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与技术官方 国内统一刊号:CN 22-1159/S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1-962X
* 投稿网站
农业与技术
《 农业与技术 》
级别:国家级     分类:农业    周期:半月刊
主管单位:吉林省科技厅
主办单位: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吉林省省科技信息研究所
国内刊号:CN 22-1159/S
国际刊号:ISSN 1671-962X
收稿编辑:QQ /电话2880067970 / 0531-85701017
投稿邮箱:nyyjszazhi@163.com
期刊名称 (*)投稿期刊名称
文章标题 (*)投稿论文的题目
作者姓名 (*)只需填写通讯作者
作者电话 (*)方便编辑及时沟通
作者邮箱 (*)方便编辑做详细用稿答复
上传稿件 (*)限word文件
投稿附言   
期刊信息
期刊名称:农业与技术
主      编:杨芳
出版周期:半月刊
出版地区:吉林省长春市
定      价:20.00元
收      录:知网、万方、维普、龙源
社      址:吉林省长春市深圳街940号
邮政编码:130033
范文-浅谈在项目区建设中水土保持的防护与监测-农业与技术

 浅谈在项目区建设中水土保持的防护与监测

鲁静 
甘肃省水土保持科学实验站730020 
摘要:目前,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我国大力推行对水土保持、生态发展的建设,全面提高水、田、林、电、路综合治理水平,取得了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持续发展,但是,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与规划过程中,也出现了水土保持方面的诸多问题,部分群体对水土保持意识过于淡薄方面等,这使得在推广水土保持工作速度缓慢,困难重重。由此可见,在实施项目建设种有效解决水土保持遇到的各种问题,使水土保护工作得到广泛推广与应用,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和农业发展,对水利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的有效实施并提出应对措施,可起到很好的促进与推动作用。
关键词:项目区   防护   水土保持  监测      
发展是人类为了满足其生存和进一步发展愿望在经济、文化、社会等诸多方面采取的有效变革。人类要发展,就必须与自然保持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发展又不危害子孙后代发展的发展”,可持续发展已被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确立为21世纪全世界所有国家的共同发展战略。因此,在实施项目区建设中注重水土保持,尽量减少水土流失显得尤为重要。水和土壤是一切生物繁衍生息的根基,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资源。水土资源将无机界和有机界、生物界和非生物界连接起来,推动自然生态系统进行物质能量交换和人类社会发展。由于人类盲目地、不尊重自然规律无节制地开发水土资源,造成如今日趋严重的水土流失,严重影响了人与自然的相互协调发展,水土流失是人类不合理开发、滥用水土资源产生的严重后果,水土流失状况是衡量水土资源和生态环境优劣程度的重要指标,水土流失直接导致水土资源破坏,土地沙化,生态环境恶化,从而给当地的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负面影响,进而影响了当地的社会形象,限制了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西北部分地区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系统脆弱,自身调节能力差,也相应采取了一些措施,但没有从根本上把握实质性问题,治标不治本的现象日益突出。特别是在项目区建设中对水土流失治理中控制土地的荒漠化仍待进一步提前监测和防护,防治水土流失。
1.项目区工程防护措施
1.1在工程开展期间,应采取必要的工程防护措施,可以采取护坡、开排水沟、导流沟等措施进行控制。在施工中,在弃土区背水面处设置成临时排水沟,这种方法可有效缓解在施工过程不遭受水力的侵蚀,同时,应在弃土区的迎水面设置由坡面至坡脚的截水沟,这样,可有效将弃水、废水全部排入引河。
1.1.1工程建设施工时,要加强对取料场的水土保持防治与管理工作,因为在施工过程中,需耗费大量的建设原材料,往往工程建设方从施工方便性和成本角度考虑,会沿线取材,造成取料地开采深度不一,给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也为水土流失埋下隐患。所以,在开采深度与开采地的开采程度上,应有严格的控制标准。
