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与技术官方 国内统一刊号:CN 22-1159/S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1-962X
* 投稿网站
农业与技术
《 农业与技术 》
级别:国家级     分类:农业    周期:半月刊
主管单位:吉林省科技厅
主办单位: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吉林省省科技信息研究所
国内刊号:CN 22-1159/S
国际刊号:ISSN 1671-962X
收稿编辑:QQ /电话2880067970 / 0531-85701017
投稿邮箱:nyyjszazhi@163.com
期刊名称 (*)投稿期刊名称
文章标题 (*)投稿论文的题目
作者姓名 (*)只需填写通讯作者
作者电话 (*)方便编辑及时沟通
作者邮箱 (*)方便编辑做详细用稿答复
上传稿件 (*)限word文件
投稿附言   
期刊信息
期刊名称:农业与技术
主      编:杨芳
出版周期:半月刊
出版地区:吉林省长春市
定      价:20.00元
收      录:知网、万方、维普、龙源
社      址:吉林省长春市深圳街940号
邮政编码:130033
范文-桃源县棉区种植结构调整的思考-农业与技术

 桃源县棉区种植结构调整的思考

赵伯莲 孙松英 万勇军 周华军  黄继桃
(湖南省桃源县农业局,415700)
摘要:棉区结构调整已成必然趋势。本文在分析当前我县棉区生产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我县实际,提出棉田改制的总体思路和切实可行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 棉区;结构调整;相关对策
1、棉区生产现状
桃源县地处湖南西北部,年平均气温16.6℃,年均降雨量1441mm,年日照时数1465h以上,≧10℃年积温5200℃,无霜期283d,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常年棉花种植面积16666.7hm²,约占全县耕地总面积15%,大多数棉田地势低平,土壤肥沃,适宜种植棉花、蔬菜、瓜果及其它经济作物。一直以来,棉花是我县传统优势产业和农业的支柱产业之一,桃源也是国家重要的商品棉基地。
全县历年棉花收购价以2010年为最高,每公斤籽棉10.8元,以后持续下滑。由于国家棉花收贮政策的实施和棉花种植补贴的到位,2013年棉花种植面积最高达到17066.7hm²。随着国家棉花新政策的出台和棉花成本的进一步增加,部分棉农出现了负效益。2014年亩平纯收入比2013年减少619元,2015年亩平纯收入-90元,比2014年减少486元。棉花生产形势日益严峻,探索新的种植模式已成燃眉之急。2005-2015年棉花种植及效益情况见附表1。
附表1 2005-2015年桃源县棉花种植及效益情况
 
11.jpg
2 棉地改制的探索
2015年,我县棉花播种面积9800hm²,同比上年减少了5200hm²,棉区农民改种积极性不断高涨。全年共改种水稻200hm²、花生1万亩、玉米666.7hm²、蔬菜及瓜果约333.3hm²,部分改种高粱、芝麻、水果等特色经济作物或进行养殖业,种植效益普遍高于棉花。但由于缺乏相对稳定的销售渠道,销售价格得不到保证,大面积扩种风险大,农民亦无可奈何。
根据2013-2015年我县几种主要农作物产量、产值、成本及利润调查结果(附表2)得出结论:一是棉田采用全程机械化种植油用大籽花生和饲料玉米,市场需求量大,价格相对稳定,效益较高;二是国家国家重点扶持与保护收购的水稻和用作饲料的玉米风险较小,可作为改种对象。三是销售渠道相对稳定前提下,适度改种鲜销和加工型蔬菜,效益高。
附表2          棉花与几种主要改种作物效益较好
品种 产量(kg/667㎡) 产值(元/667㎡) 物化成本
(元/667㎡) 用工成本
(元/667㎡) 纯收入      (元/667㎡)
2013 2014 2015 2013 2014 2015 2013 2014 2015 2013 2014 2015 2013 2014 2015
棉花 265 262 230 2385 2096 1610 410 400 420 960 1120 1280 1015 396 -90
双季稻 875 850 880 2319 2210 2288 980 1000 995 900 900 1080 439 310 213
玉米 500 472 480 1100 1040 1056 255 274 250 500 500 516 436 335 400
花生 350 390 450 1400 1755 2250 120 126 100 480 600 600 800 1029 1550
芝麻 150 145 150 1500 1450 1500 100 100 100 360 400 400 1040 950 1000
高粱 400 380 400 960 912 1600 230 240 246 500 500 600 235 182 754
辣椒 2300 2430 2500 5060 5832 6500 470 480 500 800 900 1120 3790 4450 4880
芥菜 4000 3950 4000 1200 1343 1360 100 100 105 240 300 300 860 943 955
 
