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论官方 国内统一刊号:CN 10-1337/F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5-5800
* 投稿网站
中国商论
《 中国商论 》
级别:国家级     分类:经济    周期:旬刊
主管单位:中国商业联合会
主办单位:中国商业联合会
国内刊号:CN 10-1337/F
国际刊号:ISSN 1005-5800
收稿编辑:QQ /电话2880067970 / 0531-85701017
投稿邮箱:zgsl@tougao.cc
期刊名称 (*)投稿期刊名称
文章标题 (*)投稿论文的题目
作者姓名 (*)只需填写通讯作者
作者电话 (*)方便编辑及时沟通
作者邮箱 (*)方便编辑做详细用稿答复
上传稿件 (*)限word文件
投稿附言   
期刊信息
期刊名称:中国商论
主      编:盖平
出版周期:旬刊
出版地区:北京市
定      价:22.00元
收      录:知网、万方
社      址: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内大街45号
邮政编码:100801
范文-扩大金融对外开放的政策措施-中国商论

 扩大金融对外开放的政策措施

陈佳丽  
河南省工程咨询中心  450018
摘要: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深化金融对外开放,加快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建设,不断提升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是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路径,也是我国“十三五”期间金融市场体系建设的目标。扩大金融对外开放,有利于促进中资金融机构改革创新,提高中资金融机构的竞争力,提升金融业整体竞争水平,加快完善种类齐全、结构合理、服务高效、安全稳健的现代金融市场体系。
关键词:金融  机构  开放  措施
一、扩大金融对外开放将有力地促进国内金融业整体水平的提高
(一)外资金融机构的进入将为金融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外资金融机构的进入,将促进本地金融机构良性竞争,加快我国银行国际化进程,有利于我国银行拓展海外业务和设立海外分支机构(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对等互惠原则,由于我国向外国金融机构做出开放的承诺,其他国家也必须向我国做出同等水平的开放承诺)。同时,外资金融机构的进入会带来先进的经营理念、管理经验、专业技术、营销方式、优质产品及售后服务,并通过示范效应、人才流动、业务交流等方式促进本地金融企业学习跟进。
(二)扩大金融对外开放将有利于培育和发展本地金融体系。
我国中西部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特别金融服务业远远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要转变发展方式,打造经济升级版,必须加快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培育多层次资本市场,繁荣各类金融市场主体,着力提高直接融资比重。这就迫切需要通过扩大开放引进证券、融资租赁、股权投资、信托、资产证券化等新型金融机构和精矿,不断提高金融服务经济的能力。
(三)扩大金融对外开放将推动中资金融机构以更快的步伐走出国门
近年来,我国政府不断出台促进对外贸易政策措施,并鼓励企业走出去,发展境外投资,各地吸引外商投资和境外投资的规模都迅速扩张。对外贸易快速增长,从事跨国经营的企业也迅猛增加,这给国内金融业推行海外发展战略提供了巨大商机。国内金融业在境外的发展也获得了更多的市场,开展了更多的业务品种。同时国外的企业和国内的外资企业也能进入国内资本市场融资。
二、金融业对外开放的前景展望
金融改革已涉入“深水区”,可谓拔寨前进,步步为营。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扩大金融业对内对外开放,《关于2015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中,对推进金融改革再度进行全方面部署,健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中国将基本取消对外资银行业和保险业的各种限制。在国家推进金融对外开放及地方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上,金融业的整体规模和效益将达到更高的水平,将建成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区域性金融中心。
