金相对较少,满足不了我区林业发展的需要,森林处于粗放经营阶段的状况亟需改善。
2 林业生态建设思路
2.1 生态定位:武威市凉州区位于内陆河石羊河流域,河西走廊东部,地处腾格里大沙漠与蒙新、青藏、黄土三大高原的交汇地带,是我国西部重要的经济通道、战略走廊,是丝路经济带的黄金节点,是内地联通新疆和欧亚的重要交通命脉,是西北乃至全国的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独特的地理位置,复杂、多样的气候、地貌类型在甘肃省乃至全国生态建设中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多样性和示范性意义。同时,武威市凉州区地处全国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区域,也是武威经济发展的核心区,生态环境脆弱、自然条件较差、地理位置特殊,林业生态建设在全市乃至全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2.2 建设思路:根据国家建设“一路一带”战略布局,结合全区林业建设实际,今后全区林业生态建设的思路是:围绕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坚定不移地实施生态立区战略,以建设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为目标,加快造林绿化步伐,大力培育、保护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依靠科技进步,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加快林业产业化建设步伐。以改革深化分类经营为重点,创新发展机制,促进林业生产力快速发展。以依法治林、科技兴林为支撑,实现林业由传统生态型向生态效益型转变,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社会文明进步。
3 林业生态建设的主要对策
3.1 统筹兼顾,合理布局,两大产业体系建设共同发展。一是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按照山区、川区、沙区的不同地域特点,在区域布局、发展规模、发展速度上统筹安排,注重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兼顾生态体系建设和产业体系建设,做到同步推进,共同发展;二是要突出重点,建设亮点。要根据林业建设的总体要求,大力开展林网建设、通道绿化、防沙治沙、山区小流域治理、生态村镇建设、特色经济林等林业生态建设重点工作,抓出亮点,通过以点带面,抓重点促一般,推进各项工程整体上水平、上台阶。三是广泛论证,科学决策。要围绕生态建设和产业建设开展项目建设,注重建设的实效性、连续性。各产业开发的项目选择、技术路线等都必须认真开展科研论证、环境评价和效益评估,力求使每一个项目建立在科学正确的基础之上。
3.2 科教兴林,提质增效,充分发挥科技支撑作用。要紧紧围绕重点生态工程和特色林果业建设开展科技服务工作,突出抓好科技创新,努力提高科技推广和技术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造林适用技术、名优新品种引进、经济林高效丰产栽培、抗旱节水技术的示范推广、引进和推广先进科学技术等方面有新突破。积极推广林业机械,按照“林技农机融合发展”的要求,加大林业机械的作业推广力度,力争在开沟、挖穴、摘果、植保等机械的推广上有新的突破。同时,要积极探索新的管理方式,进一步调动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把技术服务的效益和实绩同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资待遇挂钩,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开展科技承包和有偿服务,充分发挥科技对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
3.3 政策扶持,制度保障,建立全社会共同参与林业生态建设的长效机制。一是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加快林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把生态水权配备、林权地权确认、资金扶持等各类优惠政策落到实处,通过政策扶持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林业生态建设,调动和保护农民植树造林的积极性。二是要进一步完善造林绿化的经营机制,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和林业自身特点,积极探索和推广各种行之有效的造林营林新机制。三是扎实稳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通过林改,进一步明晰林业产权,化解矛盾纠纷,确保农村和谐稳定,不断解放和发展林业生产力,为推动地方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发挥重要作用。
3.4 项目带动,利益驱动,建立稳定的林业生态建设投入机制。以实现生态环境好转、推动生态环境改善为目标,抢抓国家出台《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政策机遇,立足现有的生态环境和经济基础条件,认真抓好三北五期工程、退耕还林工程、重点生态公益林建设、防沙治沙财政专项资金项目、石羊河流域防沙治沙及生态恢复规划等一系列新建、续建项目的衔接和实施工作,积极争取国家生态林业工程项目支持。同时,通过对宜林荒滩荒山荒沙承包、租赁、出让等方式,吸引全社会力量参与造林绿化事业,按照谁种谁有、合造共有的原则,落实林地林木权属,允许继承、转让、抵押、拍卖等,依法合理流转。多种渠道筹措造林资金,多种形式参与生态建设,最大限度的拓宽林业融资渠道。
3.5 强化宣传,规范管理,依法有效保护森林资源。一是要大力宣传《森林法》、《森林法实施条例》、《防沙治沙法》、《退耕还林条例》、《野生动物保护法》、《湿地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法制意识,增强造林绿化意识和爱林护林的自觉性。同时,要大力宣传我区生态环境治理的严峻形势,宣传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的必要性、紧迫性,不断提高群众生态忧患意识,坚定加快林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二是继续严格实行林木采伐限额管理制度,对征占用林地、林材经营加工、运输等环节进行清理整顿,防止资源的无序消耗和浪费。三是加强林政资源管理队伍建设,提高林业行政执法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认真贯彻落实区政府《凉州区重点区域封山(沙)禁牧实施方案》,严肃查处违法取水、毁林、乱垦荒地、破坏生态等违法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