1.1.2荒坡取土采石场。在开采之前,应该选择合适的厚度剥离上层的腐质土,集中放置,以用于施工后续工作的绿化恢复。在施工期间,施工地两侧应设有排水渠,以保证附近坡面的地表水径流时可及时快速地流出。当采土工作完成后,需监管回填工作,保证恢复原地表植被。
1.1.3河滩取土、取砂场。河滩取土、取砂场取料之前要严格遵守国家的相关污染规定,在获得当地河道部门审批后,方可在允许的地点设立开采点进行开采作业。取料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计划数量开采,同时,保证清淤疏浚工作同时进行,及时平整已施工作业区域,以保证汛期防洪畅通。
2.水土保持监测方法步骤
2.1监测目标。(1)对项目施工建设过程中的水土流失进行适时监测和监控,最大限度地减少水土流失;(2)为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预测和制定防治方案提供依据,总结完善更为有效的防治措施;(3)对水土保持措施(设施)进行分类分级评价,包括水土流失治理度、扰动土地整治率、土壤流失控制比、拦渣率、林草覆盖度、植被恢复系数等量化指标;(4)为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专项验收提供依据,确保项目工程顺利投产使用。
2.2监测原则。(1)全面调查与重点观测相结合。对工程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进行核实,并对水土流失及其防治状况进行全面调查,依据水土保持方案提出的监测内容和方法,制定监测总体布局与安排。在全面调查的基础上,确定水土流失及其防治效果监测的重点区域,并确定相应的观测方法。(2)定期调查和动态观测相结合。对扰动面积、取弃土(渣)量、地形地貌、地面组成物质、植被种类、覆盖度等变化情况,通过定期(一般按月、季或年调查,视地面变动大小而定,特殊情况下可增加调查频次)调查获取;对土壤侵蚀形式、降雨量、径流量、泥沙量、水土保持工程实施进展与防治效果等,根据项目不同阶段地面变化情况,设置定期或不定期的、定位或不定位的观测点。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进行观测记录,作为分析水土保持工程实施和试运行期两个不同阶段水土流失动态变化的分析指标。(3)调查、观测与巡查相结合。随着工程施工进度变化,场地水土流失存在的问题和隐患也在不断的变化。为了及时掌握各种可能出现的水土流失问题,及时处理、消除隐患。除上述调查与观测外,必须进行不断的巡查,制定工作表格并现场填写,定期向水行政主管部门和建设单位汇报和提出相应的处理意见。建设单位在当地水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下,根据情况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案,以保证水土保持监测的实效。(4)实际调查观测与模型分析相结合。对于项目建设期不同场所的水土流失通过实地调查和观测获取相应的数据;对原地面的水土流失通过当地相似区域水土流失预测模型进行分析计算。对于水土流失防治效果通过实地调查和观测进行效益计算分析。(5)监测内容与水土保持责任区相结合。开发建设项目的不同防治责任区,具有不同的水土流失特点,为了在防治水土流失时采取相应的水土保持工程,监测内容必须充分反映各个分区的水土流失特征、水土保持工程及其效果。
2.3监测内容。(1)项目建设区水土流失因子监测。一是地形、地貌的变化情况;二是建设项目占用地面积、扰动地表面积;三是项目挖方、填方数量及面积;四是项目区林草覆盖率。(2)水土流失状况监测。一是水土流失形式及面积的变化情况;二是水土流失量变化情况;三是水土流失强度变化情况。(3)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效果监测。主要包括:防治措施的数量、质量和防治效果。
结束语:在工程建设与开展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很容易发生水土流失,影响水土保持。所以,应当采取一定的工程防护与环境防护措施,加强工程中的管理,提高环境保护宣传力度和水土保持工作思想意识,有效控制水土流失,确保水土保持工作在项目区建设中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价值。
注:1.《水利工程水土保持应对措施浅析》.王黎萍.2015.2
2.《银川东750kV变电站主变扩建及330kV甜水河~银川东Ⅲ回输变电工程水土保持监测实施方案》.水保监资证甲字第061号.2009.10
3.《水利工程水土保持浅析》.郭耀华.2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