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知识官方 国内统一刊号:CN 11-1243/TU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2-8544
* 投稿网站
建筑知识
《 建筑知识 》
级别:省级     分类:科技    周期:月刊
主管单位:中华人国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主办单位:中国建筑学会
国内刊号:CN 11-1243/TU
国际刊号:ISSN 1002-8544
收稿编辑:QQ /电话2880067970 / 0531-85701017
投稿邮箱:jzzs@tougao.cc
期刊名称 (*)投稿期刊名称
文章标题 (*)投稿论文的题目
作者姓名 (*)只需填写通讯作者
作者电话 (*)方便编辑及时沟通
作者邮箱 (*)方便编辑做详细用稿答复
上传稿件 (*)限word文件
投稿附言   
期刊信息
期刊名称:建筑知识
主      编:窦以德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区:北京市
定      价:38.00元
收      录:知网
社      址:北京三里河路9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内
邮政编码:100835
范文-旧建筑改造中的“绿色”-建筑知识

 旧建筑改造中的“绿色”

曹珺
西安思源学院 710038
摘要:本文旨在讨论绿色建筑在旧建筑改造中的融入,引入具体绿色建筑及就建筑改造的实例,从多方面展示绿色建筑与旧建筑结合,但同时,绿色建筑的完全实现还有些许差距,也存在很多不可辟免的矛盾,有利有弊。本文旨在讨论这一问题,并希望在社会不断的发展下,绿色建筑能够越来越完善。
关键词:绿色建筑;旧建筑改造;环境保护;因地制宜
旧建筑的改造与再利用无疑都要与环保相关,如果做不到环保,也就没有所谓的改造之说,就是要更加合理的利用这些废弃的旧建筑,才有了就建筑改造这一说。 “绿色建筑”是当今社会的一个新的名词,是一种人们理想的建筑,但同时也不那么容易被实现。如何将“绿色建筑”融入到各种建筑的建造中呢?
一、 因地制宜的旧建筑改造
旧建筑的改造当然也是要根据建筑本身的风貌以及周边的地理环境特点来制定出相应改造方案。比如上海新天地的改造方案,石库门建筑是上海最为传统的特色民居建筑,起源于太平天国时期。新天地就是在其原有的建筑风格上做出一些细微的调整,在保留了原有的建筑特色基础上,将其内部的功能重新划分,赋予其新的生命。这是另一种方式的因地制宜,节省了建筑改造时的能源与材料消耗,并且将原来限制的空间加以利用,实现了对环境的保护。
又例如大华纱厂旧工厂改造的计划,其位于古城西安北郊大明宫遗址附近,和北京的“798”一样,也是遗留下来的一批旧厂房,但所幸大华纱厂在面临被拆迁的时候得到了北京以及上海等地的支持,欲将其改造成为西北地区的“798”,这样,大华纱厂得以保留下来。而我们这次要改造的项目就是这样一个旧厂房,这座厂房的地理位置很特别,在厂房的后面是一条铁轨,给改造带来了新的亮点,厂房内部由很多柱子支撑,这也是改造的难点。废弃的厂房与铁轨,根据这一自身条件,我们制定了相应的改造计划,铁轨加以利用作为额外的空间,而厂房内部的柱子,则本着顺应的原则,就着柱子来进行改造。
改造旧建筑首要的一点就是要将其本身的建筑特色表现出来,所谓因地制宜在此处则是根据建筑本身的特点来进行改造,这样是对旧建筑风貌的一种保留也是对资源的一种节约。我们此次改造的设计方案是将原大华纱厂旧厂房改造为一个现代化年轻时尚的健身休闲中心。 
二、 旧建筑改造中“绿色”的融入方式
   “绿色”是我们现在生活中经常会用到的一个词语。绿色食品,绿色蔬菜,绿色建筑等。那么怎么才算是真正的“绿色”呢?怎么样做到真正的“绿色”呢?
