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少年官方 国内统一刊号:CN 11-5674/C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4—2377
* 投稿网站
中华少年
《 中华少年 》
级别:国家级     分类:教育    周期:旬刊
主管单位:中国宋庆龄基金会
主办单位:中国和平出版社
国内刊号:CN 11-5674/C
国际刊号:ISSN 1004—2377
收稿编辑:QQ /电话2880067970 / 0531-85701017
投稿邮箱:zhsnzazhi@163.com
期刊名称 (*)投稿期刊名称
文章标题 (*)投稿论文的题目
作者姓名 (*)只需填写通讯作者
作者电话 (*)方便编辑及时沟通
作者邮箱 (*)方便编辑做详细用稿答复
上传稿件 (*)限word文件
投稿附言   
期刊信息
期刊名称:中华少年
主      编:杨隽
出版周期:旬刊
出版地区:北京市
定      价:10.00元
收      录:知网、维普
社      址:北京市海淀区花园路甲13号院7号楼10层
邮政编码:100088
范文-创新创作 真心真情-中华少年

 创新创作  真心真情

                                 王莹    
长春希望高中 130022
摘要:作文教学是语文学科教学中的一大难题,怎样把文章写得既新颖不落俗套又抒写真情实感更是难中之最。要突破这一难题,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学生热爱阅读、用心观察、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在写作训练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充分感受写作的乐趣,抒写出真的性灵。
关键词: 作文教学  阅读  感悟  创新  真情
著名学者余秋雨曾在一次少年美文大赛上给一篇优秀作文写了这样的评语:“有巧思,但感觉不到其中的温度。”这确实是普遍存在于学生作文当中的一种现象,许多学生作文中虽然出现了新的词汇、新的题材、新的语气,但很难感受      得到来自学生生命深处那生动而丰盈的情感和生活的真实体验。近年来,语文教学遭到舆论的诸多非议,特别是作文教学,因为他关涉的不仅仅是一篇作文的好坏得失,还影响到学生思维品质、个性特长、人格素质、道德修养的形成和发展。因此,它理所当然地成为众矢之的。多年来的作文教学似乎走进了一个误区,情感的虚假化,人物的脸谱化,语言的公式化已经抹杀了作文教学最根本的目的。
一、“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如果把创新精神贯彻到学生作文中,可以这样表述:“创新是一篇文章成功的灵魂,是学生个性创作的不竭动力”。知识经济时代的名言是“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个需要被点燃的火把”。写作作为一种极具个性的表达方式,更当独抒灵性,迭出新意。因而,作为“十五”研究的重点课题,创新作文的研究开展得轰轰烈烈。
二、《语文课程标准》在“作文”的问题上提出,要引导并帮助学生“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力求有创意地表达”等等。这些描述,事实正是创新作文的基本要素和内涵。从这点上伸展开去,创新作文就是要从成全学生的生命出发,使作文成为学生张扬生命、表达个性、激扬文字、放飞想象、袒露心灵的途径和方式。真正做到:在文章中再现的是学生那富有青春活力、朝气蓬勃的思想瞬时动向。这样,学生做起文章来,不仅有话可说,而且也有东西可写。学生视写作为一种愉悦、一种审美、一种自我关怀。
倡导创新,真情先行。创新作文的前提是真心做人。没有健全的人格,其文是为人所不齿的。因此,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绝不仅仅是作文教学本身所能解决的,它需要健康的人格作支撑。也就是说,作文,其实就是做人的回归,而做人是作文的指向。创新作文不排除形式上的花样翻新,但健全的人格、正确的写作理念、真实的生活内容为其根本。不然,空事技巧,哗众取宠,除了丢弃为人之真、为文之诚以外,什么也得不到。这就要求我们老师以实际行动去让学生感受到做人的精神、人格的魅力,远离虛情假意。