一是对外开放的范围更大,银行和保险市场将有大量的外资机构进入。外资金融机构将充分享受国民待遇,在其设立分支机构时,监管当局除了遵循审慎性标准外,不再有其它方面的限制。因此,将会有更多的合资、合作或独资的银行、保险、证券公司进入河南这样的中部省份,特别是外资保险所具有的完善的赔付制度,将吸引大量本地客户,从而推动外资保险的发展,扩大其市场份额。外商独资的金融机构将会大幅增加,以合资或合作形式渗入当地金融市场的外资将更多。而本地金融机构也在合作的过程中加强人才培训,管理服务及专业技术水平得到提高。通过与外资银行的合作,本地银行也将在海外进行投资,扩大业务范围,发展成为大型的跨国金融机构。
二是资本市场将有更多的外资进入,但中方还将掌握控制权。金融业相对比较发达的国家的资本市场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程度的管理和限制。因此,未来证券市场上将会有大量的外资股参与B股交易,从事国内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业务及财务顾问、投资咨询等金融咨询类业务,而由于证券市场易成为国际投机资本进入的渠道,资本市场虽也会大幅度开放,但外资占有的比例还会有一定程度的限制,本地企业还会掌控主导权。
三是人民币将完全实现可兑换,金融机构中的外汇业务高速增长。目前人民币在经常项下基本实现可兑换,资本项下的开放进程也在加快。预计到2020年,人民币将不再存在兑换限制,且成为一种国际强势货币,可在国际间自由流通,各家金融机构经营外汇业务不再有所限制,其外汇业务量将在对外贸易扩大的动力作用下高速增长,成为推动本地经济发展的又一动力,促进国内若干个金融中心的建设。
三、扩大金融对外开放的政策措施
中国金融业的对外开放是一个必然的过程,必须与当地的政治经济法律环境相适应,否则欲速则不达,反而会引发金融危机。因此,扩大金融对外开放,要努力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完善金融监管制度,为银行体系稳健发展和渐进金融改革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坚持审慎的对外开放策略,深化国际金融合作和监管,在开放的同时维护好国家金融主权。
(一)完善金融服务基础设施,以优质的环境吸引外资金融机构
这是一项长远且可持续的发展之计,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清理和完善金融法律体系。我国真正的金融立法是从1995年开始的。此前通行的主要是各种规章,由于制定者不同,考虑问题的角度也存在很大差异,致使这些法律、法规和规章之间经常出现不一致,且权威性、稳定性和透明度均存在较大的缺陷。因此,清理和完善现行的金融法律法规是扩大金融对外开放的首要工作。如:明确且量化地界定“外资金融机构”、赋予外资金融机构国民待遇等。对相关金融法律法规的清理和完善将创造一个规范、务实、高效的法律环境,与国际惯例接轨,缩短外资金融机构进入后的适应期。
2、提高金融政策的透明度。监管当局政策调整对市场参与者公示已初步步入规范化,目前努力的要点是不仅要求监管当局尽可能向公众报告,同时也应建立金融机构直接对公众的强制信息披露制度。人民银行已经建议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公布上一年的经营信息。政府可通过建立金融信息共享平台,及时更新各项新的政策法规、统计数据及金融业的各种经营信息等。
3、完善支付清算系统和制度。扩大金融对外开放必须建立一套统一的支付清算体系。如:发展多种支付工具,鼓励工商户和符合条件的个人在银行开立帐户,签发使用支票、本票等;完善支付系统建设,支持电子联行业务到县的计划,逐步实现电子联行系统向现代化支付系统的平滑过度;发展电子货币,完善银行IC 卡的技术和实施方案,推动电子货币的普及应用。完善的支付清算系统能极大地提高货币的流通速度,扩大市场上的货币供应量,从而提高资金流量,推动金融业更快的发展,吸引外资进入。
4、培育信用文化。我国的社会信用观念和法制意识均还比较淡薄,没有良好的信用文化,外资金融机构进入之后,在同外资金融机构竞争中,我们将处于劣势。因此,必须在扩大金融对外开放,引进外资金融机构的同时建立属于我们自己的信用文化,重塑本地金融生态环境形象,在外资金融机构进入后,鼓励其与城市商业银行的合作,学习其先进的管理经验,加大金融机构对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推动本地的经济发展。
5、注重金融人才的储备。随着金融业快速当展,金融人才短缺的问题日益突出,扩大金融对外开放后,外资金融机构进入必然会造成市场及人才的重新分配,加剧人才短缺的矛盾,我们必须对此有所准备。政府可设立一项金融基金,对在金融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人给予奖励,或有系统地对金融人才进行培训,从而解决扩大金融对外开放、引进外资金融机构后的人才短缺问题。
(二)积极探索多种合作模式,深化金融监管