1.直观“绿色”融入
    绿色是大自然最普遍的颜色,是希望的颜色。要做到绿色,最简单最直观的方法是植物的栽种,植被的覆盖率通常也是判断一个城市绿化的很重要的标准之一。绿化的原则是要根据建筑本身的特色来进行,不能一味的种树,更重要的是将绿色植物真正地融入到建筑中去。
在我们这次的设计方案中,绿色植被的栽种只能起到点缀这个旧厂房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要将室外的那一部分环境和室内的绿色联系起来,这样才能够让人感受到室内与室外的统一结合。在我们提出的设计方案中,将原先的墙体打通一部分让建筑前后的空间链接起来,通透的空间中错位而有趣味性的楼梯与各种小景观呼应,再连接到建筑后部的铁轨餐厅处的景观,让本身过于封闭的建筑体立刻焕然一新,又不至于失去原本的建筑特点。
2.材料的再利用
这里我们便能得知,材料的合理利用对于建筑是非常的重要,材料是建筑不可缺少的部分,应用什么样的材料能够决定这个建筑的功能以及其发展,旧时建造房屋所用的材料在当今社会已经很少被应用,取而代之的都是一些工业化的材料。石灰、混凝土、砖石等等,这些材料固然坚固,但却有弊端,建筑物一旦废弃,就面临被拆毁,建筑本身及其所附属的一些材料则没有了用武之地,这些拆剩的建筑垃圾处理也是一大问题。那么与其在处理垃圾的问题上费脑筋倒不如直接将这些材料从新利用。
世界发展到今日,技术的创造性使人类社会可以建造更高性能的建筑,但只有采用自然及可再生的资源,还是用类似的能源提高其性能来进行建筑建造时才能被称之为绿色生态建筑。资源材料的可再生可再利用性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变废为宝,将不用的旧材料重新加工成为新建筑形式。
3.绿色能源的应用
在建筑建设改造的时候,这些绿色可再生能源的应用通常表现在这些方面,如:雨水可以收集起来满足制冷、降温、灌溉等需要,而绿化是改善建筑微气候的重要因素,通过对外部环境提供的可再生自然资源的广泛应用可以大幅度降低建筑物的能耗与运行费用,加上可再生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技术,就可以形成良性的生态建筑技术系统。
在旧建筑的改造过程中,应尽量避免有危害的能源的利用,尽可能利用这些绿色能源。例如太阳能,太阳能应用是节能建筑设计的主要手段。最为人们所知的应该是太阳能热水器的应用,很多小区住宅都采用这种新型的能源从而减少对电能或者天然气的消耗以及相应的管理费用。旧建筑的改造同样可以利用太阳能,例如我们所涉及的改造案例中,水的循环利用以及加热应用,可以通在建筑顶部的屋脊可以安装太阳能板来实现对太阳能的充分利用。其方式最常见的多半为大面积的透明玻璃,能够得到足够的采光既满足热量也同时满足光照。如邦夏的利华大厦的外立面,采用大量落地玻璃窗。
除去太阳能的利用,另一种利用很广泛的绿色能源则是地热。地热技术有着明显的优势,资源可再利用,投资少,运行费用低,占地面积小,节约水资源等等。绿色能源以及新型的能源利用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到建筑建造中,相信不久的将来,人类社会的发展会有更高层次的进步。
三、 旧建筑与“绿色建筑”的结合
绿色建筑盛行的今天,我们首先要认识到其弊端的存在,不是每一栋建筑都能与绿色建筑很好的融合起来。西安交通大学田家炳艺术楼的改造,很好的传承了原旧锻造厂房的建筑风貌,同时很好的利用了天光进行室内采光,并且在小庭院的设计上满足了老师与学生休闲的需要,但是我们要注意的是,田家炳艺术楼的整体取暖效果明显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即便有装置暖气,但依旧不能改善田家炳艺术楼冬天的寒冷,艺术楼内比之室外温度低很多。这一问题一直都没有得到解决,有很多方面的因素,旧厂房本身的结构问题以及经费问题,如果要采取大规模的翻修来解决供暖问题显然不实际,如今的田家炳艺术楼已经落成,这些问题纵然没有在改造时得到解决,但同样需要我们去进一步的研究和改善。
    不仅是田家炳艺术楼,还有很多建筑在改造或是建成都存在或多或少的缺陷,并经真正理想的绿色建筑并不是如理想般,需要多方面的考量,如文章伊始所提到的,人们对绿色建筑的认知也存在误区,不是一味的高成本,一味的运用新技术就能称得上绿色,如同田家炳艺术楼的改建,如果耗费大量的金钱物资,也许室内的供暖保温问题能够得以解决,但同时又违背了绿色建筑本身的初衷,并不是要通过此消彼长的方式来实现,而是要通过最温和最理想的方式来解决。所以,绿色建筑这一问题是人类社会发展所要长期考虑研究的课题,要使绿色建筑完全融入新时代的建筑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