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纵横官方 国内统一刊号:CN 11-4650/N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1-2064
* 投稿网站
中国科技纵横
《 中国科技纵横 》
级别:国家级     分类:科技    周期:半月刊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主办单位:中国民营科技促进会
国内刊号:CN 11-4650/N
国际刊号:ISSN 1671-2064
收稿编辑:QQ /电话2880067970 / 0531-85701017
投稿邮箱:仅支持在线投稿
期刊名称 (*)投稿期刊名称
文章标题 (*)投稿论文的题目
作者姓名 (*)只需填写通讯作者
作者电话 (*)方便编辑及时沟通
作者邮箱 (*)方便编辑做详细用稿答复
上传稿件 (*)限word文件
投稿附言   
期刊信息
期刊名称:中国科技纵横
主      编:梁玉超
出版周期:半月刊
出版地区:北京市
定      价:25.00元
收      录:万方、龙源
社      址:北京西城区西直门内大街30号
邮政编码:100025
范文-江苏省太湖流域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现状及建议-中国科技纵横

 江苏省太湖流域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现状及建议

 
王劲龄  
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环境监测站  江苏南京  210036
 
内容摘要:江苏省太湖流域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对改善流域水质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运行管理方面也出现不少问题。本文从设施运行率、运行效果、监管制度等方面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就选择切实可行的治理路线和处理工艺、加快现有设施改造和配套建设、建立完善长效运营管理机制提出了建议,对提高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管水平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农村 污水 设施 管理
 
江苏省太湖流域(以下简称“太湖流域”)农村污染排放总量占总污染负荷的比重呈逐年增加趋势,农村生活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已经成为太湖流域氮、磷污染的重要来源。近年来,随着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全面开展,太湖流域建设了大量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对改善农村水质,建设美丽乡村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这些设施在运行管理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太湖流域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起步早、推广快,一些问题也较早地表现出来,对其他地区具有借鉴意义,应给与高度关注。
一、太湖流域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运行现状
1、设施覆盖率不断提高
通过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美丽乡村建设等载体,太湖流域累计已建成5800余套分散式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规划保留村庄处理设施覆盖率已超过40%,太湖一级保护区内规划保留村庄覆盖率近90%。地方政府对农村污水处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出台了一系列推进政策措施,例如常熟市制定了《加强全市城乡生活污水处理工作的实施意见》,武进区出台了《农村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营管理暂行规定》等。
2、设施运行率普遍较低
据抽样调查,太湖流域已建的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率不到50%,约10%的设施已废弃或拆迁。设施运行率较低的主要原因:一是污水实际收集量与设计规模差距较大。大部分农村地区实际居住人员为老人、儿童居多,用水较为节俭,加之污水收集管网入户率还不高,产生的污水和收集到的污水量均较少,设施规划的处理能力与实际收集水量出入较大,长期以往造成设施闲置荒废。二是运行维护资金得不到充分保证。设施建成后,大多交由镇村运行管理,部分镇有几十套设施,加上提升泵站,一年运行管理费用需要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元。镇村财政大多比较紧张,有些地方为节省费用,出现“迎检运行”现象。三是布局选址不尽合理。少数设施建设时未考虑长期规划,在城镇化、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部分地方人口减少、村庄撤并,处理设施逐步废弃。
3、设施运行效果亟待提升
江苏省目前尚未出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排放标准,设施运行效果良莠不齐。一是早期项目建设水平总体偏低,部分工艺不合理。在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初期,由于缺乏经验,各种工艺一哄而上,仅太湖流域就有120余种处理工艺,使用率在1%以上的工艺类型有17种,部分工艺不适合农村地区夏季及早晚水量大、冬季水量少;节假日及冬季污染物浓度高、平时及夏季浓度低;可生化性强,反硝化碳源不足的特点,处理效果较差。二是配套设施不完善。部分地方化粪池建设不标准,渗漏现象严重;雨污分流不彻底,导致雨期收集水量超过处理负荷,进水污染物浓度较低,影响处理效果。三是缺乏长效运行管护机制。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普遍存在“重建设轻管护”现象。在设施建成初期,由于设备厂家负责调试维护或镇村安排专人管理,处理效果较为明显。但在设备厂家维护期结束后,缺乏专业技术人员管护,同时设备不断老化,导致设施运行效果不佳。
4、监管制度仍需建立健全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由环保、住建、农业、水务等多个部门负责建设管理,各部门工作自成体系,重建设轻管理,未能形成统一有效的管理制度,对地方农村污水处理工作的指导、监督力度不够。目前太湖流域已有锡山、武进、常熟、吴江、吴中、相城等6个区(县)实行设施统一委托运维,但大部分地区尚未出台相关管理规定,还存在工作要求不具体、监管措施难落实的问题。
二、加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管理的建议
1、选择切实可行的治理路线和处理工艺
推行接管优先、集中与分散治理相结合的治理路线,根据村庄的地形地貌、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状况等具体情况,因地制宜选择常规污水处理工艺(厌氧、生化等)、生态处理工艺(氧化塘、湿地等)或者是组合工艺。尽量选择免工艺参数调节、免设备调度、抗水质和水量变化能力强、维护简单的工艺设备。目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技术规范、施工标准与监管体制尚未建立,工程建设随意性较大,责任不明确。有关政府部门应研究制定适宜工艺(设备)的建设和制造标准、技术规程等,提高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科学性、实用性。
2、加快现有处理设施改造和配套管网建设
流域各地应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情况调查摸底,对存在工艺缺陷、设备损坏等问题的要安排经费实施改造,确保已建设施能够正常运转。将配套管网建设作为重要任务,尤其是完善支管网建设,打通“最后一米”,不断提高污水收集率。由于区划调整、人口减少等原因不适合建设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地区,可因地制宜建设经济实用的氧化塘、人工湿地等,防止污水直接入河。
3、建立完善长效运营管理机制
认真落实国务院《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出的“以县级行政区域为单元,实行农村污水处理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的要求。参照常熟市“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运行、统一监管”的四统一模式,在县(市、区)级层面整合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管理,统一打包委托第三方专业公司运营,发挥专业力量优势,降低运维管理成本,有效提升管理水平,实现规模化效应。参照吴江区“区、镇级财政分别承担50%的运行管理费用”做法,加大市、县、镇财政投入力度,尽量降低村级组织投入比例或者不安排村级组织支付运维费用。发动经济效益好、社会责任感强的企业开展帮扶工作,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领域。
4、加大监督考核力度
省有关管理部门应当结合太湖流域实际情况,研究制定太湖流域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排放标准,防止标准缺失、不统一的现象。各地政府要坚持“建管并重”,建立健全监督管理制度,明确相关部门职责分工,强化督查考核。加强对处理设施运维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将设施运营经费补助与运行管理效果挂钩,根据考核结果进行拨付。对于长期不能正常运行的,收回其经营权。同时强化通报、约谈、媒体监督等手段,推进农村污水处理设施长效运行。
太湖治理是江苏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建设、管理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会对改善流域水质、建设美丽江苏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