1.倡导创新,真情先行,让每位学生的独特个性都得到尊重。写作应是一项最富于创造性的脑力劳动,文章不应千人一面,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对生活的感受方式和情绪的释放方式,每一位学生都有他自己的经验、体验和情感、想象,每一个学生的成长都是不可替代的。正因为学生生命存在的这种独特性,才使创新作文成为可能。只有尊重每一位学生的独物性,并使学生这种独特性得到彰显和激发,创新作文才有意义。要真正做到“珍视”学生“个人的独特感受”。
创新是从每一个个体的独特性出发的充满挑战和激情的精神活动。要鼓励学生在作文中敢于发表独特的见解,对问题有自己的看法,显出文章的新意和深度来。创新作文的观点应该别致、独创、有尝试,是作者反复思考的结晶。
2.倡导创新,真情先行,要让阅读与欣赏走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对学生来说,要想写好作文,一定要有厚实的知识和生活积累做基础。那么,阅读、积累就是必经之路。然而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似乎过于强调了这种功利性目的,为了积累而阅读,忽视学生在阅读中的审美体验。换一句话说,学生在作文之前,就准备压抑自己的感受,又将如何融情入文呢?更何言创新?在真正的创新作文的背后,是一个广泛的阅读,多样的生活,丰富的体验,强烈的个性,活跃的思维,辽阔的想象,是一个充满激情、诗意和无比张扬的生命存在。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启发智慧和鼓舞人心的书往往决定一个人的前途。”因而学生的阅读不仅要注重量,更要注重质,阅读不仅仅是积累,更应该是欣赏。教师要引导学生阅读经典,提升学生阅读档次,让那种能够触动心灵、丰富情感、提升体验、净化灵魂的阅读成为学生生活和生命的一部分。这样的阅读有助于学生心灵的细腻和感觉的敏锐。
3.倡导创新,真情先行,让每一个词都抒写你真实的心灵体验。无积累则无话可说,无感情则无可说之话,无技巧则不会说话或说不好话,都达不到作文应有的效果。因而,作文的创新离不开语言的创新。“习惯老是喜欢走熟路,熟路抵抗力最低,引诱性最大,一人走过,人人就都跟着走,愈走就愈平滑俗滥,没有一点新奇的意味。字被人用得太滥,也是如此。”这是朱光潜先生在《咬文嚼字》中提到的“套板反应”之害。因而写美人都是“柳腰桃面”;才子都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谈风景必是“春花秋月”;叙离别不离“柳岸灞桥”。这是创新的大敌,我们不能说这样的文辞不优美,但是却千篇一律,无法表现独特之处。所以,如果让惯常的、共用的语言慢慢淹没自己的个性化表达,自然也就无法真切抒写个人真实的心灵体验。因而,走了模式化的用词规律,追求独特的个性化语言可以说能够成为作文的一个亮点。而这样的词的出现,往往来自于阅读的启迪,体验的感悟,积累的升华,灵感的跃动。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波浪,让每一个词都鲜活起来,抒写学生真实的心灵体验,也使学生的情感在每一次创新中感动于自己的创造,感动于自己情感、生命、心灵的独特之处。
结语:“学校的校长和教师,在精心培育人才方面负有特殊的责任,既要严格要求,又要平等待人,更要善于发现和开发蕴藏在学生身上的潜在的创造性品质。”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更要引导学生去感受生活,感受生活中的美、善、安宁、和平、正义、自由、健康、诗意,感受生活中的幸福,从而不断地获得生活的意义,并积极创造、践行生活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梁沛,李立萍.  创作能力培养的实践与思考[J]. 文学教育(上) 2009.08            
[2] 陈丽彤.  学生自主创作能力的养成初探[J]. 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 2009.09           
[3] 本刊编辑部.  自主创作能力养成研究课题概述[J]. 新作文2009.09           
[4] 陈国森.  谈谈学生的审美观和艺术创作能力的培养[J]. 广西教育 1996.06                    
 [5] 梁沛,李立萍.  创作能力培养的实践与思考[J]. 文学教育(上) 20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