 
3  存在问题
3.1 缺乏政策与资金扶持,未能形成相对成熟的改种方案
目前我县对于棉区结构调整的政策和资金扶持比较薄弱,棉区改种所需配套的基础设施严重缺乏,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带动作用未能体现。棉区生产经营者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加上由于市场经济的影响,政府也只能是适当引导,不能行政硬推。有的棉农盲目种植,效益低下,个别棉地甚至抛荒。
3.2  多方因素制约,改种水稻落实难度大
根据《2015年湖南省棉区种植结构调整意见》要求,湖南省棉区改种主攻水稻生产。全县有20多万亩棉花,除木塘垸、车湖垸、枫树等几个平区乡镇外,多数棉田集中在丘陵乡镇,有的是从种苎麻、柑桔、蚕桑等作物调整过来,改制水稻难度很大。主要表现为:一是受责任田块的制约,老棉区一家一户的田块极为分散,成片地块中只要有一户不配合,就难以落实;二是受水利条件制约,由于地势和水源的影响,有些地块根本无法改种水稻;三是受改造成本制约。据初步估算,每改制1亩水田,需投入各项费用约700元左右,农户乃至村组无力承担,平丘区棉地也不例外。
3.3 种植技术和销售市场缺失,可供改种作物有限
主产棉区植棉历史悠久,农民祖祖辈辈以种棉为生,植棉技术达到较高水平,临时改种其他作物,广大棉农及农业技术人员对其它作物种植技术既无理论也无实践经验,加上产品销路问题,导致改种信心不足,等待观望,成为阻碍改种进程的主要因素。
3.4 沿袭传统生产方式,制约改种良性发展
受水利、交通、资源、市场信息等各类因素的制约,改种模式多为分散无序的传统小农生产,用工多,成本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差。加上大多数青壮劳动力都外出打工,留守在家的多为50岁以上的老人从事农业生产,给改种其它作物增加难度。
4  棉区结构调整对策
4.1 政府因势利导,棉农积极参与
本着“农民自主,县乡引导,因地制宜,稳基调散”的原则,县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加强组织领导,建立棉区种植结构调整工作机制,加大宣传引导和协调平衡力度。在农民自愿的前提下,积极引导农民根据农田生态环境与地力调整种植结构,不宜种植水稻的田块不要盲目种植,造成减产减收。旱作品种选择要结合自己的生产能力与水平进行合理种植,合理确定调整规模、实施进度和作物品种,引导棉区农民尽快走出一条改革传统耕作制度,提高农业比较效益的道路,实现“农民收入稳步增长,耕地不抛荒,粮食产量大幅度提升”的目标。
4.2 加大资金投入,不断配套与完善改种设施
争取项目支持,整合高标准农田建设、小农水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国土等涉农项目资金,大力扶持棉花种植结构调整,重点扶持改制水稻生产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配套蔬菜种植基础设施建设。引导、激发受益群众投资、投劳搞好承包棉田的结构调整,对从事棉地结构调整的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及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经营主体,采取优先认证、颁证,在资金扶持、技术支持上给予重点保证,充分发挥其示范引导作用,为顺利改制奠定良好物质基础。
4.3 狠抓办点示范,探索棉区高效种植模式 
适合的才是最好的。结合我县棉区生态资源条件、耕作制度和农民意愿,除部分“水改棉”及水源基础好、改造难度不大的棉田,鼓励发展水稻生产,种植双季稻或“油菜+中稻或一晚”外,其余棉区在对接市场而不改变土地用途基础上,有规划的种植油料花生、大棚设施蔬菜或特色加工型蔬菜,以及玉米、大豆等农作物。依托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分别在木塘垸乡、车湖垸乡和陬市镇等几个种棉大乡办好改制模式示范样板,安排专人负责每个示范点的技术指导,打造棉改亮点工程,展示结构调整成效。综合市场需求和经济效益情况,推荐以下3种大宗作物改种模式:一是“冬油菜-夏花生”双油种植模式。二是“春季辣椒-芥菜”加工型蔬菜种植模式。三是“春玉米-夏玉米-越冬菜”粮菜种植模式。3种改种模式纯收入2000元以上。设施蔬菜及高档蔬菜种植效益达5000元以上。
4.4 创新生产经营方式,加快棉区现代农业发展进程
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主要体现在技术和制度两个方面,只有与农业生产力发展状况相适应的方式方法才能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创新作为“十三五”第一大发展理念之一,将赋予农业发展巨大活力。通过土地流转,适度规模经营,依托专业合作社组织农民进行生产,实行订单收购,保障农民利益。不断探索推广机械化种植,尽可能减少生产用工及成本,提高种植效益。加强“互(物)联网+”在农业上的应用,推进清洁生产、生态种植。加大对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种植大户的现代经营管理培训力度,换脑筋转观念,不断提升经营者的管理水平,增强管理者应用现代农业技术和先进生产资料的能力,实现物质、技术和组织管理的现代化。大幅提升改制效益。
4.5 适度发展棉花种植,推广精简化栽培
在未能改种水稻和其他经济作物的主产棉区,适度种植棉花。从推广“矮短抗”新品种、加快科技创新、推广植棉机械等几个方面着手,对棉花种植进行合理布局。大力开展农机与农艺相配套的技术试验示范,集成棉花轻简化栽培技术模式,不断探索棉花全程机械化操作技术,争取在较短时间内解决棉花生产劳力短缺、用工多、机械化水平低、比较效益差的突出矛盾,确保种棉效益。
参考文献:
[1]韩昌友、裴文功,《荆洲市棉田种植结构调整思路》.2000.27(10)s56《中国棉花》.
[2]吴若云,《湖南棉花生产形势堪忧》[N].中华合作时报
 [3]程泽新、刘桃林,《桃源棉花生产回顾可持续发展对策》 江西棉花 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