稳妥有序的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扩大人民币在跨境贸易投资中的作用,拓宽资本流出渠道,逐步扩大国内金融市场对外开放,提高应对外部冲击的能力。拓展人民币在贸易结算中的应用,完善人民币的全球循环路径,进行双向投资、相互渗透,实现金融资源的全球化配置,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以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试点为带动,推进我国金融国际化进程。同时,可以考虑构建以昆明和南宁两个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为龙头,以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为动,以泛亚金融产业中心园区为载体的金融发展新格局。在沪港通的基础上进一步放大交易规模,降低投资门槛。加强与台湾的金融合作,推进两岸在人民币业务、互联网金融、金融租赁、证券市场等方面的合作。在加强地区性合作机制中,我国应积极学习、参与国际金融监管政策、规则,争取在国际金融监管中的发言权和参与度,充分保证国家利益,不断扩大中国在国际金融组织中的影响力和决定权,积极推动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
(三)促进中资金融机构及大型企业走出去,拓展外汇储备多层次使用渠道和方式 
鼓励境内外金融机构提供跨国并购贷款、股权融资服务,建立对外承包工程融资担保平台,综合运用内保外贷、外保内贷及出口信用保险等金融手段,为本地企业开展对外贸易、投资和工程承包活动提供有力支持。发展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推进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直接投资、外债管理等领域外汇管理改革,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开展出口收入存放境外业务,促进投资贸易便利化。以国内竞争和人民币业务为基础,逐步对外扩张,在全球布点,最终成为综合型、全能型的世界一流全球银行。稳步推进多元化投资,实现外汇储备安全、流动和保值增值,运用外汇储备支持国家战略物资储备,拓展多层次的外汇使用渠道。加快对“一带一路”建设的金融服务,解决好人民币国际化和构筑中国金融战略纵深新途径,尽快建立西部多层资本市场,构建欧亚大陆金融中心。 
(四)优化金融行业结构,促进保险业、证券业和其他金融业的发展
首先,培育适合整个金融业成长的土壤。要加强金融业的竞争力,就不单纯是研究、解决和改革银行业的问题,而是要研究金融各业存在的共性和特性问题,制定金融各业改革和发展的模式和路径,以利于保险业、证券业和其他金融业的成长和壮大。其次,协调好间接金融和直接金融的关系,重视证券市场的改革发展,充分认识证券市场所独有的重要作用,彻底改变和扭转“重银行、轻股市”的做法,尽可能避免政策因素引致证券市场频繁的大起大落,以免影响了金融业的稳定发展。总之,要有做大金融市场、做强金融机构、做多金融产品的决心。
四、正确应对中国金融对外开放面临的压力
金融对外开放后,外资银行将在某些重点领域和重点区域与中资银行展开激烈竞争。从国际经验和已进入中国的外资银行的实践来看,下述五个方面将是中、外资银行竞争的焦点:(1)优质客户,特别是跨国企业、三资企业、中国的外向型企业、大型工贸企业集团以及高新科技企业;(2)高附加值和高收益的中间业务,特别是新兴的零售业务;(3)外币存贷款业务;(4)中心城市的金融业务;(5)竞争高素质的金融人才。扩大金融对外开放既存在推动经济发展的有利的方面,也会使国内的金融机构面临更多的威胁和挑战,因此,我们必须审时度势,考虑各种可能面对的问题,作好应对各种压力和挑战的准备,在还会对金融系统稳定带来一定隐患,扩大金融业的对外开放中牢牢把握主动权。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2]孔东民 傅蕴英 康继军.政府支出、金融发展、对外开放与企业投资[J]. 南方经济, 2012,(03)
[3]王勋.金融抑制与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J]. 国际经济评论,2013,(01)
[4]Prasad,E. Ye. L_ The Renminbi\'s Role in the Global Monetary System[R], Global Economy and Development at Brookings,2012 (2) : 169-185
[5]孙立行.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的历史进程与战略取向[J].世界经济研究,2008,(8).
[6]张晓宁.金融对外开放与监管问题研究[J]. 经营管理 , 2011,(11) 
[7]沈敏. 我国金融市场开放的利与弊[J].China’s Foreign Trade , 2011,(04)
[8]郭峰濂. 我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研究[J]. 国际经贸探索 , 20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