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科技企业持续创新研究
王明华,郭育杨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辽宁葫芦岛,125105)
基金项目: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310147031)
摘要:民营科技企业正逐步成为最有活力和市场竞争力的创新主体,企业只有通过持续创新才能不断拓展发展空间,否则很快会被竞争对手模仿和超越。在分析持续创新的影响因素基础上,提出完善持续创新的动力机制与激励机制是实现民营科技企业持续创新关键。
关键词:民营科技企业;持续创新;动力机制;激励机制
1引言
“十二五”规划纲要及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中都明确提出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战略部署。随着科技发展的突飞猛进,国家之间的竞争已经转向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的科技实力竞争,谁掌握了知识和科技创新,谁就掌握了发展的主动权。为鼓励民间资金发展科技产业,各地区均对民营科技企业给予相应的优惠扶持政策,目的是提高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提升产品科技含量,实现以一部分示范企业推动经济快速增长的目的[1]。
2民营科技企业创新发展现状
经过30多年的不断探索,我国民营科技企业充分发挥自身的体制机制优势,通过积极整合产学研和国内外科技资源,通过技术创新和市场反哺的协同推进,正逐步成为最有活力和市场竞争力的创新主体。他们积极切入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互联网金融、工业机器人等新兴领域,在生物医药、节能环保、软件、轨道交通和智能电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支撑作用。
3持续创新影响因素
企业的创新能力及持续创新问题是一个涉及企业内外诸多因素的问题,需要从整体的角度分析企业持续创新的影响因素。
3.1企业治理结构
从高技术产业发展的角度看,有了一个能激励人们不断采用新技术并不断激励人们进行技术创新的制度安排,新技术就会不断产生,技术水平就会不断提高;而在一种压抑创新精神和创新活动,只鼓励外延式扩大再生产而不鼓励内涵式扩大再生产的制度安排下,只能是低水平重复建设,技术创新的速度必然是缓慢的。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构建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是全面改善和提升公司形象的前提,也是解决民营科技企业发展中诸多问题的基础。
3.2企业创新文化
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和快速更新的技术进步,使得现代企业永远需要面对市场和竟争对手的挑战,再辉煌的成就或成功的技术都只能代表着过去,现代企业,尤其是科技型企业必须培育具有面向未来的危机意识的创新文化,使企业可以在持续创新的动态过程中及时把握各种市场机会,以此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企业文化中包含的创新意识、机会意识和实干精神等是企业创新过程中的重要推动因素。
3.3企业创新资源投入
创新是一个复杂的资源重新整合的长期过程,其过程需要各种创新资源如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资源的整合投入才能保证实现,包含所投入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的考虑。其中资金投入能力是企业创新过程中所需资金的筹备能力,它是创新的基础,没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创新就谈不上如何展开。人员投入主要指科技型人才,人力资本是企业最重要的生产力,是企业创新的主要载体,企业吸引和留住创新人才的人力资源体制是基本保证,企业要想技术创新得到保证,不仅需要拥有一大批高素质科技型人才,还需要科技人员结构的优化。
3.4企业外部环境
外部环境指企业所处的国家相关政策环境、产业集群环境以及企业所处的市场竞争环境等。符合国家相关政策导向,民营科技企业才能享受国家的相关优惠政策。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供求信息主要反映在产品价格的变化上,在价格机制的调节下,创新主体根据市场的供求状况来对生产要素和社会资源进行重新配置,生产出消费者需要的产品或提供有效的服务。竞争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市场给所有企业以公平的竞争环境,企业在竞争中取胜是其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能否不断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也是创新型企业能否在市场竞争中稳步发展的关键。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还包括金融服务、人才服务、技术市场以及咨询公司、会计师事务所以及律师事务所等服务环境。
4实现企业持续创新的策略
实现民营科技企业持续创新需要一系列保障机制。其中最主要的是持续创新的动力机制与激励机制。
4.1民营科技企业持续创新动力机制
民营科技企业进行持久创新,动力是必须的,企业内外部动力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了民营科技企业持续创新的动力。
(1)外部动力因素
外部动力因素包括科学技术发展、市场需求与竞争、政府创新政策等。
科学技术是生产方式中最重要的因素,科技发明可以为企业带来巨额利润,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推动企业创新的强大动力;市场需求引导着企业的创新方向,拉动企业的持续创新。政府政策导向直接引领着企业的发展方向;竞争的市场促进着企业有效利用资源,形成了企业持续创新的动力。加强市场竞争制度的建设可以推动企业的持续创新,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市场竞争制度可以规范市场竞争,这也增强了企业持续创新的动力。
(2)内在动力因素
民营科技企业持续创新的内在动力是持续创新的基础,自身的创新动机越强,创新动力越足。内部动力因素包括持续发展目标、企业制度结构与企业的内部激励制度等。
追求长期的利润最大化是企业持续创新的基本动力。企业的产权制度对提升企业的创新动力有重要作用,创新人员有了动力才会积极去创新。要保持企业持续创新动力就要把企业的利润增长和持续发展与企业全体成员的切身物质利益密切地联系起来,形成持续创新的企业全体成员的物质利益驱动。激励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内容,通过激励可以挖掘人的潜能,激发人的创造性,一个良好的激励制度还可以更好的吸引人才。
4.2民营科技企业持续创新激励机制
对技术创新行为的激励是企业对其成员为实现企业目标所产生的技术创新行为的激发与促进的举措。
(1)产权制度激励
构建创新型企业持续创新的激励机制一定要明晰企业产权关系与完善企业产权结构,使创新型企业全体员工,特别是经营者、研发创新人员的个人利益和企业的长远发展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其持续创新的积极性。
(2)管理制度激励
制度是影响人类行为、源配置与经济绩效的基本因素,它对经济增长起决定性作用。要激发起拥有人力资本的专业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就必须设计出一种适当的制度安排,有了一个能激励人们不断采用新技术并不断激励人们进行技术创新的制度安排,新技术就会不断产生,技术水平就会不断提高。
(3)市场制度激励
市场制度的完善对激励企业持续创新具有自我加强的作用,对配置资源有较高的效率。市场竞争制度是一个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可有效激励企业技术创新,市场竞争机制和竞争环境促使企业有效利用资源,形成企业持续创新的动力,因此,必须加强市场制度和市场竞争制度的建设,培育技术竞争市场,推动创新型企业的持续创新,提高创新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通过市场竞争制度的建设来确保市场竞争行为的规范有序,以增强其持续创新的动力。
(4)政府政策激励
市场对企业持续创新的配置与激励作用是有限的,因此,要加快创新型企业持续创新的进程,不仅要依靠市场制度的激励,而且还要依靠政府政策激励来促进市场体系的完善,充分发挥政府政策的宏观调控职能和激励作用。政府对创新型企业持续创新的政策激励应包括财政政策、金融政策、政府采购政策、专利保护政策等方面的政策激励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必须突出政府政策对持续创新的诱发效应,形成有利于创新型企业持续创新的政策和法律环境,以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
5结论
综上,企业的持续创新问题涉及企业内外诸多因素,企业治理结构、企业创新文化、企业创新资源投入、企业外部环境等因素对于企业持续创新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企业应制定合理的制度,强化危机意识,培养创新文化,提高资源投入的数量和质量,合理利用外部环境,建立与完善持续创新的动力机制与激励机制,将企业的持续创新发展推上新高度。
参考文献
[1]史云霞.民营科技企业自主创新发展模式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3
[2]吴添祖.民营科技型企业的创新特征与创新绩效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2(8):8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