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教育官方 国内统一刊号:CN 51-1757/G4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5-9214
* 投稿网站
亚太教育
《 亚太教育 》
级别:省级     分类:教育    周期:旬刊
主管单位: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科幻世界杂志社
国内刊号:CN 51-1757/G4
国际刊号:ISSN 2095-9214
收稿编辑:QQ /电话2880067970 / 0531-85701017
投稿邮箱:ytjy22@163.com
期刊名称 (*)投稿期刊名称
文章标题 (*)投稿论文的题目
作者姓名 (*)只需填写通讯作者
作者电话 (*)方便编辑及时沟通
作者邮箱 (*)方便编辑做详细用稿答复
上传稿件 (*)限word文件
投稿附言   
期刊信息
期刊名称:亚太教育
主      编:胡昕时
出版周期:旬刊
出版地区:四川省成都市
定      价:15.00元
收      录:知网、万方、维普、龙源
社      址:成都市人民南路四段11号
邮政编码:610041
范文-城乡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差异的原因探索-亚太教育

 城乡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差异的原因探索

                           彭晓燕
 广州市花都区新华街莲塘小学 510800 
【摘要】城乡小学生在语言表达能力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导致差异的原因很多,家庭文化和课外阅读是较明显的影响因素,社会生活环境和学校的影响也不可忽视。分析城乡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差异的原因,有助于寻找缩小差距的途径和方法,对于农村小学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语言表达能力  城乡 差异  影响  
语言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交流工具,语言表达能力是影响孩子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能力。城乡小学生在语言表达能力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城镇学生一般以“段”的方式回答问题,观点鲜明,条理清晰;农村孩子很多以“词”、较少以“句”的方式回答问题,讲话成段的凤毛麟角。导致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 家庭文化的影响
1、家长的语言表达能力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
众所周知,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剔除胎教的因素,这任老师是从孩子一出生就上岗的。老师的素质丝毫不能影响他(她)的上岗,而对孩子的影响则是终身的,尤其在整个童年阶段影响极其巨大。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表达能力较强的孩子,家长文化水平普遍较高、表达能力亦较强;表达能力较差的孩子,家长说话也较为木讷,甚至完全不懂得交流。而家长与孩子差异很大的情形,那是比较少见的。这说明了家长的素养与孩子表达能力的高度相关性。
一般而言,城市家长文化素养较高,家庭有较好的文化氛围,小孩接触的语言表达更规范,词汇量更大,则表达能力提高更快。相比之下,农村家长的文化素养普遍偏低,语言表达不够规范,词汇量小,甚至日常谈话中绝不会用到成语典故、修辞手法,从而影响到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普遍差于城市学生。
2、家长的重视和培养影响孩子。
城镇的家长普遍重视孩子的教育,注重孩子的全面发展,很多孩子从小参加口才班、小主持人班,此处不讨论课外班的优劣,但城市家长对提高孩子表达能力的重视是毋庸置疑的。
农村学生的家长往往为了生计奔波,在家的时间不多;在家的又有很多将麻将当做重要爱好;还有部分学生父母都打工,将孩子交给老人或亲戚带养。亲子共处的时间都极少,更别提陪伴和培养。更重要的还并非时间问题,由于观念和经济的局限,农村家长一般认为教育就是将孩子送进学校、交给老师,如果成绩好、分数高就是教得好。综合素质培养,对他们而言那是太陌生的理念。
如果说无论城乡,孩子出生时的起点并无多大差异的话,那么后天的培养和教育,确实会造成或者拉大差距的。以才入学的孩子为例,城市孩子一般能够把一件事情的来龙去脉讲清楚,把老师布置的作业讲清楚,甚至还能就一篇文章发表自己的看法;而农村孩子中,很多在课堂上连一句完整的话都表达不出来,老师交代的事情回家更是讲不明白。升至高年级,这种差距就更加明显。
二、课外阅读的影响
1、城乡对于课外阅读的态度及物质条件上存在差异。
我们常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相提并论,是因为两者在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方面的功效难分上下。在城市,尤其是知识型家长,往往从培养综合素质的角度出发,给孩子提供了广阔的阅读空间。家长会积极而慎重的选择读本,既考虑营养,又照顾孩子的兴趣,还有很多能以身作则多读书,陪伴孩子进行亲子阅读。
而很多农村家长对成才的定义是考大学、挣大钱,对书本的概念仅局限于课本,其他与课本没有联系的都不允许孩子阅读。课外阅读的推广工作在农村学校举步维艰。每年两次的家长会上,我都会阐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寻求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可由于一直以来没有良好阅读习惯,一些家长即使意识到老师的观点正确,也顶多回家提一句,或者买一次书就没有后续了,能够坚持让孩子阅读的家长是极少数。部分家长愿意给孩子买零食买玩具,甚至放任其上网吧打游戏,就是不给孩子买课外书。少数几个负责的,往往又存在这样那样的误区,而且极难改变观念,如:课外书就是作文书,买各种版本的作文书;看一两本课外书就要成绩要分数,分数没提高证明没作用;分不清健康与不健康,合适不合适,孩子才10岁,要他看莫言的书;必须完成大量课外资料后才允许阅读,因为做资料更能提分数。
除了观念原因,城市家庭一般经济条件较好,孩子成捆捐书,掏钱买书,基本没人皱一下眉头。我家小孩所在的班级,图书角藏书便有几百册,由于家长配合,还能定期更新。再者,在城镇,新华书店、图书馆等硬件设施更为齐备,家庭、学校及朋友圈子的阅读氛围更浓,小学生的阅读面会更广一些。而农村学校,想建立一个图书角,捐来捐去也就那么四五十本,还夹杂很多漫画书。新华书店里,农村孩子的身影就更加难觅了。
2、城乡小学生课外阅读量存在很大差异。
《语文课程标准》规定:低年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中年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高年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城市学生大部分是达标的。以我自己的孩子为例,他每天自带课外书到校阅读,再加上从班级图书角借的书,阅读量迅速扩大。他8岁多,但课外阅读量已超过20万字,涉猎面有文学、探险、自然科学等。学校中像他这样的,甚至比他读得多很多的比比皆是。
农村孩子则远远达不到课标要求。六年级毕业时,除了极少数热爱阅读的,绝大部分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会超过20万字,有一部分甚至低于10万字。这种情况绝不是作为个例存在,相信很多农村学校皆如此,也许还更糟糕。
3、课外阅读影响学生课堂表现和习作水平。
课外阅读的城乡差异,对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影响是很大的。课堂上,老师随口讲出的成语,农村学生一般接不上口,随口提到的典故,学生闻所未闻。教师如果为了照顾孩子的听课,停下来介绍某个成语的意思、某个典故的出处,势必会影响教学进度。如果减少提及成语和典故,保证教学进度,又将使学生对课外知识的接触更少,形成恶性循环。
写作上,城市孩子的作文往往更生动,语言更成熟,参加作文比赛获奖较多。但农村学生普遍词汇缺乏,没话可写,或者干巴巴的,与生动具体无关,或者表达混乱,病句层出不穷。据权威机构研究表明,写作,也就是书面表达水平的提高,对于五年级以下的学生,反复的训练是有较好效果的,但对于高年级学生而言,最重要、最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则是大量的课外阅读。可以说,课外阅读缺乏下的写作指导,只能是无米之炊,巧妇难为也。
三、生活环境及社会实践的影响
1、生活环境的影响。
城市小学生接触的层面文化素质相对较高,语言环境以普通话为主,语言也更为规范。农村孩子的生活圈子相对较窄,素养普遍偏低,词汇量信息量有限,周围交际的环境不太利于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不止如此,方言土语的语言习惯,对标准的语言表达还有干扰作用。比如广东白话习惯于将“先吃饭”“你先走”讲成“吃饭先”“你走先”。小学生交流时没有使用规范的语言,久而久之就成了难治之症。很多家长缺少与孩子应有的言语交流,对其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更是爱莫能助。
2、社会实践的影响。
城市学校一般定期组织学生外出参观,家长也经常带孩子旅游远足。在旅行的过程中,孩子的眼界得到拓宽,知识更加丰富,这些对表达能力的培养都是有很大好处的。比如四年级学习《颐和园》《长城》《桂林山水》等课文,文中所涉风景名胜,很多城市孩子不但能够结合自己的经历与课文两相对照学习,还能够补充很多课文中没有写的东西。对农村孩子来说,旅游则显得过于奢侈,很难实现。偏远农村的孩子,极有可能连红绿灯都没有见过,就更不要提别的见识了。而见识的局限,或多或少地影响着农村孩子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四、教师素养和教学方式的影响
1、教师素质的影响。
课堂教学中,教师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水平,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听课效率,并能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语言表达。不可否认,现阶段城乡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现象是客观存在的。城市学校的教师素质整体较好,高素质教师的比例较大。而农村学校的教师,整体素质相对差一些,普通话普遍较差,部分语文教师表达水平一般,自己不爱阅读,对学生也就没有要求。教师素质的差异必然导致学生素质发展的差异。
2、教师观念和方法的影响。
城市学校,在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方面投入了更多的心力,为培养语言表达能力而开展的活动也更多更经常。在农村小学,部分教师的教育观念陈旧,不重视对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或者只关注书面语言表达,忽视口头语言的表达。有的老师方法落后,不能抓住教材蕴含的语言规律引导学生有序、清晰的表达,重讲解轻训练、重分析轻感悟、重理解轻运用的现象在教学中常常出现。学生语言表达水平很难有真正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
【2】翟基平,《农村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低下的成因分析》,《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3年7期